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语文下册《芙蕖》练习



 

  《芙蕖》

  【作者介绍】

  李渔(1611——约1679),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笠鸿,又字滴凡,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澹慧居士、湖上笠翁等,时有才子之誉,称李十郎。原籍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生于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县)。前半生家庭生活富裕,清人入关后,家道衰败。他自幼聪明好学,曾参加过几次乡试,屡不及第,从此醉心于小说,戏剧的创作。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曾居杭州10年,后又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达20年,经营书铺,名“芥子国”,以刊书闻于时。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全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诗文杂著《李笠翁一家言》等。

  【题解】

  本文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的“种植部”“草本类打中的《芙(fú)蕖(qú)》一文。《李笠翁一家言》是李渔的诗文杂著总集,共十六卷。其中的《笠翁偶集》原名《闲情偶集》或《闲情偶寄》,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大都是作者多年实践的心得,尤以戏曲部分,颇多独到见解,对戏剧理论有所丰富发展。本文以说明为主,辅之以讨论、慨叹,和纯粹的说明文有所不同。芙蕖,亦作“芙渠”、“扶蓉”。郑玄说:“未开日菡萏,已发目芙蕖。”芙蕖即荷花,又称芙蓉,藕花,莲花等。

  【注评】

  1.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 (芙蕖给人感觉似乎跟各种草本花稍有不同)

  草本:即草本植物,有草质茎的植物。

  诸:众,各种。

  然有根无树, (但是它有根却没有本质茎)

  然:但是,可是。连词,表示转折。

  树:木本植物的总称,此指木质茎,即木质部发达,质地比较坚硬的茎。

  一岁一生,(一年一个生长周期)

  一年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开花、结实、植物体死亡)。岁,年。

  其性同也。 (这个性质与各种花是相同的)

  其性:它的本性。同:指与草本诸花相同。

  ○提出说明对象,从茎质、生活周期说明芙蕖与草本诸花性质相同。文章起笔从“稍异”宕开,收束于“性同”,曲折生动。

  谱云: (花谱上说)

  谱:作示范或供寻检的图书、样本。

  “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生长在水域中的叫做草芙蓉) (生长在陆地上的叫做旱莲)

  产:出产,生长。 曰:叫做。 草芙蓉:荷花的别名。清代汪灏等编《广群芳谱·花谱八》“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引《杜诗》注:“产于陆者日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旱莲:《辞海》释为“喜树”。喜树为落叶乔木,通常栽培为绿化树、行道树。此处疑指“木芙蓉”,俗称为芙蓉花的。 则谓非草本不得矣。(那就不能说它不是草本了)

  即“则不得谓非草本矣”,就不能说不是草本了。则:连词,就。

  ○以引证带出结论,并以双重否定句式强调说明芙蕖应属于草本花。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我在夏季里,依靠它才能活命)

  予:我,代词。 倚此为命:意谓靠着有芙蕖才能活下去。倚,依赖。为命:当作命。李渔在《笠翁偶集》“种植部刀“草本类”中的《水仙》一文中说:“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为命”二字,见作者爱重芙蕖之情。

  非故效颦(pín)于茂叔丽袭成说于前人也, (这并不是故意向茂叔胡乱模仿,因袭古人早已有了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称人心意)

  故:故意,有意。副词。 效颦:《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瞎其里(在她的村子里作皱眉的样子),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西施,美女名矉。同“颦”,皱眉。捧心,用手按在心口上。后人称这个故事中的“丑人”为东施,把胡乱模仿,效果适得其反的行为称为“东施效颦”,也说“效颦”。效,模仿,师法。 茂叔:北宋哲学家周敦颐(1017—1073)的字,名文《爱莲说》的作者。袭:相因、因袭。成说:已定的学说、著述。此处意谓已经形成的说法,早已有的说法,即指《爱莲说》中所说过的话。于:介词,从。前人:以前的人,古人。

  以芙蕖之可人, (而是因为芙蕖称人心意)

  以:因为。可人,犹言可人意,适合人的心意,即称人心意。可,适合,动词。

  ○“可人”二字,总括说明芙蕖之长处,统领全篇,为贯串全文的意脉。

  其事不一而足, (它的长处不止一种)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来意为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请备述之。 (请让我来全面地说一说)

