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初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点阐释
相提并论是指把相关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来谈论,当相提并论的手法运用于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时,这些相关的内容往往就会构成对比或类比,在相互的衬托中形成比照和呼应关系。这样的内容不仅存在于文章本身,更存在于文章补充的材料中,这些补充的材料与正文也构成了一定的相关性,在与文章内容的“相提并论”中,更好地表现出事物的矛盾和关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本考点在记叙类与议论类文章阅读中,往往会考查这样一些内容:1.辨析阅读文本中或文本与补充材料的相提并论的内容,理清对比或衬托的内容;2.感受文章或补充材料对相关人或物的情感态度与观点;3.对“相提并论”的人或物进行比较分析,理解他们(它们)的性情、特点。
本考点在说明类阅读中,常常会考查这样的内容:1.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点,辨析文中构成比较或衬托的内容,或者理解补充材料对于说明的作用。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阅读材料中“相提并论”内容的作用。
应对策略
相提并论式的阅读考查,注重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要求同学们能对选文及补充材料的内容进行比较,进而全面、深刻地理解选文的内容。阅读时,同学们既要立足于文本,也要联系补充的相关阅读材料,辨析清楚文本与补充材料中相提并论的人或物,准确把握相关内容的具体表达指向。这样,同学们对文本与补充材料都有了清晰的把握,就能够在完成题目时做到成竹在胸。
记叙类文章阅读,先要充分把握文章的内容,熟悉文章的情节发展变化,对事件的发展有清晰的印象,来辨清文章与补充材料中比照的对象,明了相互的差异或共性。再具体理解相关形象,听其言,观其行,从不同方面的描写入手,准确把握相关形象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在对比或衬托中准确捕捉形象的本质特点。
相互比照的素材在议论类文章中,通常是作为论证时的论据材料,命题者补充的相关材料,内容上一定与文章论点具有相关性。它们通常可作为文章论点的论据,与文章中的论据材料或构成类比,或构成对比,可以有力地补充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它们或者还会提出与文章不太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以开拓同学们理解的视野,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完成此类阅读训练题,同学们可先整体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观点,找准中心论点,再细读文章,理清所用论据材料;然后仔细阅读命题者提供的补充阅读材料,比较材料的内容、观点与文章的论据材料、观点的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心论点。
阅读具有相关补充材料的说明文,同学们首先需要明确文章说明的对象及特点,仔细辨析补充材料与说明对象的关联性,然后探究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分析说明的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准确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这些“相提并论式”的补充材料在说明文阅读训练中,通常用来与文章的说明对象作比较,或者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从而突出说明对象某方面的特点。
真题解析
一、(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游宇明
①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占3.2%,在新闻媒体上只占13.3%。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②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③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
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⑤科学家以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杰出才华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这种才华,他就没有资格享有科学家可以享受的一切;但科学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善良,更加正义,更加温暖。如果说,专业技能是科学家的一只翅膀的话,公共精神则是他们的另一只翅膀,缺少其中一只,就无法在岁月的深处翱翔。
(选自《联谊报》2010年11月30日,有删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言行作出评价。
材料一:当“非典”肆虐之时,记者问病情的控制情况。有人说已经控制得很好,钟南山说了实话:根本没有得到控制。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对两例“非典”死亡病例的公认结论大胆质疑。会后,有朋友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材料二:2003年4月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1200位受访民众当中,有89%认为钟南山是一位英雄。
