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趋势分析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讯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人心。6月7日,全国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939万考生即将走入考场。据财新记者了解,虽然教育部承诺今年年内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但今年的招生和考试模式,尚无实质性的变化。

  目前,高考改革方案仍在推敲当中。据教育部早前信息,内容将包括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而有关高考的政策调整早已陆续展开。例如,两年前的异地高考方案公布后,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今年28个省市均实行异地高考,涉及考生人数已由去年的不足5000人增到今年的5.6万人。此外,高考的优惠政策等也有明显变化。机会的均等和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是高考政策追求的目标,但落到实处,则仍难免遭遇掣肘。

  社会化考试方向既定 英语成为突破口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状况,给学生多次考试机会,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容易迈出的一步。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2013年,“社会化考试”的口径被具体化,英语考试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第一次在“探索社会化考试”中明确列出外语科目,之后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更是直接表示,“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北京市教委就高考高招改革提出的征求意见稿,为英语的社会化考试给出了更多细节:英语考试满分由150分降低到100分;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这一方案被解读为“英语退出高考”。但事实上,英语退出统一考试,并不意味着英语不再作为招生的选拔性指标。社会化考试其实不过将“一考定终身”变作“多考定终身”。

  虽然英语社会化考试方向已定,但直到今年五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制定和完善中。

  不过,高考改革有着“三年早知道”的原则。真正实现一科多考,最早也要等到2017年了。

  自主招生惹质疑 高校管理制度需改革

  相较考试形式的调整,招生改革更为关键。强调多元化、给高校更多自主权,是高招改革方案的既定目标。然而在当下,招生腐败却成为高校自主招生语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高校录取以高考分数为惟一指标,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招录标准,被视作中国教育压抑个性发展的“根源”。而自主招生则赋予高校一定的多元选拔空间,以自己的学科特色、办学特色录取更有个性的人才、“偏才”。

  自主招生的试点,在2003年启动,在22所高校里实行,招生名额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5%。如今,参与自主招生的高校数扩大到约90所,并且自2009年,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也可突破5%的上限。

  但此种自主招生在统一高考前进行,且信息公开不足,一方面沦为高校提前“掐尖”的生源争夺战,另一方面又成为低分考生进名校的寻租通道。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贪腐案的曝出,更为向高校放权的改革前路蒙上阴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针对4180位2014年应届高三考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对自主招生的公平性提出质疑,近45%的考生及家长认为“很不公平,令人不信任”,认为“不太公平,公信力明显缺乏”的超过38%。

  一些学者认为,在高校实现管理权力分立、建立起权力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前,向高校放权越多、腐败空间越大。

  而当前官方的回应远未触及体制,仅是小修小补。教育部近期又专门下发《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严厉监管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比如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面试过程须全程录像;招录结果复查高校比例不得低于10%;对高招违规现象要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阳光高考”乃老生常谈,类似的要求数不胜数。学者指出,若不彻底改革中国高校管理体制,“多元录取”的自主招生难以在公众心目中建立公信力。

  高考加分项目分值削减 降低行政干预

  自主招生外,各地还有名目众多的高考加分政策,亦作为补充招生多元性的手段,为一些具有特殊资质的学生加分。

  与自主招生的寻租类似,考生为获取加分资质弄虚作假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这导致地方教育部门对加分条件、项目设定进行重新审视。

  201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就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调整主要涉及了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以及体育特长生加分两大部分,对加分项目及分值都进行了具体规定。

  上述通知适用于201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因而自2013年开始,各省市有关2014年高考加分细则陆续出台,总体上确实呈现出了项目缩减、分值降低的趋势。

  其中,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缩减最为明显,广东省将之前无限制的加分项目减少至8个传统项目;河南省则由30个项目减为8项;四川省由27个项目缩减为8个;北京也减少至10项,减少了手球、棒球、垒球、网球、定向越野5个项目。

