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心理辅导:心理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

2013-05-04 15:37:55 高考心理辅导2013高考

  高考不单是纯知识考试,而是全方位素质考验。高考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焦虑、恐惧)、目标、动机、自我意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考试焦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学习任务简单时,考试焦虑会使学习成绩提高;而当学习任务复杂时,考试焦虑会使学习成绩下降。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往往以考试焦虑对学习成绩的抑制作用的假设出发的,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具有消极联系具有普遍性,如周玮,孟宪鹏(2006)对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高峰强等(2006)也发现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有负向关系 。

  目标设定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于 1967 年最先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他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确定明确的目标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他们就会自觉地、努力地学习。国内外的学习实践都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对学生学习活动安排。学业成绩提高都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中科院研究表明,实验中确定明确目标的理科学生的平均计算用时明显低于没有确定目标的学生,P<0.001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习者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 坎普兰1975年的几项研究也表明:当被试将行为目标作为引导自己学习特殊的材料内容时,回忆的成绩较好。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还通过对学生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集中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学习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人的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学生想要上大学的需要,使得考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当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这个水平,对行为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家长来说,在平时注意培养和激发考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把考试动机转为内在学习动力,而不是被动地承受外在的压力。最为重要的,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调节动机水平,既不能把考试的目标定得太高,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也不要过分的自卑,低估自己的真实水平。

  自我意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家庭环境。过于自信或自卑都不是良好的应考状态。过于自信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犯以下两个错误:第一,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讲解不屑一顾。第二,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题。这类学生往往对老师讲的内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坚持己见,且很固执;不能明白老师的用意和老师的解题思路;动不动就请假,自己在家复习。而且自卑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和学习,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前该怎么样冲刺 有哪些方法

高考冲刺

高中学生厌学怎么办 不想上学如何开导

高中学生

高考前一周如何冲刺 如何备考高考

备考高考

高三差生怎么提高成绩 有哪些方法

高三成绩

高三差生怎么补基础 有哪些方法

高三差生

高考前考生心理辅导方法

考生心理

高考前心理辅导: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考前心理辅导

高考前夕家长该如何调节辅导心理?

如何调节心理

高考前心理调整的有效方法

高考心理调整

高考考前心理调整的有效方法

高考复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