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舌尖上的爱国主义栏目,提供与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舌尖上的两种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 舌尖上的爱国主义

  舌尖上的两种爱国主义

  最近,最热的话题无疑是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了。很多观众表示,《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有论者认为,纪录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更是“传统的味道”。而对中国传统美食的挖掘,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也有论者认为,“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我们应该“吃就是吃,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快感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从吃中总结出宏大叙事,去无限地拔高《舌尖上的中国》”。

  其实,任何优秀的纪录片都绝不仅仅是对事务的原生态记录,相反,它们除了用最现实的手法去拍摄与记录影像之外,一定同时又是在讲一个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故事。于是,当我们把《舌尖上的中国》简单地理解为一部“吃货”手册,肯定有过分简单化之嫌,但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等等惯常标签贴上去的时候,或许又有过度诠释与意识形态化之疑。

  所以,在对“传统的味道”所体现的“文化中国”认同的同时,在对“问题中国”的批评中,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监督驯服公共权力,从而发现什么样的爱国形式才是现时中国社会最需要的爱国主义。

  首先,究竟什么是传统?最简单地说,只要是能够代代相传,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人、事、物,都可以被笼统地认为是传统。德国思想家曼海姆认为,当一个人看到旧事物的时候,他的内心如果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那么,这个人往往就是一位传统主义者。所以,对中国各地、各民族具有原生态的质朴美食产生天然的好感,就不仅是因为我们对食物的本能反应,更是对一种文化传统的自然贴近。

  但这种本能的“传统主义”,是否就是我们所尊崇的“保守主义”?传统主义仅仅只是一种个体的应激性反应,而应激性往往都是很随意的。只有当政治因素渗透进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的阶级繁衍生长出来的时候,传统主义才会成功地进化为保守主义。也就是说,公民在不断的权利博弈中培养出的权利信仰,或许已经构成了政治保守主义成长的基石。

  拿频繁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来举例,消费者通过公民的个体揭发与媒体曝光,逐渐知道了身边存在的严重问题,于是,在舆论的施压下,政府会不断地出台相应法规政策并对违法者施以严惩。不错,即使一次次曝光让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近乎绝望,但总还是有更多的消费者向主管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表达愤怒,呼吁改革。这主要是因为,在消费者的权利意识里,通过自己的积极反抗,公权机关忌惮于更高权力的追查,必然要对相关问题予以回应。

  这样,在法律条例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光芒照耀里,在周遭即使成本较大,但最后毕竟在成功的维权案例指引下,权利与权力之间反复而持久的博弈过程,就是一个公民权利意识持续萌发,政府公权逐渐自我克制的伟大传统的形成过程。

  于是,通过拍摄美食,让“吃货”们在想念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的同时,更让他们深深地体味到中国文化的“传统味道”。

  所以,如果说各种美味萦绕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经典的传统主义式爱国,那么,当前媒体不吝版面地对食品安全问题予以揭露,公众对政府施压,政府予以积极回应的整个过程,则是一种典型的保守主义式爱国...

与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相关的实用资料

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经典好文)

爱国主义 舌尖上的爱国主义

  有一种中国人看起来“最爱国”,而且从这种人的一向表现来看,爱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爱国只需要动动嘴巴和舌头,无关乎手与脚,这可是一种很君子的行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嘛。

  这样的“爱国者”在网络上最常见,有人称之为“爱国贼”――专指那些打着爱国旗号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这样的称呼有点陕隘,实际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爱国贼”并非既得利益获得者或其走狗,而是多年来愚忠教育的受害者,应该是可以觉醒的一部分,因此,偶认为将他们称为“爱国舌”更恰当,他们一般奉行的也就是“舌尖上的爱国主义”,说说而已,骂骂而已。

  下这样的结论,肯定会有不少的“爱国舌”不以为然,甚至会对偶破口大骂。呵呵,你可别急,不然刚好应证了偶的说法:“爱国舌”们最常用的爱国方式就是情急之下的破口大骂,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比如,看到“穿着防弹衣反腐”的黄书记打破“官场潜规则”,“爱国舌”会骂他是“做秀炒作”;“中国良心”蒋医生勇揭“非典”丑闻,“爱国舌”会骂他“里通卖国,泄露国家机密”;如果有人呼唤中国的自由民主建设,“爱国舌”们一定会大骂你“唯恐天下不乱”;有人质疑中国的“奥运金牌战略”,“爱国舌”们会骂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爱国舌”们搞不清楚或者是故意混淆“爱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政府”这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很多时候,“爱国舌”们与“喉舌”的口径惊人一致。如果有人批评了党或政府的某种做法,“爱国舌”们一定会当场送你一顶“帽子”――当然,这“帽子”只是虚拟的“汉奸卖国贼”,“爱国舌”们才舍不得做一顶真的帽子给你呢。另一方面,“爱国舌”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好象没什么感情,比如,凤凰卫视播放了河南爱滋村有关真相,“爱国舌”们对那些无辜的爱滋孤儿不仅不掬一把同情之泪,反而大骂凤凰卫视‘丑化伟大的祖国“;如果有少女在街头遇暴徒欺凌,你别想指望“爱国舌”们挺身而出,他们甚至懒得动手拨打110电话报警;如果遇到街头乞讨的流浪儿,“爱国舌”们也不会掏一个子,也许还会恶狠狠地瞪人家几眼。

