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考研即将在后天开始初试部分的正式考试,各位考生们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复习和疫情的反复波折,终于是要和这场考试正式见面了,那么在临考状态下大家对于考试的疫情防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考生凭核酸或抗原结果赴考
多地专设考研核酸监测点
研考为聚集性重大活动,此前,多地公布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部分地区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各地政府纷纷提前部署,兼顾考试考务和疫情防控。
12月16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疫情防控考试须知,要求考生从考前第5天(12月19日)开始,每日进行健康检测,并在12月20日中午12:00前填报本人24小时内的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12月18日,河南、湖南等地教育考试院发文,提醒考生“应检尽检”,特别是河南考生,考前须进行2次核酸检测;此后,浙江杭州、上海等地接连提醒考生,做好疫情防护,提前完成核酸采样,顺利应考。
考生核酸检测保障工作同期进行,多地考研专用核酸检测点启用。例如,广东全省部分二级以上医院及社会便民核酸采样点,开通绿色通道,为全体考生提供检测服务;山东启用专用通道单人单管检测通道,其中,该省所辖地级市烟台于12月21日至25日新增加150处核酸检测点,以便考生更顺利完成核酸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阳性考生无需再测核酸。山东18日发布提示称,截至2022年12月20日,仍为阳性病例的考生,及在12月21日开始的核酸检测中确诊为阳性病例的考生,均不需要再参加后续的核酸检测。
异地借考、阳性考场
多举措保障考生安全
考研期间人员流动性变大,如何在疫情传播风险下避免考生交叉感染、保障阳性考生成功赴考亦是多方关注焦点。
为化解大规模聚集性传染风险,12月7日晚,教育部发文明确,对于当前仍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12月8日8时起,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提交借考申请。去年浙江、陕西率先探索“异地借考”模式,成功为几百名考生提供借考机会,光明日报发文表示,今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施“异地借考”,能够为考生提供便利,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为保证“应考尽考”,12月14日,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要求属地自行制定阳性考生赴考措施,并指出考研可设置核酸阳性考场,每个考点至少1名医务人员,北京、上海、湖南、浙江、山西等地地纷纷响应、落地相关政策,要求阳性考生提前报备,以便依据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感染者安排专门的特殊考场、隔离考场。
目前,部分地区考场座次已经排定,考生担心考场座次无法调整。对此,上海、广东等地明确发文,将根据考生核酸检测结果适当调整考场安排。同期,多地发出提醒,要求阳性考生赴考期间全程佩戴N95/KN95口罩,从专用通道有序进入考场。
疫情多发考生如何备考
调整迎考心态是关键
阳性感染者增多的趋势,也让即将赴考的考生有了新的焦虑——很多考生担忧自己考研期间会交叉感染,身体状态不好,影响考试发挥,由此也出现了希望“延迟考研”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