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京盐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以下2015南京盐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南京市、盐城市201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       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最        的语言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     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    引人注目 排山倒海
B.洞察     备受瞩目 铺天盖地
C.瞥见     引人注目 铺天盖地
D.洞察     备受瞩目 排山倒海
2.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组词语是(3分)
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意外④,由本人⑤承担后果。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括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
②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
③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
⑤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
A.⑤②③①④     B. ④①③⑤②   C. ⑤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⑤
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一一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鬂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打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筠州学记
曾巩
周衷,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刪改)
注:本文为作者给筠州学馆所写的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乐易敦朴之俗微                微:没有
B.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笃:专注
C.至于循习之深                    习:学习
D.南州之士以为病                病:弊病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以寤后之学者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请记于予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4分)
译句:                      ▲                          ▲                    
(2)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3分)
译句:                      ▲                          ▲                    
(3)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3分)
译句:                      ▲                          ▲                    
9.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宋朝读书人存在着怎样的问题?请简要概括。(3分)
译句:                      ▲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1)上片中的“不似” 二字,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                           ▲                             
(2)词中写到了哪些“恼人风味” ?(4分)
                        ▲                           ▲                           
(3)上下片都写到“梅”,写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作用?(4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君子不以言举人,           ▲           。(《论语》)
(2)适莽苍者,           ▲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3)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4)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 说》)
(6)           ▲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昆琶行》)
(7)           ▲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賦》)
(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陶虎臣
汪曾褀
每到天气暗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 一一磅! ”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炮仗了。
阴城是—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陶瓶,当地 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 城”。 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 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 不但外 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 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 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 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 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 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 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 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西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 了十四套。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 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 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 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一一陶虎臣点着焰 火了!
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 接着是万花齐放。然后, 一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 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碎辞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追瘌子”,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间飞来了许多马蜂,这些马蜂一一 火花,纷纷扑向他,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 木的人,是难得这样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 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 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 混曰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 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腹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褀文集》,有删改)
12.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                           ▲                       
13.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4分)
                        ▲                           ▲                       
14.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 “放焰火”的情景? (6分)
                        ▲                           ▲                       
15.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题。 (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重建历史意识
庄秋水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 都是具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 今天的时间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但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却任意挥霍社会资 源,不仅屏蔽遥远的过去,还在拆除昨天与前天。
