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考点归纳栏目,提供与考点归纳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22年10月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多选题必考点归纳

自学考试必考点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必考点

为2022年10月自考考生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小编特归纳总结出了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多选题必考点,有需要的考生快来看看吧!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2022年10月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多选题必考点归纳”,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2年10月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多选题必考点归纳

  1、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做出了进一步的更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是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

  2、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运动的发展。

  3、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4、中共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问题中,出现过的二种错误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6、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鲜明特点是科学性、独创性、完整性。

  7、社会主义社会的四在基本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主要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急于求成等“左”倾错误理论。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是八国联军的侵华、《辛丑条约》。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0、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1、20世纪初中国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条件是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2、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国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3、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大动力(人民大众的)包括农民、工人(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5、毛泽东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走是指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6、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党内两种错误倾向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17、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的总目标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1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是国营、合作社、私人资本主义、个体、国家资本主义(或称公私合营经济)。

  19、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周...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考试信息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归纳

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是小学教资笔试的科目二,满分150分。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归纳

  考点1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3.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考点2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考点3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考点4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1.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拓展阅读: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20题,共40分;

  简单题3题,共30分;

  材料分析2题,共40分;

  教学设计1题,共40分。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

小学教资教育学知识归纳 2022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梳理

  有很多小伙伴们在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时,因为没有做系统的归纳,导致复习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归纳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即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5.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具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己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临时性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根据活动机能,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

  6.课外活动的指导

  (1)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2)课外活动的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第二,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第三,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第四,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教育学

初二上学期地理必背考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必背考点归纳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梳理

  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二地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导致复习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学期地理必背考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二上学期地理必背考点归纳总结

  1、中国地势的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地形类型 高原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特殊的地形区特点特征:

  ⑴我国四大高原基本特征: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⑵我国四大盆地基本特征: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沙漠分布;

  准噶尔盆地——我国最北、第二大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第三大盆地,唯一在第一阶梯的盆地且矿产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我国第四大盆地,海拔最低,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 “紫色盆地”之称;

  ⑶我国三大平原基本特征: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 “鱼米之乡”这称

  ⑷我国三大丘陵中,最大的丘陵是东南丘陵。

  3、我国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初二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2、我国东中西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差别及原因: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不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⑵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

  辽中南工...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中考地理

初二下学期数学重要考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考点归纳 初二数学重要考点梳理总结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二下学期数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学期数学重要考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二下学期数学重要考点归纳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7、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二次根式知识点

  (一)一般地,形如√a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当a≥0时,√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当a小于0时,√a的值为纯虚数。

  (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1.同类二次根式: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三)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二次根式相乘除,把被开方数相乘除,根指数不变,再把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当b=0时,一次函数y=kx,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

  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的关系: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二、三、四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初二下学期数学重要考点归纳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中考数学

初三下册化学重要考点归纳整理

初三下册化学知识总结 初三下学期化学考点归纳 初三化学高频考点整理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初三下册化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下册化学重要考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下册化学重要考点归纳

  常见的酸和碱

  石蕊和酚酞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一、常见的酸

  1、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口有白雾。用于金属除锈,人的胃液里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2、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用于金属除锈。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衣服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

  由于酸溶液中都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铁锈与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铁锈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CO2、SO2、HCl)。氢氧化钠可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而发生潮解(物理变化),还能和CO2反应而发生变质(化学变化),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工业上制氢氧化钠:Na2CO3+Ca(OH)2== CaCO3↓+2NaOH

  2、氢氧化钙

  (1)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可做建筑材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2)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制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 + H2O == Ca(OH)2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

  由于碱溶液中都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中考化学

初三上学期物理高频考点归纳大全

初三上册物理考点归纳 初三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物理高频考点总结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初三上学期物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学期物理高频考点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上学期物理高频考点归纳

  杠杆知识点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O表示该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2表示

  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实验探究题目中,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热学知识点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家庭电路的组成

  1.家庭电路的组成:主要由低压供电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开关、用电器、插座等部分组成。

  2.家庭电路中主要部分的作用

  (1)火线和零线:家庭电路靠低压供电线供电,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间的低压是220V,火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零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零。

  (2)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功(能)。

  (3)保险丝:家庭电路的保险盒和闸刀都装有保险丝,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它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中考物理

初二上册生物高频考点归纳整理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总结 八年级生物高频考点梳理 初二生物考点难点总结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二上册生物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生物高频考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二上册生物高频考点归纳整理

  一、动物的类群

  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平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5、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一时找不到鱼,便用一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6、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变态发育变为幼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类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

  7、鸟类的特征:体表被羽毛,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8、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1)身体表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翼呈扇面结构,表面积大,可以扇动空气而飞行。

  (2)运动系统:骨薄,长骨中空,胸骨突出,称为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

  (3)呼吸系统: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主要靠的结构是气囊。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是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出肺。

  (4)消化系统:食量大,直肠短。

  (5)循环系统:心脏功能强劲。这些特点决定了鸟类可以快速而且长久的飞行。

  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点。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其作用分别是切断和磨碎食物。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10、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11、我们学过的无脊椎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分三类:(1)昆虫(2)甲壳动物,如虾、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口无肛门。举例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13、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并在刚毛的辅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的。将两条蚯蚓分别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在硬纸板上的快。

  14、节肢动物的特点: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别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护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

  15、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二、动物的运动

  16、高级动物的运动系统构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连结。若将运动系统比作作杠杆,则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

  17、关节的构成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的特点有牢固性和灵活性。

 ...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中考生物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考点归纳

初二上册地理考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重要知识梳理

  很多学生在复习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找不到考点,复习效率低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考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上地理期末必考知识点(一)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内蒙古。

  面积最大的省:新疆。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大陆海岸线从1.8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海岸线相邻的国家2个(越南和广西相邻、朝鲜和辽宁相邻)。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渤海近岸);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东海)。

  7、我国领土东西相距50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

  8、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上(53oN); 最南端:海南的曾母暗沙(4oN);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oE);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

  9、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深圳、重庆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八年级上地理期末必考知识点(二)

  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4、四大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

  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7、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0%。

  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10、1月0...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中考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归纳整理

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梳理 地理必修二重要考点归纳

  很多学生在复习高中地理必修二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效率低下。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二高频考点归纳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②生产力水平。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

与考点归纳相关的高考文综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