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附加题:考生根据本省情况选择其中的试题作答,其分值根据本省情况计入总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既用卫鞅,欲变法„„卫鞅曰:“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以至于败。
——据《史记》《资治通鉴》等整理
(1)材料一中各方辩论的主题是什么?结果如何?这一结果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商鞅为何要“南门立木”。司马光如何评价这一事件?(4分)
3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 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些文人的笔下,克伦威尔和铁甲军的胜利被描绘为民主制度和议会制度对王权和旧时代迷梦的胜利,我们切不可轻信这个观点。这场胜利不过是两万多名坚定、残忍、纪律严明的军事狂徒战胜了英格兰一直向往的一切美好事物。要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多年持续不断的斗争。我们无限关心的这场斗争起初建立了权力有限的君主立宪制,而最后却导致了军事独裁。一个残暴、可怕、能量很大的人成为国家的主宰,他在后来的十二年里用心良苦而又疑惑不安地作了各种努力。他的所作所为极端错误,反映了机会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倾向,在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摘编自温斯顿·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
(1)根据材料分析,克伦威尔时期的英国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回答丘吉尔对英国政治发展的主张。(4分)
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随着美苏冷战的愈演愈烈,一向被美国政府视为“边远地区”的东亚也逐渐被纳入冷战体制,成为美苏较量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我们必须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须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这实际上确立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
材料二 侵越战争表明美国的全球干涉政策走到了极点,也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反战运动不断高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在越南,虽有装备精良的50多万美军,但仍取胜无望。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和盟国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了关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强调:“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和具体表现。(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亚洲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4分)
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外部因素对它的作用往往与内部因素同样重要,全球性因素对于中国影响非常显著。没有1917年的俄国革命,不会有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自己也承认,如果中日战争不爆发,那么中国的局势会发生变化。而中国在1956年走向一个激进立场,也与匈牙利事件与赫鲁晓夫关联紧密。
材料二 从孙中山到邓小平,从每一个人身上,我们都能归纳出无穷的结论,给他们的遗产簿上增加源源不断的页码。但不要忘记英国作家阿多斯·赫胥黎的警告:“不过一两代人的工夫,那些标新立异的思想就变成了正统僵化的说教。”这些伟大人物最重要的、永不枯竭的遗产就是,他们在面对不同的困境时,都不畏惧传统的成见,愿意尝试新的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在这场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许知远《邓小平时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部因素对它的作用往往与内部因素同样重要”观点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所隐含的主要道理。简要指出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优秀品质。(4分)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 | 山东高考数学试题 | 山东高考英语试题 | 山东高考理综试题 | 山东高考文综试题 |
山东高考语文答案 | 山东高考数学答案 | 山东高考英语答案 | 山东高考理综答案 | 山东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