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核算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同时也为财务报表的构筑提供了基本架构,所以会计权素又称为会计报表因素。
我国企业的会计要素共6个,可以划分为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为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此项资源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资产。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其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够实际控制的,比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也应当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是指资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例如,企业通过收回应收账款、出售库存商品等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企业也可通过对外投资以获得股利或参与分配利润的方式间接获得经济利益。按照这一特征,那些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继续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没有用)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也就是说,资产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不能作为资产确认。如企业签订的购货合同,由于购买交易尚未发生,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
【例2—3】某企业计划在2009年购入一批存货,并已经与供货方于2008年l2月签订了购买合同,合同约定供货方应于2009年1月份提供商品。则企业在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不能将这批存货作为资产反映,因为其尚未取得。
符合上述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第一,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第二,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补充知识点:
基本确定性 ﹥95%但﹤100%
很可能 ﹥50但≤95%
可能 ﹥5但≤50%
极小可能 ﹥0但≤5%
2、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变现和耗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袁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之核算方法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指企业单位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是以款项(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凡属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本期未实际收到的款项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支出,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采用这种会计处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计算的财务成果也不够正确,因此企业单位不宜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指以权责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基础。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收到款项或付出款项,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在权责发生制下,每届会计期末,应对各项跨期收支作出调整,核算手续虽然较为麻烦,但能使各个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实现合理的配比,所计量的财务成果也比较正确。因此,国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经营也采用权责发生制。
推荐阅读:会计基础
推荐阅读:会计电算化
推荐阅读: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真题 | 会计基础答案 | 会计考试备考辅导 | 会计考试经验 | 会计考试题库 |
会计基础真题 | 会计基础答案 | 会计考试备考辅导 | 会计考试经验 | 会计考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