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腊八节的风俗栏目,提供与腊八节的风俗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风俗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节风俗

  腊八这天我国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各地腊八粥

  陕西:腊八粥熬好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北京: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黑龙江:在哈尔滨,除了腊八粥,还有吃“腊八蒜”的。民间上把在腊月初八这天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河南: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多种原料...

与腊八节的风俗相关的实用资料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

腊八节作文 风俗作文腊八节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方的风俗,同学们家乡的腊八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一)

  虽说很多地方都会过腊八节,但过法都不一样。xx人会吃腊八面,xx人会做腊八豆腐……xx则是煮腊八粥。

  提到腊八粥,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口水直流。鲜艳的颜色,诱人的香味,细腻的口感,令人垂涎三尺。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现在xx人的腊八粥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花生、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辅料和糯米一起煮成,食之祈求长命百岁。老底子的xx人又称腊八粥为“打斋饭”,以前,僧人用箩筐沿门化斋,挑回寺里。食之有余,就将饭菜晒干收藏。到了腊八节的早上熬成粥回报大家。寺院在每年的这一天,都用米、谷、枣、莲等煮粥供佛。后来,为了回报感恩信众,也开始在这一天向信众施粥。xx人吃寺院里的腊八粥有些年头了,历朝历代,都有寺院施粥的记载。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如今的腊八节,在灵隐寺、香积寺、净慈寺等地都有免费派粥活动。

  腊八节热闹非凡,大街小巷里到处弥漫着腊八粥的香气。寺庙前更是人头攒动,男女老少们一大早便排起了队,孩子们兴奋异常,有的激动地围着家长转圈,有的踮着脚伸长脖子想尽办法往前望,有的争先恐后地往前挤……老人们则安静地排着队,聊着家长里短。开始派粥了,“给我来一碗!”“我也要,我也要!”……人们忙不迭催促着盛粥的僧人,一时间人声鼎沸。僧人手起勺落,一份甘甜的腊八粥就端在了手中:“不要急,人人都有份!”

  已经取到粥的人迫不及待舀起一勺放进嘴里,淡淡的甘甜弥漫在整个口腔中,一口咬下去,莲子又绵又软,花生轻轻一抿就碎在了舌尖,桂圆肉吸饱水,又悄悄地鼓圆了肚皮……仰脖喝下,这粥甘香滑糯,一口热乎乎的粥顺着喉咙滑落到胃,立即驱走了严寒,全身都变得暖和了。你看,那位老人满脸陶醉,小口地啜着粥,像在饮用琼浆玉液;边上的孩子却把小脸都埋到了碗里,呼噜呼噜大口吸溜着;娇俏的少女则半眯着眼享受回甘;仍在排队的则使劲抽动着鼻子,嗅着风中飘扬的腊八粥的香气。

  人们沉醉在腊八粥的美味之中,一些孩子吃完一碗,仍然意犹未尽,他们再一次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再给我来一碗。”“我还要!”歪歪扭扭的队伍一下子就散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被遗漏了。“大家都有份,别急!”“别挤,注意安全!”

  人流换了一批又一批,赠粥活动从早上一直延续到傍晚。直至暮色降临,锅空碗净,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没有春节那么浓重的年味,却有着浓郁的腊八粥香。喝下这一碗腊八粥,才算过了腊八节。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二)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土家人,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要回到老家——xx。

  每到腊八那天,我们一家在天上还有星星的时候就起床了,腊八节一定要吃腊八肉,我大姨夫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大块猪肉,只见他把肉放在火炉上让它解冻,又往肉上撒了好多胡椒粉、辣椒粉,让猪肉变得花花绿绿的,接着大姨夫让我把肉递给爸爸,只见爸爸把一小桶酸糕水倒了上去,再用刷子把酸糕水刷开,刷完酸糕水的猪肉味道非常的香,有着酸糕水的酸味也也有胡椒粉和辣椒粉的辛辣味儿和香味儿。

  吃完腊八肉,就该喝腊八酒了,虽说腊八酒有酒字,但里面只是用葡萄、梨、苹果等水果榨...