  同时,加分值也在降低,河南学科奥赛全国决赛获奖应届毕业生、省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减半改为增加10分投档;四川的体育特长生、省级优秀学生加分也由20分降至10分;北京的少数民族考生则由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5分投档。

  效果已有体现。根据最新公布的2014年北京高考照顾对象名单,北京今年共11200多人次享高考加分录取优惠,较2013年减少3400多人次,同比降幅约23.6%。同时,少数民族、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约7900考生加分值也有所下降。

  可见,规范高考加分确实有助于高考录取的透明及公正,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多方面减少行政权力对高校招生的影响,才能真正落实“阳光高考”的理念。

  高招优惠政策倾向贫困地区考生

  为兼顾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各高校向教育欠发达地区以较低分数线倾斜招生,或是额外投放招生名额,乃是教育公平议题下的“固定动作”。即便如此,近年来贫穷农村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仍然处于低位。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研究显示,贫穷的农村地区的高考录取率只有15%到20%;同时,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学校、高层次入学的比例上升也非常缓慢,在一些地区甚至是下降的。

  针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农村教育条件、资源有限,农村考生普遍缺乏竞争力,他进一步提出,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包括:农村地区经费投入低;优秀生源流失;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等等。

  考虑上述问题,高招优惠政策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考试倾斜,2012年,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正式推出,原定从2012到2015年,由国家每年安排1万名一本招生名额,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实际上,定向招生规模正逐年扩大,2013年,名额增至3万名;2014年,则扩大至5万名。

  除此之外,今年教育部还提出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要求教育部直属等高校专门安排不少于学校本科规模2%的名额用于选拔农村学生,并预计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

  具体到高校的政策,2014年北大在自主招生中进一步向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倾斜,使自主招生资格考生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清华大学则对“自强计划”通过者高考录取给予最高降60分的优惠政策;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70所重点高校对入选的农村专项计划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给予录取。

  大城市异地高考门槛难降

  高招公平的另一大重要议题,便是异地高考。这一关涉上亿流动人口的教育政策,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终于在2012年陆续落地。

  今年2月,教育部公开表示,2014年内,全国将有18个省份开放“异地高考”,加上2013年已开放的12个省份,全国共有30个省份开放“异地高考”。

  但是,各地异地高考的报名条件、实施方式差别很大,其中大城市的政策门槛则“居高不下”。例如,北京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上海的要求包括来沪人员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 父母连续持《上海市居住证》3年及以上,其子女在沪高中毕业;广东则需到2016年才放开异地高考。

  为什么在大城市的异地高考如此艰难?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最迫切的考虑是要控制人口,担心异地高考一旦开放带来大量“教育移民”;更实际的考虑是分税制体制下,流入地政府要为随迁子女提供与本地户籍居民子女同样的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支付压力巨大。尤其是在跨省流动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为中西部地区学生支付的生均经费,并没有随之转移。

  当非户籍群体仍为孩子的平等高考权利而抗争时,打破分省录取制的高招制度改革方案,成为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最后的希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真正建立一个公平、专业的高考招生制度,必须打破计划招生,对高校放权,让其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要求,自主设定招生制度”,而这也正是高考新政的重要改革方向。

  

高考改革需时间 沪浙或将先行试点

  一方面要破除高招“一刀切”对基础教育的绑架,另一方面要杜绝“多元化”带来的招考不公,高考改革涉及中国教育体制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方先行试点,是当前最为可行的方案。

  2013年底,教育部公开了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目标,与三中全会相关内容口径基本一致,并提出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目前来看,对于考试层面改革,相关政策已经初步体现,但是,就招生层面而言,更多的涉及了体制改革,难度很大,杨东平曾表示,招生改革要达到文件中提出的“理想状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进行制度建设。比较可行的方案,仍是从部分专业、部分学校、部分地区开始先行试点。

  “据现在得到的情况,整体方案并不会有具体的细则,改革将由上海、浙江先行试点,预计将在两个月之内出台”,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杨东平如此透露。


高考政策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异地高考 招生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2020湖南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湖南高考加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