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辛弃疾栏目,提供与辛弃疾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简短

辛弃疾十首诗词 关于辛弃疾最出名诗词

  这位诗人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我个人觉得他的诗词还是比较好的,具有一定的内涵,一起快来和我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简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简短

  《青玉案·元夕》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慳。

  被公诗笔尽追还。更上层楼一览。

  《西江月·剩欲读书已懒》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

  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与辛弃疾相关的实用资料

辛弃疾的诗词

辛弃疾的诗 辛弃疾诗词 关于辛弃疾

  辛弃疾是宋代的有名的文学家,一起去看看他的诗词吧。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的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的诗词(一)

  (1)

  《鹧鸪天·点尽苍苔色欲空》

  点尽苍苔色欲空。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

  听软语,笑衰容。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2)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3)

  《满江红·紫陌飞尘》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岩泉上,飞凫浴。巢林下,栖禽宿。恨荼开晚,谩翻船玉。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

  (4)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辛弃疾的诗词(二)

  (1)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4)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慳。

  被公诗笔尽追还。更上层楼一览。

  (5)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

与辛弃疾相关的实用资料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忧国忧民的辛弃疾

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素材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

  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忧国忧民的辛弃疾”,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忧国忧民的辛弃疾

辛弃疾.png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推荐阅读: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不穿布鞋的贺龙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笑看生死的史铁生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天王巨星罗纳尔多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列宁不懂就问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毕加索画小偷

...

与辛弃疾相关的中考作文

辛弃疾生平个人简历

辛弃疾 个人简历 辛弃疾简历

  想必你一定读过辛弃疾写的词吧,那你了解辛弃疾的一生吗?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生平个人简历

  辛弃疾(1140.5.28-1207.10.3)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

与辛弃疾相关的名人简历

辛弃疾个人简历

辛弃疾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的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你想了解一下著名词人辛弃疾吗?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辛弃疾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辛弃疾个人简历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生平事迹

  早年

  1140年5月28日(金天眷三年,南宋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其时距靖康之变已有十三年。其祖父辛赞,是金朝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的县令,却经常灌输他抗金复宋的教育,“纡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曾带他两次到燕京考察军情。辛弃疾早年受业于毫州刘瞻,刘瞻在金国担任史馆编修,门生诸多,其中,辛弃疾和党怀英是佼佼者,二人并称“辛党”,后来,党怀英在金国担任职务,但是辛弃疾却走上了抗金道路。辛弃疾十四岁、十七岁时两次参加金朝燕京的科举考试,不中。

  归宋

  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夏秋季节,金国君主完颜亮入侵南宋,北方抗金部队烽烟四起,22岁的辛弃疾在济南南部山区聚集人马2000人,加入耿京的起义军,辛弃疾担任掌书记。辛弃疾极力劝说耿京“决策南向”,和南宋的朝廷正规军配合,一同抗击金兵,耿京于是派遣辛弃疾等11人奉表归宋,宋高宗召见之后委任辛弃疾承郎务、天平节度使掌书记,耿京为天平节度使。79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辛弃疾在北归途中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率领50骑兵直驱山东,奔入5万人中,将正在饮酒作乐的张安国捉拿,并且号召耿京旧部反正。之后,辛弃疾长驱渡淮,押解张安国到建康城斩首。此时,辛弃疾年纪轻轻,名重一时,...

与辛弃疾相关的名人简历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辛弃疾

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辛弃疾,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辛弃疾

  【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豪放派词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请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爱国豪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

  2、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将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3、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壮词”的理解。

  从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生活,看剑,角声,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等场景都勇猛雄健。从感情上看:抒发了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爱国豪情和雄心壮志。从语言上看:壮丽而不纤巧。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说说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借古喻今,颂扬孙权的少年英姿,委婉地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无能,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8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绵谷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江雪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赏析范文

辛弃疾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赏析范文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都是广大学子的得分难题,那么诗歌鉴赏有什么答题技巧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赏析范文,仅供参考。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赏析范文

  生查子·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赏析】在古代游纪体诗词中,以“独游”为内容的十分鲜见。“独游”,顾名思义,就是孤孤单单没有人为伴的游历,同时心情又很郁闷,很显然,作者辛弃疾此时就属这一类。淳熙八年(1181)冬,他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纪游之作。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苏轼诗云:“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越州张中舍寿乐堂》)。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比如他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虞美人》)。“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间,“情与貌,略相似”,真可谓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含蓄。初读全词,似乎作者寄情山水,与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这图画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当作者罢官之际,被“...

辛弃疾诗词精选【十首】

辛弃疾诗词精选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精选【十首】

  辛弃疾诗词精选【20首】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

  【课前准备】

  1.结合注释明确两首词的内容,背诵两首词。

  2.查找资料,了解辛弃疾及其生活的时代。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引领和自主赏析,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2.探讨用典在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就诗词用典发表自己的见解;

  3.能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重点】

  1.词作的风格和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词中的用典。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1.提问背诵。

  2.了解学生对作者及其时代的认知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

  附:辛弃疾生活的时代

  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1140年,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正受着金人的统治。这一年,绍兴的陆游正是15岁的翩翩少年,著名词人李清照已56岁,按照现在女性的工作年龄,已经退休一年了。一年之后的1141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害死在风波亭上。

  到了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辛弃疾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朝廷。可是,朝廷的主和势力很强大,安于暂时的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即使有主战势力占上风的时候,因为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官员,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渴望收复失地又报国无门的感慨,《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二、深入领会诗人情意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上片赏析:

  这首词写在1174年,词人34岁,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一说作于1168到1170年间,词人处而立之年,在建康通判任上。题为《登建康赏心亭》,登高赏景,抒发情志,是应有之义。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登临纵目,江天辽阔)(览江山,书愁绪)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移情于物。“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个短语,一幅画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动作细节见心性)

  下片赏析:

  比起上片来,下片在理解上就要更用心思。因为这里用了几个典故,不了解典故,就不能理解作者的情怀。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备)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桓温)(惜流年,悲不遇)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教案,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liuxue86.com。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作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年)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后来,韩侂胄不听辛弃疾劝告,于开禧二年(1206年)草率出兵,结果大败而归。次年,韩侂胄被杀。

  3.写作背景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