与腊八节的风俗相关的作文大全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450字

腊八节 腊八节风俗 腊八节作文

  腊八节的时候,人们都要喝腊八粥,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其他的关于腊八节的风俗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45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450字(一)

  腊八节是腊月八号。腊八节除了祭祖敬礼之外,人们还要逐疫。这是来自于古代的驱鬼避疫之一。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至今天湖南等地区仍有留存。 腊八节这天有吃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还有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习俗历史已经一千多年了。最开始于宋代,不论是朝庭、官府、寺院还是黎民老百姓,在腊八节这一天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这个风俗习惯就盛行了呢! 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之不下二十种。 书上说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等,以作点染。

  怎样?嘴馋了吧!那如果有机会的话,就自已做做吧!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450字(二)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1、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2、吃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450字(三)

  “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据《辞海》“腊八粥”条中云:“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间亦相沿成俗。”

  相传中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是传自印度。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见到众生受尽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复不满神权(婆罗门)的统治,因而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释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难,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当日吃粥作为纪念,故“腊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地佛寺的浴佛会、诵经等仪式,也都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称“腊八粥”。

  寺院并将腊八粥赠送...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600字

腊八节作文 腊八节作文600字 风俗腊八节作文

  由于地方文化差异导致每个家乡的风俗不同,而我们这里腊八节要祭祖,喝腊八粥。同学们的这天家乡风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600字(一)

  在我们家乡有句民谣;过了腊八便是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这句民谣说明在我们家乡腊八节是我们的头一个年节,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伴随着这浓香的味道,年喜也便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记忆里,我们这里的腊八节是很喜庆热闹的,不管家里多么穷苦,在这一天家家都要准备一些鸡肉、猪肉等,当然还有孩子们最盼最恋的腊八粥。腊八粥很好吃,做法也简单,把各种杂粮、晾干后的瓜果、蔬菜等收集起来,再加一些鲜花,一起熬煮即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腊八粥选择的食材越来越好,足足有一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比如干果类的,就有红枣、杏干、沙面抽栗、香酥核桃仁、白糯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像江米、花生米、大麦仁、豌豆黄、红薯干等等,当然腊八粥的做法也越来越讲究,不但保留了北方本地的原汁原味,还加进了南方特产,吃起来更加美味。

  还有在这一天你不仅要顾着自己和家人,还要记得那些不会说话的哑巴生灵,那这些哑巴生灵是什么呢?他们当然指的是那些鸡、鸭、牛、羊、猪、狗等动物了,这一天他们也是要吃粥的。据说吃了腊八粥,来年他们会长的膘肥体壮。

  如今,在很多的大都市腊八节的节日氛围已随着岁月变迁无奈的淡化,但它在我们的家乡依旧是鲜活而深刻的,我也期望未来这些美好的传统能够被重拾,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够体会到我们民族节日的魅力。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600字(二)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

  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

  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

  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

  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腊八节作文600字(三)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说起我们东北的习俗,不得不提“腊八节”。

  提起“腊八”,大家并不陌生。其实腊八节的别称还有很多,因为...

腊八节

腊八节 腊八节作文 腊八节周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作文一】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北齐·魏收——《腊节》

  常言道:腊七腊八,冻死俩仨。每年我都并没注意,今年可谓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番。昨天的天气还没感受到那么冷,还是阳光明媚。感受到了冬日大暖阳带来的温暖。今早一打开窗户,一阵冷风袭来,是我这个在家穿短袖的孩子都接受不了这样的寒意,冻得我关节疼。于是,脑袋里闪出了一个词语: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从小家里的小孩子就喜欢在过节时,听一些关于节日的由来和传说,那些对于世人来说飘渺虚幻的鬼怪传说,实在是吸引人的。而我也是如此,从小喜欢听姥姥讲一些所谓“神奇的”传说。因为家里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天津卫人,所以都很喜欢坐在一起去听故事,舅舅说,姥姥小时候给他们也是这样讲的,到了过年过节,大家伙全都坐在一起,听姥姥讲故事,而现在姥姥是给你们这样大的孩子讲故事了,而我们这些儿女仿佛也回到了小时候,那些幸福的童年时光。姥姥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其实,小孩子听故事真的不是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仅仅是觉得好玩,好奇。听完故事的孩子们,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微笑,那么单纯、那么可爱。然而老人也是如此,永远把自己的子女当成小孩子,永远的呵护着他们。而腊八节是在过年前夕的第一个可以团圆的节日了。