  “爱国舌”们对于国内的问题大多奉行的是驼鸟政策,见不得别人的批评意见,但凡涉及到有关日、美两国时,则显得尤为亢奋。“爱国舌”们习惯于在网络上叫嚣“核平东京”、“奸光日本女人”,对于前种方案,“爱国舌”们知道“日美军事同盟”显然不会答应,看起来后者要现实一点。有人称这种“爱国主义”为 “床上爱国主义”,在偶看来,这种说法其实跟爱国完全无关,其中起作用的是“男性荷尔蒙”和“肾上腺素”,而且这种“床上爱国主义”基本上也是不可能事件:东京街头的援交少女固然很可爱,但那都是要花很多银子的,以中国目前的国民收入水平,有几个“爱国舌”能付得起来去东京的机票呢?所以,这种“床上爱国主义”仍然停留在“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的范畴。如果真的想到日本女人的床上去,“爱国舌”还得付出努力,搞好中国的以及自身的物质水平建设才行。

  “爱国舌”们给偶印象最深的一次表演是那一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之后的几天,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表达出极大的愤慨,那几天,中国城市里的“麦当劳”、“肯德鸡”店门可罗雀,但可笑的是,不久以后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麦当劳”店里人潮涌动。看来,我们的爱国主义真的是通过嘴巴来表达呢。

  邱震海博士在<民族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隐忧>一文中提到的中国极端民主主义者,大慨就是指这一类“爱国舌”,在我看来,这种担忧纯粹是邱博士在杞人忧天。别看...

与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相关的实用资料

评论:拒绝舌尖上的爱国主义

评论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文章

  评论:拒绝舌尖上的爱国主义

  作者:王石川 (个人文集)

  “中国人竟然进不了北京的一家商店!”5月30日,大连市民吴先生携女朋友和几名外国友人组团“北京一日游”时,被当地“东吴丝绸馆”门卫以他是中国人为由拒之门外。北京某报一记者随后混进馆内打探情况却几遭身份盘查。(6月7日《半岛晨报》)

  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进去?原因很简单,由于店内的丝绸价格“超贵”,商家担心中国消费者会对商品价格进行投诉,因此限制中国人进入消费。之所以把消费对象锁定老外,是因为老外是门外汉,“人傻好骗”。从法理上而言,这是价格欺诈。然而网友却不这么看,拒绝国人入内这还了得?!看看网友怎么发泄义愤的吧:“我高薪聘请义和团的人去砸了那个店!”“走狗,你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也就算了,这是在中国,丢你家祖宗的脸,丢中国人的脸,以后不要说自己是中国人。”“把混蛋老板赶出国门,他是中国人?他应是中国人的耻辱!!”“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如此恶劣的崇洋媚外的事情发生!中国人歧视中国人,实在是天理难容!!”……

  我可以想象到这些网友的神情,一个个剑拔弩张,一个个怒目金刚,一个个咬牙切齿,一个个磨刀霍霍。不让中国人进店购物,不代表店老板歧视中国人,这只不是商人的狡黠;只让老外入内,也不代表店老板崇样媚外,这说明嗜利商人对老外的钱袋更感兴趣。然而,一种纯粹商业意义的举动,却被好事者贴上卖国的标签,某些血脉贲张的国人更是怒不可遏,要聘请义和团的人去砸店。这种激烈的表达让人瞠目让人恍惚,真不知今夕是何夕!暂且不说以暴易“暴”本来就很荒谬,单单无限上纲上线,把不让国人入内上升到卖国的高度,又把自己装扮成爱国的义士,俨然只有他最爱国别人都是卖国,这种逻辑实在可疑得很。

  有识之士指出,有一种中国人看起来“最爱国”,而且从这种人的一向表现来看,爱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爱国只需要动动嘴巴和舌头,无关乎手与脚,这可是一种很“君子”的行为——君子动口不动手嘛。这样的“爱国者”在网络上最常见,他们一般奉行的也就是“舌尖上的爱国主义”,说说而已,骂骂而已。这是颇具洞见的判断,网络上最不缺的便是舌尖上的爱国主义。他们的嗅觉是敏锐的,他们的情绪是敏感的,他们神经是紧张的,一有风吹草动,便迅疾燃烧起炽烈的兴奋点,急不可耐地把准备多时的大帽子扣上,然后无休止地喷吐秽语。这种宣泄,成本很低,只需要亢奋的情绪和罗织的标签。

