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4年5月和朋友在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所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庐山的景色多么雄奇壮观呀!虽然我没去过庐山,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庐山,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事物。
以上就是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您编辑的文章,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示,写出好的作文。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
题西林壁读后感(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使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形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庐山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庐山里看庐山,却怎么也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庐山顶峰看景色,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很全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题西林壁读后感(二)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和朋友在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所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庐山的景色多么雄奇壮观呀!虽然我没去过庐山,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庐山,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事物。
题西林壁读后感(三)
《题西林壁》宋路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一路风雨兼程,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
题西林壁读后感(四)
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
一些经典的古诗值得我们反复理解与赏析,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题西林壁
苏轼 〔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也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
作文网(m.zw.liuxue86.com)有话说: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大家喜欢的留学网站,出国留学前记得过来溜达下.谢谢了!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六年级550字的作文,题目为:《读《题西林壁》有感 什么是幸福》,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阅读《作文:读《题西林壁》有感 什么是幸福》,“作文网”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优秀的“六年级作文”,请随时关注!我再也不能够
不能挡住
诗意的灵魂
在夜风里
低吟 狂喜
再静默到
连呼吸也听不见
摇不醒独弦琴
也找不回神女峰
丢失的羊皮卷
腐蚀成
砂砾一般
艰涩的 伤痕
开始哭泣
许许多多无情的信条里
人生的真谛
依旧换不回
一个巨人的肩膀
淋湿了语言
雨林里采不到橙子
尝不过苦涩
就祈愿一抹日光
一瓣花香
和一叶风声
你还要劝回诗意
还是要抚摸过岩石的气息
再去追寻流逝的梦境
在一个并不恰当的时刻
醒来 颓唐着
去另一个地方 休息
颤抖在 每一滴泪珠的
重洋
埋首于纯净的声音和记忆里
从无风的星辰中
清醒
安静
【作者:书亦飞】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及出国留学网所有,未经授权杜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你有好的文章,可以点击【投稿】,让大家看到你的作品,同时也有稿费可以拿,快来投稿吧!
更多散文诗推荐 | |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三年级的作文,题目为:《读《凿壁借光》有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前几天,我读了《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西汉时,有一个叫匡衡的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可是由于家里穷,点不起灯,所以天一黑就无法读书了。匡衡的邻居是一个有钱人,他家每天晚上屋子里都是灯光通明,匡衡想在夜晚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后来匡衡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他看见邻居家靠近他家的墙壁上有一个小洞,就偷偷地把这个洞凿大了。这样,邻居家的亮光就透了过来。匡衡借着这微弱的亮光,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并终于成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
读了这篇成语故事,让我很受感动。想想匡衡时的学习条件,再想想我现在的学习条件,那可真是天壤之别啊。学习上我不但有灯,还有专门用来学习的学习灯;爸爸妈妈会提前给我买好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可以读。生活上吃穿不愁,冬天有暖气冬不着,夏天有空调热不着。就是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的刻苦程度上我还不及匡衡的十分之一。今后我要以匡衡为榜样,学习匡衡不惧艰苦,坚持不懈认真学习的精神,争取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材!
...逝水流年,光阴易老,辞别2015,不觉又迈进2016新的门槛。元月的扉页刚刚翻过,朋友便热情地相邀,趁此佳节期间去乡下采风,那里是他的乡下老家。人到中年,许多人开始恋旧,有人回家修缮起老屋,把原本弃之不用的老屋修缮一新,以备在城里住腻之后回去小住,在春天的泥土里踏踏脚,夏天的河滩上兜兜风,看泱泱漾漾的河水自村头流过,湛蓝的天空旷远纯净,便烦恼忘却,乐趣顿生。
村庄不大,却很古老,村庄的后面,是座不太峻拔的小山。山呈“箕”状,山顶为内弧形的长崮。整个村庄被半月形的山体包围着,就像一位母亲张开温暖的怀抱,轻轻拥着自己心爱的儿女,不离不弃。山峪和村庄,也是这样亲密地依赖着,在静默悠长的时光里,互生共存。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人产生出风水宝地的联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这里有“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的江北望族公氏家族,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万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的公鼐后裔。从公鼐高祖公勉仁开始,代代蝉联进士,近六百年来,无论怎样易朝换代,都没有打破他们精诚的团结,治家的信仰。特别是在大敌当前的战乱时期,他们仍以一族之气,聚起全村村民之力,抗敌于寨门之外。他们或武功,或文治,彪炳海内,多有建树。
我喜欢这样的村庄,干净利落,整齐有序,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 保持着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院与院之间或相互衔接,或留有夹墙,但户与户之间,绝对单门独院。在这个村里,有百年前的老屋,也有刚落成的新房。老屋肃穆端庄,新房屋脊高挺,门楼高大,美观气派。走近老屋,院内院外,都能找到前人的遗迹;迈进新房,白墙红砖,明瓷亮瓦,凸现新的时代。村庄的好,是既不繁华,也不冷清。乡下的村庄,有的只是时光的安稳,岁月的静好。寂寞时,抬头向村头寻找,在那蜿蜒细长的小路上,不期然就遇上一位荷担的男子,或者推米压碾的女人,他们专注的神情告诉你,乡下的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沉冗。他们从容不迫,他们却又都那么执着。不执着,才能把繁杂的农事做得有条不紊。
村庄的主道为村级路,路面不太宽,水泥硬化,弯曲平坦。几条小路纵横悠长,穿行于田野、村庄。走在路上,不经意间发现一盘古老的石碾。进了院门,站在台阶上回望,阳光很好,如镶在玻璃上的一汪金水,跳跳跃跃,透着明媚,闪耀着粼粼波光。院中安着一盘年久的石磨,几只鸡在磨下觅食,两条狗在台阶下闲逛。石磨曾经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在过去,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而如今,现代化机器代替了石磨、石器, 人们依靠电动机器推米磨面,而忽略了石磨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产物,使它成了乡下岁月的一个不可磨灭的见证。
一切如旧,一切便也熟悉于心。打开房屋的正门,紧靠厅堂北墙,八仙桌、条山几、太师椅还依原样摆放,一幅三联的字画高挂中堂。走向前,面对洞开的屋门而坐,耳房,石磨,影壁,赫然入目,果然有一派威严之气。这个位置,旧时只有掌管家事的老人才有资格去坐,再后来,年轻人能坐,小孩子也能坐坐。规矩破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灵活的折叠椅,舒适的沙发,是那么顺手而随意。天井立起一张桌,磨盘做了桌面,碌碡当了座底。午后阳光下,沏一杯春茶,这就是人们所追求的、远离城市的慢生活。
阳光灿烂,天气和暖,宁静淡然。门角以外的黄土是平整的,阶前的菜园已收获一空。院墙的周围,大都种着树木,桃树、杏树和槐树,一株株遵规守矩,在主人规定的范围内生枝散叶,保持着距离。就像邻里之间的约定,和睦相处,不逾半步,但不妨碍它们枝节张扬,旁逸斜出。这些树木,有的修长稚嫩,年华正轻;有的虬劲沧桑,经风沐雨。惟有一点相...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