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 1935 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
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回答的基本问题与历史经验: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即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 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5.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 90 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专题二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1.科学发展观就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做到“四个更加自觉”: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三)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了 30 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
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考研网推荐链接: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