解析:此题其实就是对文章的价值判断作出评价,但问法却是典型的相提并论问法。文章中作者对自然科学家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的冷漠态度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考生解答时以此为依托,根据所提供材料的启示,从不同角度切入就可以了。
二、(20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宣 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洇”的效果。普通纸发洇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洇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选文有改动)
1.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把握。宣纸的独特性是在与一般纸张的比较中凸显的,它的独特不仅体现在纸张本身上,也体现在纸张制造工艺的独特上,考题的设置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考查考生于比较中对说明对象的全面把握。细读文章,第②段就将宣纸与一般纸张相提并论,在比较中突出制造方法的独特。答案: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2.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点的把握与理解,用的是相提并论问法。宣纸的耐久性是将其与普通纸比较所得出的表面特性,而对内在原因的揭示则可以更好地对其耐久性进行说明。文中就在介绍宣纸的耐久性状后对原因作了科学的说明:“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答案: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别人头上的一缕阳光
□麦 穗
我的手机每天都会收到许多短信,也会发出一些短信。这些短信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幽默逸趣、祝福鼓励、智慧谜题,让人赏心悦目。我总以为,亲朋、同事之间的短信酬答,会让每一颗忙碌的心灵有一个可以停靠的驿站,更会让平淡的日子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某一天,办公室内,手机铃声突然大作,一条短信翩然而至。这是一个我从没见过的
陌生号码,急忙阅读,内容把我吓了一跳:“天空是灰色的,心情是落寞的,活着是痛苦的!”我首先想到,这可能是一条发错的短信,发信人显然误把我当成了他倾诉心事的某个朋友;另一种可能是这个人闲着没事干,发恶作剧短信骚扰别人,我暂且把手机放下开始工作,但不知为什么,整个上午,我满脑子竟然都是这条短信。渐渐地,第一种可能占据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仿佛看到一个身影正在慢慢走向人生边缘,只要有一只手就能拉住他。我开始猜测这个人的身份:一个落榜的学生,一个破产的生意人,或是一个失去爱情的男孩或女孩。总之,这应该是一个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我紧盯着手机,觉得自己此时对他(她)而言可能会是一根稻草,或是一缕阳光。
我开始想象着如何回应他(她),打电话显然唐突,弄不好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想来想去,最好的方式还是发短信,“谢谢你还记得我,多希望自己是一缕阳光,在每天都晴朗你的世界,多么希望每天都收到你的短信,就像闻到一缕花香”。我轻点按键,短信发出。这短信一去便如泥牛入海了。越是这样,我越是想着这个短信和它背后的那个人,渐渐地,这件事竟成了我的心病,于是我暗下决心,对方就是顽石一块,也要把他风化了。
第二天早晨,我发出第二条短信。终于,在下午要下班时,对方回了一条短信,我发现了他(她)语言中的松动。第三天以至以后的每天早晨,我起床后都要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一番,努力使自己进入一种高尚、博爱、友善的境界,然后写一些鼓励的话发到那个手机上。每当短信发出,我都想象着有一缕阳光照射到了这个陌生人的头上。而每天,我竟都会收到来自这个手机的一条短信。我发现,对方的语言渐渐平和了许多,到后来竟也会发一些鼓励的短信给我了。
看来,我发射出的“阳光”已经真的照亮了对方的天空。
时光荏苒,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又是某一天,我的手机在一次出差时丢失了,我的短信生活突然中断,令我措手不及。所幸“心无挂碍,无有恐怖”。那天,我在去买新手机的路上回顾这一个月的时间,我竟收获了许多从前不敢奢望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结交了一大堆朋友,还遇到了最甜美的爱情„„真没想到,当我努力成为一缕晴朗别人天空的阳光时,自己也获得了无限温暖。
(选自《虹口报》2010年10月25日)
【链接材料】
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
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材料中盲人的行动和文中“我”的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清 心
寒风呼啸,窗户被吹得嗒嗒作响。我把皮夹克递给正在吃早餐的儿子,准备送他去幼儿园。
“今天我要穿羽绒服。”小家伙喝完牛奶,径自向小卧室的衣橱跑去。
我追进去,再次将皮夹克递给他:“爸爸开车送你,没必要穿得太厚。”
这时,他已将宝石蓝的羽绒服拿出来,一边费力地往身上套,一边面露得意之色:“可是,我要骑自行车上学呀!”