  听旁人说起过,腊八节还有一项祭灶的活动,虽说我家没有,所以我也没真正的看见过。但是我曾听人说起过,腊八节要祭祖还要祭拜一些神灵(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然而腊八节对我最大的诱惑就是喝腊八粥,泡腊八蒜了!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节作文二】

  今天是腊八节,妈妈买了红豆、绿豆、桂圆、银耳等,准备做腊八粥。妈妈说我们可以一起准备做腊八粥的材料,还要泡腊八蒜,太好了!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给我讲了腊八节的来历,还一起分享了彩信上有关腊八节的小知识。

  腊八节习俗多

  腊八就是十二月初八,从这天起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借此祈求丰收和吉祥。我和妈妈朗读了彩信上的一首豫西民谣:树呀树呀吃腊八,吃了腊八节疙瘩,疙瘩结的索啦啦,别人摇,摇不下,俺一摇,刷啦啦。好听吗?是说的腊八这天给家中的树抹上腊八粥,期盼来年树木多结果实,“疙瘩”表示果实累累。我说我也给自己的书包抹上点吧,期盼来年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呵呵,真好玩!

  香甜腊八粥

  吃过午饭,我们开始准备做腊八粥的材料。妈妈准备了红豆、绿豆、黄豆和黑豆四种豆子,每种豆子各抓一小把,洗干净放在小碗里先泡着;爸爸负责敲4个核桃、剥12颗桂圆;我负责泡花生米和洗银耳...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 腊八节的意义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的来历】

  腊八节,原为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的传说】

  1、祖修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2、元璋受难

  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3、豆打鬼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节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节吃腊八面

腊八节的诗句

腊八节的诗句 关于腊八节的诗句

  【腊八节的诗句】

  1、清·顾梦游——《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2、 晋·裴秀——《大腊》 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 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 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 万年。

  3、唐·杜甫 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4、北齐·魏收——《腊节》 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5、 唐·杜甫——《腊日》 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 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 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6、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 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7、 清·李福——《腊八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 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 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 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 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8、清·道光帝——《腊八粥》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 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

  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出国留学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关于腊八节的由来的内容,欢迎阅读。

  腊八节的由来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的由来——源于祭祖敬神逐疫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的由来——释迦摩尼成道的日子

  “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八粥”被称为“佛粥”的由来

  腊八节必喝腊八粥的习俗,从古至今,已延续了一千多年。腊八粥要用各种米谷豆果来烹煮,因此又叫“七宝五味”粥。古时候,每到腊八这一天,全国上下人人都要喝粥。而腊八粥之所以又叫“佛粥”,则与远古的传说有关。

  相传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独自出家修行,虽历经6年的苦行生活,但仍然没能在精神上彻底摆脱人生的种种忧虑与烦恼。而此时的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羊女及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心地善良的牧羊女怕他饿死,于是回家煮了一碗米粥给他送来。因为看他实在过于虚弱,为了给他增加营养,便在米粥里放进了新鲜的牛奶。这碗富于营养的牛奶米粥使他很快便恢复了体力。随后,他来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所有污垢。之后,他盘腿打坐于菩提树下,摒弃心中的所有杂念。静思7天7夜后,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初八,遂将“腊八”称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羊女敬献牛奶米粥之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也叫“佛粥”。除取一碗供佛外,全家人也要各食用一碗,为祝福之意。

[page...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