  请:表敬副词,请让我。备:全,尽。述:说。之:指芙蕖可人的情况。代词。

  ( 说明芙蕖应属草本花,并揭露全文主旨,总述其可人之处不一面足。)

  2.群葩(pā)当令时, (各种花当令的时节)

  葩:花。当令:正当(花开的)时令。○先宕开一笔,不直叙芙蕖而述群葩。

  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或以后,就都是无人过问的时候了)

  前此后此:指前于此后于此之时。此,指“花开之数日”。

  属:系,是。

  过而不问:经过它旁边也不理睬,意即无人过问。

  秋:时候。

  ○群葩竞放,虽然美丽,但争艳之日甚短,只能赢得人们一时的观赏。极言群葩之平常,为突写芙蕖之不凡蓄势运气,陪垫一笔,跌宕有致。

  芙蕖则不然: (芙蕖却不是这样:)

  则:却,连词。

  不然:不这样。然,代词。

  ○笔锋一转,并在句后着一冒号,总冒领起下文。

  自荷钱出水之日, (从铜钱似的小荷叶露出水面的那一天,)

  自:从,介词。

  荷钱:初生的小荷叶,其状如铜钱。

  便为点缀(zhuì)绿波; (它就替人们装点绿波,)

  为:介词,为(人们),宾语省。

  点缀:衬托装饰。

  ○绿波荡漾,加上荷钱着意装点,增光添色不少。“荷钱”一词,见荷叶初露出水面之状,用语颇为新颖,描摹极为形象,此处更着一“为”字,运用拟人手法将芙蕖写活了。

  及其茎叶既生, (等到它茎叶一长出水面,)

  及:等到,介词。

  茎叶既生,此指茎叶长出水面以后。

  ○由荷钱写到茎叶。

  则又日高日上, (就又一天比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

  则:表承接,就。

  日高日上: 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向上。日,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日上日妍(yán)。(一天比一天向上长,就一天比一天更好看。)

  妍:美。

  ○顶真、层递并用,写其长势: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蓬蓬勃勃,生机盎然。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有风的时候,固然作出飘荡摇曳的娇态,)

  飘摇:飘荡摇曳。 无风亦呈袅(niǎo)娜(nuó)之姿,(没有风的时候,也呈现出苗条柔美的丰姿,)

  呈:呈现,显露。

  袅娜:本形容草木柔软细长,这里指姿态优美。

  既„„亦„„。两个副词前后呼应,表并列关系。

  ○有风则摇曳生姿,无风则柔美动人。对偶与拟人兼用,不仅声调和谐动听,琅琅成诵,而且维妙维肖,摹尽其动态静态之独特风韵。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这样,我在荷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到了无穷的悠闲情趣。)

  是:这样,代词。这里起关联上文的作用,表示推论。

  逸致:悠闲的情趣。

  ○归结一笔,以实感写芙蕖在开花之前已饷人以无穷的情致逸趣,与群葩开花之前无人过问形成鲜明对比。

  迨(dài)至菡(hàn)萏(dàn)成花, (等到苞蕾开成花,)

  迨:及,等到,介词。

  菡萏:即荷花。此处指荷花的花苞。

  ○由茎叶写到花。

  娇姿欲滴,(妩媚可爱的姿色就象要滴落下来,)

  娇姿:妩媚可爱的姿色。

  欲滴:充沛得快要掉落下来似的,此言美到了极点。

  ○姿色娇艳明媚。着一“滴”字,见其浓艳之极。

  后先相继,自夏徂(cú)秋,(一批接着一批,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

  徂:往,到。这里指一直开放到。

  ○争妍斗艳,连续怒放,历时二季,花期颇长,与前文群葩“花开之数日”对比鲜明,与后文“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亦相呼应。

  此则在花为分(fân)内之辜, (这在荷花是本职应做的事,)

  分内之事:本职应做的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在人却是应得的享受。)

  应得之资:应该得到的享受。资,资财,此处指获得的享受,是比喻用法。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1语文

中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作文有哪些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作文

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大全

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