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其实并不支持高考改革,请问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最近,一位记者采访我,他说他采访了不少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他们都不太支持高考改革,在这种情况下,要改革是很困难的。毕竟,离开了老百姓的支持,改革很可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我相信这位记者确实采访了不少群众,也相信群众表达了对改革的忧虑,但要说社会舆论不支持改革,那是对现实改革的失望所带来的。更进一步说,他们不支持的“改革”,是“伪改革”和“折腾改革”。对于真正的改革,社会舆论一直热烈期待。
拿自主招生改革来说,近年来确有不少声音反对继续扩大自主招生,认为自主招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滋生权势交易。但在10年前的2003年,当22所高校试点自主改革时,大家是对自主招生改革充满期待的。虽然当时的自主招生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舆论相信此后改革会深入推进。
2006年,复旦和上海交大推出自主选拔实验(也被称为“预录取”改革)。两校在上海可自主选拔300名学生,这些学生获得学校的“预录取”资格后,虽然还被要求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这无疑进一步增加学校的招生自主权。2008年,两校不但扩大了在上海的“预录取”规模,还将这一改革推到江浙。这些改革,都被认为是“渐进深化”自主招生。包括2010年出现的清华等五校的自主招生联考,也是扩大考生考试选择权的举措。
可是近年来的自主招生改革,却出现倒退。比如2011年,自主招生出现三大联考,这本来是符合改革方向的,但相关高校把联考和学校绑定,这背离了联考是社会化考试的本质;三大联考把考试时间放在同一天,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还逼迫学生“三选一”;联考的内容,不是学术能力水平测试,而是与高考科目对应的学科考,这就把联考变为“小高考”。2011年,北大多名教授曾提议,将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公布复试分数线,接受学生申请,再对入围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查,结合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和大学面试考查录取学生——这正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方式,如果实行,不但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大学,把高考从资格考变为评价考,还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可遗憾的是,该设想被教育主管部门否定。
随着高考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者开始打退堂鼓了,在关键的环节上,不愿意进一步改革——把招生自主权全部交给学校,把考试组织权全部交给社会机构,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是想着如何继续把这些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大家所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强调,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获得资格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且分数必须达到一本线,这是在维护高考的权威地位;南科大、上海纽约大学等新建学校的招生,全部纳入集中录取,被安排在提前批,而不是采取像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这摆明要求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而不是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作选择。
这样的高考改革,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对于整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并没有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大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大学来说,所谓的招生自主权,只是高考录取优惠而已,由于办学自主权缺失,学校没有清晰的办学定位,也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学生。于是所有高校的自主招生,强调的还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考生来说,自主招生则变为“鸡肋”,很多家长、考生觉得负担进一步增加,进而抱怨还不如不改。
社会舆论当然会反对这样的“改革”。对此,公众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改革主导者,是希望社会有不想改革的舆论的——因为改革的核心是放权,如果不改,权力自然就在行政部门手中,既得利益不会有丝毫的流失。社会舆论应该达成共识,推进真正的改革,这就是监督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放权,按照改革的正确方向,稳步推进改革。
其实,对于高考改革,我国只需把当前的高考功能从资格考——大学必须按照这一成绩、结合学生志愿集中录取——变为评价考,建立起“统一高考+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模式,逐渐完善自主招生,直至发展到“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就可完成改革的大业。具体操作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的一个月间,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进行自主招生,每个自主招生高校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同学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再作选择、确认,之后,没有被录取或者没有确认的学生,再填报志愿参加集中录取,就稳步推进了自主招生改革。一方面,这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完全自主招生,统一高考成绩也保障了基本的公平;另一方面,未完成的招生名额可通过集中录取完成,解决了资源闲置的难题。如果自主招生运作成熟,其招生规模(包括参与学校、录取名额)可进一步扩大,也可随之减少集中录取名额。
假如10年前高考改革就沿着以上路径推进,那么,到现在我国自主招生应该十分成熟了。高考改革并不像有关部门说得那么复杂,其之所以变得复杂,是因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推进真正的改革。而对于真正的改革,社会舆论从来没有放弃期待。
高考政策 | 高考改革 | 自主招生 | 异地高考 | 招生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