“你说什么?”我一脸惊诧地望着眼前这个只有五岁的小家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仰起嫩嫩的小脸,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一边戴手套一边认真地给我解释:“昨天,幼儿园的老师说,美国有许多小朋友都骑自行车上学,既锻炼了身体,又有利于环保。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做个勇敢的男子汉。”
儿子虽然年纪小,说话的语气,却像我那五十而知天命的父亲一样坚定。
脑海里,顷刻涌起一百个理由要阻止他。只是,他的笑容,阳光般一朵朵绽放,每个毛孔都透着跃跃欲试的向往。我知道,骑自行车上学这件事,已经如同太阳吸引向日葵那样,使他花苞苞一样的心,生出了蝶样的翅膀。
出发前,我把骑车的注意事项一条条告诉他,诸如靠右行走、蹬车不能太快、随时刹车、十字路口一定要停下来,等等;然后自己也骑了自行车,紧紧跟随其后。
正是数九天气,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小家伙矮矮的个子,驾着小小的童车,成了行人眼里特殊的风景。只见他略略弯着腰身,一下下奋力蹬着,甚至,为了全力以赴,还时不时把屁股抬起来。十字路口处,望着纷乱如麻的人群,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只见儿子迅速跳下车,站在路边耐心地等待,直到绿灯亮了,才慢慢地骑过去。一路上,小家伙一直奋勇向前,在风中艰难地行走着,没有回一下头。直到半小时后,终于到了幼儿园门口,他才转过身,用中指和食指向我摆了个胜利的姿势。我泪眼模糊地冲他摆摆手,突然
发现,自己的额头和手心,早已微汗渗出。
望着小家伙快乐的背影,我发现,仅仅五岁的儿子,从现在起,已经真正属于他自己了。
升一年级时,儿子坚持自己坐公交车上学。由于路途较远,中间还需要转一次车,我心里不禁有些忐忑。我很想说,他的学校跟我的公司恰巧在同一个方向,我完全可以去送他。可是,望着儿子倔犟而自信的眼神,我的话又换成了“宝贝,你真棒!爸爸相信你能行”。 悄悄尾随了几次后,看到他能认认真真刷卡、礼貌地给老奶奶让座、小心翼翼地过马路换车,我的心,总算安安稳稳地落回了原来的位置。我知道,这个身高不足1米3的小男孩,已经能够松开父亲的手,去走自己想走的路了。并且,循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他必将成为人生大海上,有力量四处漂泊的男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生活中如此果敢的儿子,在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时,却表现出令人无法理解的懦弱与容忍。一次,我亲眼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围攻他。他们有的从背后推他,有的在前面用小拳头砸他,有的抬脚踢他„„而他,却只知低着头向后退,竟然一下都没有反击。
我气得牙齿咯咯响,攥紧拳头厉声问:“晓宇,你为什么不还手?”
他眼眶里蓄满泪水,声音低低地答:“我不想还手,也不会告诉老师。因为,我不想跟同学成为仇人,我希望跟他们做朋友。”
暑假,为了增强儿子的体质,培养小家伙的斗志,我怂恿他去“跆拳道”培训班学习。但,他仅仅去了两次,就再也不想去了。更令我无语的是,儿子竟然怯怯地跟我提出,想学跳舞和画画。我真想说,真正的男孩,应该像爸爸小时候那样,如同强壮的小兽,奔跑在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那才是值得男人去干的事情。至于跳舞画画之类,纯属花拳绣腿,不过是女人用来消磨时间的方式。
只是,每次跟儿子的意见发生冲突时,耳畔总会响起纪伯伦的诗句:
他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的身体,而不是他的灵魂。
因为,他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现在,儿子的拉丁舞跳得非常棒。他说,翩翩起舞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极了自由自在的小鸟,那种快乐,简直无法言喻。他的画,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获奖。另外,他跟曾
经欺负过他的那几个同学,果真成了关系杠杠的铁哥们„„
虽然,我不知道,儿子沿着自己的方向,将会走到哪里去,虽然,长在他身上的某些东西,至今依然令我无法接受和认同,但是,儿子不是图画册,我不能在他身上只顾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作为父亲,我最应该做的,就是让他找到自己的路,并且,永远不当他的绊脚石。
(选自《孩子》2011年第7期)
【链接材料】
材料一:刘墉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培养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于是,刘墉不再事事包办,开始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材料二:2011年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比赛,结果以0比15收获一场惨败。尽管不是国字号男足的“惨败”,但结果仍令人惊讶。据地坛小学杨校长介绍,俄罗斯的小球员均为“00后”,而地坛小学队员是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的混编球队,在身高上有优势,但比赛中,身材高大的中国学生跑了20分钟就气喘吁吁,踢球没有战术配合,也没有最基本的拼抢动作。
材料三:据报道,有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至今仍不会剥鸡蛋壳;而另一个小学生因为在家父母包办代替惯了,竟然花钱请别人替他打扫教室卫生;一个高中生,在家父母什么都不让他做,只要求成绩好就行,他连一双袜子都不曾洗过,住校后,父母便把他的被子套了四层被套,每几个星期便拆下一层,攒在一起等母亲去洗;另一个高中学生,本来可以出国留学,最终却因为怕出去以后生活无法自理,便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可是我们的邻邦日本有这样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所有的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他们提倡“荒岛教育”,经常把一些中、小学生送到荒岛独立生活一段时间,让他们在上岛后,自己搭帐篷住宿,自己准备炊具煮食,甚至自己利用海水来制盐。
1.补充材料一中,刘墉和文中的父亲(“我”)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促使他们改变的直接原因是否一样?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所举一系列事例让人忧心忡忡,对比日本的“荒岛教育”,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你觉得中国的孩子缺少的是什么?中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缺少什么?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畏童心
□谭旭东
童心是值得我们敬畏的,为儿童写作,为儿童出版,为儿童创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是成年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平等自觉地看待儿童所必须做的事情。
西方人文者有一个观点:“儿童是成年人之父!”这种说法,并不是“先有蛋”或“先有鸡”的问题,而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每一个生命都要经历童年时代才能进入成年,没有童心世界,成年人的世界将何以堪!儿童是未来,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儿童是希望,家的希望,国的希望,世界的希望!
