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记梦寄师伯浑栏目,提供与记梦寄师伯浑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赏析范文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赏析范文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都是广大学子的得分难题,那么诗歌鉴赏有什么答题技巧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赏析范文,仅供参考。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赏析范文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②,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③:雁门④西,青海际⑤。

  睡觉⑥寒灯里,漏声断⑦、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⑧。有谁知,鬓虽残⑨,心未死!

  【注释】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管乐器名。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⑤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清海省。⑥睡觉:睡醒。⑦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⑧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⑨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诉衷情》《夜游宫》等,都是有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

  【赏析】这首寄赠友人的词,当作于陆游到成都期间。他调离南郑后,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信念,也始终坚守不移。这首词就从生活实感出发,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上片写梦游中的世界。“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句,写自己睡梦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见天已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清脆地管笳声到处响起。这是作者所闻,突出了边塞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氛围。“铁骑无声望似水”,望过去,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此处运用比喻,形象、具体,这是作者所见,写出军队纪律是那么严明,军容是那么整齐,军队的声势是那么浩大。“想关河:雁门西,清海际”,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一个“想”字,可见是推测的言辞,正好照应了“梦游处、不知何地”这句话,这里是作者的联想。作者为什么单单想到雁门、青海一带呢?作者只是以此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士,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如今落在异族人之手,那就不难解释作为爱国词人的陆游有这样的“梦游”了,那是因为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这正是因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词人悲愁心境的写照。“自许封侯在万里”,自己坚定地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可谓志向高远。“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此句一...

与记梦寄师伯浑相关的范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