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技巧吗?小编为大家提供陈志文:高考志愿填报的两个前提和三大原则,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能帮你顺利填报高考志愿!
陈志文:高考志愿填报的两个前提和三大原则
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
填报志愿的两个前提
每到填报志愿,大家都会问我几乎同样的问题:我考了多少分,应该报什么样的学校?什么专业?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不知道。
志愿填报,本身就是一个生涯规划的问题,绝不是做一道简单数学题。我这个分数,怎么样填报分数价值最大化,如果和你的人生方向背道而驰,再精准的算计都是错误的。因此,填报志愿之前,先需要搞清楚你想干什么?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期望与定位?从人生的定位、发展角度考虑今天的志愿,选择自己想要的,符合自己发展定位的,而不是分数最大化,只算小账。在这个背景下,才涉及报什么学校专业,只是途径实现问题。
当然,每个人的设计都可能会变,但至少我们目前先需要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盲目填报。当然,重要归重要,也不必过于纠结。生涯规划固然重要,但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都是做出来的。
也正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生涯规划,因此,志愿填报务必是与孩子一起进行的,以孩子为主。这是他的人生规划,不是父母的,需要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思考并为自己负责。父母在其中只能是引导,如果意见有分歧,坚决以孩子的为主,他的人生我们只能送到这里了。这样做,还有几个好处。第一,强化责任意识,他更愿意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第二,套牢孩子,这是他的决定,在不顺利的时候,他不会迁怒别人,抱怨别人,更容易调整过来。
志愿填报的三大原则
第一,学校优先原则。我是明确支持学校优先的,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以此类推。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以下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当然,教育部在8月就要公布双一流的名单了,会有变化,但在一段时间内,985、211还是一个硬指标。随着双一流浮出水面,必然会有一个双一流学校的名单,到时我们可以更新这个名单。但按网上目前流传的名单,仍然没有超出现有211高校的范围。
为什么要强调学校优先?其实将社会上用人单位为什么讲究出身的问题搞清楚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要坚持学校优先了。
伴随着大学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在中国早已经失去“人才”的标签作用。近年高校每年招生总量都超过700万,2017年毕业大学生是795万,回国学生也将达到40多万,合计近850万,占到新增劳动力近60%,大学生已经完全成为普通劳动者。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迈过40%,开始逼近50%普及化这个界限。
在这种背景下,加之高考越来越水平化,简单化,录取上采取平行志愿,大学分层越来越严重。在出口上,大学又普遍存在出口把关不严,几乎没有淘汰率(高校也不敢淘汰,否则遇到寻死觅活的个例,学校承受不来),于是大家只好回头看进口,起码进口还是有明确门槛的,这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因此,看“出身”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