成年人是家庭的主宰,也是世界的主宰,儿童很多时候只是成年人掌控的对象。而成年人对儿童的关爱里,通常只有母爱,父爱是缺席的。或者说,我们很多人并不会做父亲,至少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的重要。上个世纪之初,鲁迅先生在《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里,就告诉过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父亲的职能,让父亲的责任成为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但到今天,虽然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现代文明阶段,但面对童心世界时,我们很多人还不够文明:在儿童教育与阅读方面,教育主义的、实用主义的,甚至是专制主义的游戏规则还在上演——在很多家庭,父亲可以天天喝好酒吃好肉,母亲可以天天穿好衣抹好粉,但孩子却没有好书读;很多家庭装修豪华,却缺乏一个像样的书架;很多父母能够大方地带着孩子去消费衣食,却舍不得花钱去买书。因此,一些家庭被称为“富裕得只剩下钱”。
我觉得这虽然不能说是一种民族的悲剧,至少也算得上是一种文化的缺陷。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孩子凭着自我努力与智慧,走上了成才之路。但我们期待一种理想的成长文化,那就是一个文明的、和谐的、敬畏童心的环境,一个让每一个幼小的生命都能够得到足够温暖和爱的环境。
给每一个孩子充满书香的童年,是成年人敬畏童心的具体表现。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和教师一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责就是要把最美好的文字世界奉献给儿童。现在,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在积极出版各类儿童教育、文学和教辅图书,有30多家专业少儿出版社在积极出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原创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上下了大力气。我就应邀主编了几套原创儿童文学选本和作家丛书,还参与了几套小学课外文学阅读书的选编。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最精美的作品奉献给儿童。而且我也相信,通过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儿童读者一定能够感受到作家一直怀有这样一份敬畏童心、呵护童年的理想,这样一份在孩子心灵深处播下美德种子的理想。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6月7日)
文中将当今很多成年人对待童心的做法和理想的成长文化中成年人的做法相提并论,
而形成对比,试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一、盲人在按亮灯给别人方便时,也避免了上下楼的人撞倒他,从而给自己带来了方便;“我”在发出短信帮助别人时,也从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中获得了鼓舞,更加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希望和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最终使自己在生活中获得丰厚的回报,收获巨大。他们都能够帮助别人,并且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有所收获。
二、1.最初的时候,刘墉和“我”都想把孩子照顾得面面俱到,但是后来,他们都能够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独立地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改变做法的原因不太一样:刘墉发现过度包办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我”则是顺应了儿子的选择。2.中国的孩子最缺少: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拼搏精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必要的野外生存能力,独立自主的意识与精神,等等。教育上缺少:对孩子独立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三、这一对比突出了敬畏童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文章中心论点。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福建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地理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历史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物理试题汇总
2013湖北中考政治试题汇总
中考历史试题
相关链接:
《 《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中考语文 中考作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政治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历史 中考生物 中考地理 中考英语作文 中考网址 中考时间 中考报名 中考资源 志愿填报 录取查询 中考成绩查询 分数线 心理辅导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