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最初读的大学在温哥华,有一次他去看她,偶然发现了女儿的护照,翻开一看,后面的几页钉在一起,显然,里面的内容女儿不愿意让父亲看到。
原来,钉住的内容,是一次回国记录(护照上有盖出入境章)。女儿去年曾背着父母偷跑回国,看望她重病的闺密。动机无可厚非,然而女儿啊,你知不知道父母一年花十几万几十万地供你读书,且不说路费,光是用去的时间和耽误的功课,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孩子不懂。在异国自由的环境里,子女很难体谅到父母的艰辛和压力。
在英美加那些大城市里,有着太多的精彩和诱惑,灵活的学制,无人监管的生活,灯红酒绿的繁华,留学生们尤其是小留学生们,本来自制力就不强,学习的懈怠也就自然而然。
而远在国内的父母,多数并不了解国外的学制,不了解学校需要几年毕业,预科究竟读多久?学费生活费到底给多少才算够?
在父母“懵查查”的情况下,懂事一些的孩子会花较少的钱努力学习完成学业,也有不少孩子在国内享受惯了,仍然要过舒适的生活,却悠闲地对待学业,没人盯着你读书,父母不清楚几时该毕业,把个大学读五六年,把个预科读两三年的,大有人在。
后来掌门听取了一个朋友的建议,把女儿转学去加拿大一个小镇上的大学。那里的环境相对单纯,整个小镇只有一所大学,逼着学生心无旁骛,三年后,女儿顺利拿到了学位。
把十几岁的孩子送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当地的人文环境、教育资源、小孩的成绩和适应能力、学制长短、就业机会多少、父母能够承担的压力,等等,我们要用有限的资金,换取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是只换取一个文凭。
我们期望换取的,是生存智慧和谋生本领。
小孩进入预料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考父母了。选择哪个国家、学校、专业,需要广泛了解情况,权衡利弊,这些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