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时事政治热点:年内可能启动存款保险制度

2013-11-09 09:07:52 公务员时事政治

  “你知道银行也有可能破产吗?”11月4日,记者在西安街头随机问了10位市民,有9位都表示不可能,最多的答案是,“银行怎么可能破产,除非国家不管它了。”

  1998年海南曾有银行破产

  45岁的西安市民王佳雪有个保持了十多年的习惯,每月最后一天,把经营文具店攒下的钱存到银行,“虽然利息不多,但是很放心”。

  其实银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全。1997年底,经营状况良好的海南发展银行托管了海口市5家资不抵债的城市信用社,这一举动引来储户担忧,引发大规模挤兑。1998年6月,央行宣告海发行破产,由中国工商银行接管,储户的存款与合法利息得以确保支付。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2002年底,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25%以上,被外媒评价为“技术上已经破产”。对此,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陆续剥离了银行的不良资产,使四大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最终跻身全球银行业20强。

  “银行每每出问题,都有政府施以援手,所以传统观念认为银行是不会倒闭的,其实银行是靠国家信用在为其做免费的隐性担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说。

  但是如果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造成损失,却总由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买单,这合理吗?

  年内可能启动存款保险制度

  在金融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酝酿了近20年。2006年,央行曾向国务院提交有关方案,但因时机不够成熟被搁浅。

  著名经济评论家水皮说,民营资本将被放开进入金融行业,这就意味着我国不再是单一的国有银行。各家银行要承担自己的风险,不能再依赖国家,政府也无力为所有竞争中失败的银行买单。

  今年10月,央行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签署了备忘录,旨在加强双方在金融服务、存款人保护、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对话交流与协作。相关人士认为,这一举动可能是央行年内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加速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信号。

  专家认为阻力来自国有银行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能否尽快实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最大的阻力来自国有商业银行,它们习惯了国家信用隐性保险,如果让它们掏钱买存款保险,估计难以接受。

  参加存款保险后,一直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银行将能获得更公平的竞争机会。吕随启说,原来不少人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虽高,风险比较大;但有了存款保险后,就会减少这种担心。

  “公平制度下的竞争,无疑将使银行的金融产品更加多元化,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对老百姓是有益的。”水皮认为,存款保险制度还为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和降低银行门槛等相关政策提供了安全保障,有了这一制度前提,金融市场将更符合市场本身的规律。

  存款保险怎么保护你的钱

  1

  银行交保险费 无需储户掏钱

  一般情况下存款保险的缴纳主体是银行,无需储户增交保险费。银行吸收存款后,会将一部分钱交给央行作存款准备金,再拿出一笔钱交给存款保险机构当存款保险。

  2

  若强制参保 或将修改法律

  由于各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大小、经营效率都不同,是强制参保还是自愿参保?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何雁明说,美国等都是采用强制保险,这样有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因为哪些保险属于国家强制购买的,都是在《保险法》中明确列出的,存款保险的推出有可能涉及法律修改。

  而对于不同规模的银行,该缴纳多少额度的保费,这就需要结合风险系数等,综合衡量制定。

  3

  央行:98%储户钱都安全

  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未来存款保险可能实行限额保险制,央行计划为98%的储户提供全额保险。也就是说,全国98%的储户的存款,在银行一旦破产后,是可以全额赔付的。同时,也将倒逼剩余2%的大额储户将其资金作多元化的理财管理。

  4

  专家建议100万以下存款全赔

  存款保险的赔付额度怎么确定最关键,也最难。在美国,存款之和小于10万美元,可得到全额赔付;超过10万美元的,按一定比例赔付。“额度定得太高,则很多存款人都可以获得赔付,就没有制度存在的意义了。额度定得太低,又容易发生挤兑,还可能引起大量内外资抽逃。”吕随启说。何雁明建议按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将额度设在100万。若存款低于100万元的,储户就可获全额赔付;存款超过100万的储户,按一定比例赔付。

  5

  最好把钱分别存在几家银行

  水皮认为存款保险的推出对小储户的收益不会有大的影响,大储户还需进行风险匹配度的考量,将资产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咱们老百姓更要增加风险意识。”“以后普通的储户可以多考虑将手头的大额资金分几家银行存,或者将资金分出一部分购买其他理财产品增值保值,比如政府、社区银行发行的免息债券等,未来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何雁明说。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陈琳采写

  推荐访问: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