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被留学”者在准备或远赴海外求学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学业不但没有精进,个人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人成了海带(海待),有的成了海参(海剩)。更有甚者,由于无法适应国外严格的教学制度,而中途被开除……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学生和家长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近年的留学热潮中,很多学生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只是一味地为了留学而留学。
据了解,家长们一心追求留学低龄化,让很多孩子在还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被“不明不白”地送出了国,如此被动地去留学也被一些留学生自嘲为“被留学”。
一:不敢违背的“父母之命”
“在我爸妈眼中,只有出国读名牌大学,将来才能找到一份高薪、风光的工作。”冯霖(化名)表示,自己从小喜欢画画,但是高考并未考上理想的美术院校。
望女成凤的父母一直希望冯霖能够去法国进修美术,在不顾她的意愿下,家里开始给她安排去法国留学的各种事宜。
“语言不通,我听课十分吃力。”冯霖表示,到了法国后,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非常不适应,由于学校老师讲课是全法语的形式,这对语言本来就未过关的她来讲,十分烦躁和郁闷。上课迟到、早退,不按时交作业等一系列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逐渐在她身上出现。
“国内的老师和留学机构帮我做了很多争取的工作,可我当时真的是念不下去了,我一心就想回国,最后没拿到文凭就回来了。”冯霖无奈地表示,由于违反校纪且屡次不改,学校最后做出了开除的决定,所交的费用也一律不予退还。
分析:像冯霖同学这样“被留学”的学生很多,他们的父母在没有争取孩子的意愿,没有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的情况下就送孩子出国,不仅最后孩子没有拿到文凭,同时也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建议:有意让孩子出国留学前,一定要和孩子进行沟通,积极调整计划或者求助专业的留学机构,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让孩子成为被动实现“父母愿望”的工具。同时,建议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他现有的学习能力和职业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不鼓励让不适合或不具备这种学习能力的学生盲目出国。
二: 家长一想到出国留学就“近视”
很多家长在考虑让孩子出国留学时,容易抱着“以始为终”的心态,只将跨出国门作为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这类家长一旦确认孩子要出国留学后,接下来的每天都会乐此不疲地比较着大学的排名,盘算着专业是否热门,关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手,签证能否顺利过关……众留学专家表示,如果家长出现这种情况,就已经陷入了严重的留学申请的误区。
分析:家长很容易让自己参与过度,完全不让孩子参与进来,毕竟是孩子要出国,而不是家长。更有一部分自理和独立能力都较弱的学生被家长全程‘报送’出国。这样的留学过程充满了不稳定性,风险也很大。
建议:不是家长参与得越多,就越能选到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如果没有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选出的也不会符合孩子本身意愿的读书环境。在低龄留学蔚然成风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