  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指出要警惕在爱国主义外衣包裹下的民族主义,那些打着爱国旗号的爱国者其实是“爱国贼”。让人悲哀的是,岁月流转,“爱国贼”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流毒至今,如今不但有“爱国贼”,还有“爱国秀”和“爱国牛”。有人如此总结:所谓“爱国贼”是指打着爱国旗号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所谓“爱国秀”是指以爱国为主题炒作包装的追名逐利者。所谓“爱国牛”是指那些以爱国自居,只认利害不讲公理的无知者。纵观三者的共同特点,即是以爱国的名义行害国、误国之实。合乎自己的价值判断便容纳便褒奖,否则就给对方扣上卖国的帽子,甚至欲灭之而后快。在冠冕堂皇的爱国旗号下,只有攻击性和杀伐性的“爱国”表演,没有法律和原则,拒绝包容和和解,不讲程序和正义,逻辑基点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爱国便卖国。

  事实证明,一味高喊空洞的口号是狭隘的,崇拜暴力、向往血腥是危险的,缺乏理性和冷静也是不可取的。到最后,他们要么成为利用别人的阴谋者,要么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可悲者,最终付...

与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相关的实用资料

陈季冰:舌尖上的爱国主义

评论 爱国主义 舌尖上的中国

  陈季冰 资深媒体人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出人意料地激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几日,这些热议正自然而然地朝着每一个方向迅速发散。

  例如,即便是最缺乏想象力的评论家,也会将这部令人看了垂涎三尺的电视片同当下正引来举国声讨和反思的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阐发一通宏论。

  还有一种官方气息浓厚的很不讨巧的修辞,那就是将它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绑在一块儿,进而再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动员。比如,有论者指出,相比于纽约时报广场上播出的那些介绍中国文化的广告片,《舌尖上的中国》才是真正成功的国家宣传片。它通过味蕾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巧妙而充分地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对内,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用他们的话来说,爱国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体会这个国家里的种种美好。

  平心而论,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然而,由于它的真正关切几乎完全落在了“宣传”、“教育”、“软实力”……之上,似乎电视片呈现的丰富绚丽的美食都不过是服务于上述目的的无关紧要的手段。之所以它们值得赞美,是因为用它们来宣传“主义”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些让我们读起来乏味扫兴,于是又有人呼吁那些政治挂帅的人“饶了这部美食片”。他们颇顺应当下主流民意地指出,吃就是吃,不要扯上沉重的爱国主义。他们要求所谓“舌尖爱国主义”者们不要动不动就对生活中的任何美好事物无限拔高、上纲上线。这么做,只会毁掉它们。

  然而不知怎么,这番貌似温情常识的话令我这个经常被爱国主义者们押上道德法庭的人听来更加不以为然。因为我从这番话里听出这样一种逻辑:爱国是一桩了不得的庄严大事,而饮食之类则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怎么觉得恰恰相反,只要一谈论起神州大地上的礼乐风化、文学艺术、人情风物、衣食住行时,我那一颗爱国心总能被强烈地唤醒,而如果谁拿个大喇叭对我播放那些伟大故事,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似乎反而不容易升起。我原本以为这充分体现了我的觉悟不高,但没想到还真的有不少人与我想到了一起。那天我把上述这些不成熟的观点写在自己的微博上后,一位旅居法国的网友留言道:“坦率地说,每次回国的动力,除了家人朋友,就是美食。”我想,她的意思应该是:客居他乡的游子与祖国之间最牢固的纽带,正是亲友和美食。我还敢进一步说,生活在巴黎的她以及大多数其他侨民,一提起中国,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各自家乡那些值得津津乐道的特色菜肴点心。(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这就必然要说到“民族主义”这个概念,虽然我知道这注定会掀起滔滔口水。在我看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经常尖锐对立的民族主义:前一种叫做政治民族主义,它的唯一诉求是国家强大;后一种叫做文化民族主义,它最关心的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扬。

  由于篇幅关系,我在这里不可能详尽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简单总结,为什么说两者截然不同?因为政治民族主义为了追求国家的独立和强大,常常有意识地、自觉地压制、破坏乃至摧残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在近现代以后世界许多地方———如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凯末尔革命以后的土耳其———都屡见不鲜,最典型的自然莫过于五四以来的中国了。这种政治民族主义时常导向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为了中国的富强,我们必须不再做中国人!因此,它也被一些人形象地称为“灵魂的典当”。而文化民族主义则由于将关注重点放在宗教道德、文化传统而非国土疆域、政治经济实力方面,因而往往并不一概拒绝同外来者和异族...

与舌尖上的爱国主义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