近几十年里,城市被当作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譬如出于商业利益拆毁过去幸存下来的 建筑,代之以能够提供更多方便和更符合时代情趣的建筑。北京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以 及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让人觉得这种针对“历史意识”的暴力冲动, 其戾气已 积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自19世纪以来,保护旧建筑和纪念建筑就是政府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活动。那些与神圣事 物、世俗权力、艺术和历史等有联系的建筑,是构筑社会与个人的历史意识的重要元素。历 史意识是一种对过去事物的感受力.无论是对历史敬重、依恋,还是憎恨、厌恶,此种感受力传递给了每个人,成就了人在精神活动里不可缺少的时间维度。作为单个人的历史意识,不会只满足于构造自己的生物世系来填补历之空白,它对自我的界定,一定关涉广泛的往昔 事物。于是,在代代相传中,某种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社会制度,既延续共同之渊源、主 题,也会发生变异,然后形成一个社会的文化遣产。
梁林故居所承栽的正是建筑史和文学史某个阶段的重要价值,蒋介石行营作为抗战遗址 则是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艰危时日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虽未必保存在大众记忆之中, 但经由历史学家等人的记栽描绘之后,便会唤起大众对历史人物和文物、历史事件和信仰的 回忆,从而加强人们的历史意识。历史建筑使过去延续至今,在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 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自我的文化密码,并给生存 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我们并非要重建过去的生活方式,也无法想象一个布满旧建筑的城市是什么样子。事实 上,很少有人因热爱过去而愿意放弃当今界所提供的一切便利。  社会的迅速转型,会摧毁 那些不再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旧传统。但正如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中说的那样,“被 发明的新传统”,必定是植根于旧传统,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姓。 没有历史的城市无法满 足人的情感需求。拆除所有旧建筑之后再假装古老只会诹小丑一般可笑。当记忆不起作用时, 想象力也会飞走;当遨游时间的翅欣被折断,人会变得急躁、幼稚、任性和愚蠢,人和城市 一样,只是一件现代展品。
这是人类与过去的关系。像布罗代尔说的那样,“过去和现在将永远互相给对方以启示”。
(选自《看历史》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6.标题中的“历史意识”应怎样理解?请简要概括。(6分)
                        ▲                           ▲                       
17.文章在二、四两段中两次提到梁林故居和蒋介石重庆行营,各有什么作用?(6分)
                        ▲                           ▲                       
18.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6分) 
                        ▲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 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生于心,其可见者如此。后之为乐者, 文备而实不足。乐师之志,主于中节奏、谐声律而已。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独出于器而已。
( 选自沈括《乐律》 )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 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
21.沈括是  ▲  (朝代)著名的大学者,他撰写的笔记体名著是《    ▲    》(2分)
22.作者认为古乐感人的两点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 如《阿Q正传》中,用阿Q 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B.《边城》开篇集中笔力对湘西的山水和民俗风情进行了描绘,有幽静的山、流动的溪水、 竹制的渡船等自然之景,有端午赛龙舟等民情风俗,为小说构建了诗意的境界。
C.《飞鸟集》共收录三百多首淸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树木和花朵,都在 泰戈尔笔下呈现优美的意境,短小的诗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D.《老人与海》叙述故事的角度是多样的,有平铺直叙,也有插叙。插叙大多是写老人对 往事的回忆,如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候见过的非洲海峡和大山等。
E.《子夜》中的吴荪甫曾衔学欧美,懂管理经营,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他在上海开有 丝厂,又组述益中信托公司,收购小厂,希望生产灯泡、肥皂等占领国际市场。
24.简答题
(1)《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靑云”的词句咏的是何物?作者是谁?她有什么 性格特点?(5分)
                        ▲                             ▲                       
(2)《哈姆雷特》一剧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请举出剧中运用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一处情节,并作简要分析。(5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5〜27题。
如果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来衡量小说文体成熟与否,那么,笔记体小说与传奇体小说 自然就分出了高下,传奇体小说成了文言小说中最为成熟的文体。此说大概亦与鲁迅相关。鲁迅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送宛转,文辞华艳,与六 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鲁迅的总结是精确的,   “粗陈梗概”与“叙述宛转”很好地概括了两者故事形态的特性。而对两者之优劣比较, 鲁 迅则比较审慎,仅以“演进之迹甚明”加以表述.今人则又一次放大了鲁迅的判断,  将“故 事”及其长度、曲折视为判定文体高下的准则,认定传奇乃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最早的成熟形 态,而将以往的小说文体统统归入尚在孕育中的小说文体胚胎。 20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用 西方的“短篇”,“中篇”和“长篇”来为古代小说分类,据此, 那些“丛残小语”、“粗陈梗 概”式的笔记体小说則难以归入。如何对待“故事”,不同小说文体有不同规范。古代小说大 致形成了两种故事观。一种以笔记体为代表,其“故事”其实是某种“事件”,或是历史人物 的逸闻轶事、言语行为,或是得之传闻的神怪之事;事件叙述方式是“记录”。一一随笔栽录, 不作点染。 因而笔记体小说的“故事”不求完整曲折,往往是一个片段,一段言行,一则传 闻。另一种則以传奇,话本和章回体小说为代表, 其“故事”就是有首尾、有波澜的完整情 节。两者之差异可谓大矣,难作相互比照,更不能强分轩轾,以彼律此,谁能说《世说新语》 在文体上还不成熟而仍处于孕育状态呢?
25.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笔记体小说的特点。(5分)
                        ▲                             ▲                   
26.画线句中的“相关” 一词具体指什么内容?(4分)
                        ▲                             ▲                   
27.这段文字中,作者指出了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中的什么问题?(6分)
                        ▲                             ▲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A(微:衰败) 7.B
8(1)(他们)没有苟且简略的想法,他们对于索取与给予、求进与告退、离开与参与,在礼仪上一定要符合标准。
【评分建议】共4分,每个分句1分,语句通顺1分。“在礼仪上一定要符合标准”也可译为“一定要符合礼仪的标准”。
(2)(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学说)所扰乱,不被对经义的解释所蒙蔽。
【评分建议】共3分,每个分句1分,被动句式1分。
(3)那么读书人对于求学与做人,怎么会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
【评分建议】共3分,每个分句1分,反问句式(语气)1分。
9.虽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或知与行不一致)
【评分建议】共3分。
10.(1)雪花不似梅花飘香,梅花不似雪花飞舞。(2分)
(2)离别经年不得相见的怅恨,心中苦闷无人倾吐的孤寂。(4分)
(3)上片实写雪中月下之梅,以清冷之景衬托忧伤之情;下片虚写去年探梅往事,今昔对照,引出下文的感伤。(4分)
11.(1)不以言废人    (2)三餐而反    (3)夕揽洲之宿莽   (4)则素湍绿潭
(5)君子不齿   (6)冰泉冷涩弦凝绝    (7)架梁之椽    (8)右擎苍
【评分建议】共8分,每句1分。
12.叙写“阴城”的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2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分)
13.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2分)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的不同凡响。(2分)
14.“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显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撼;(2分)侧面描写(人们的神态、心情和举动)和正面描写(焰火燃放景象)相结合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突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2分)“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结局形成映衬,凸显主题。(2分)
15.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2分)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2分)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的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2分)
16.“历史意识”是人们对过去事物的感受力,能使人的精神活动具有时间维度,能促进整个社会传承文化遗产。(每层2分)
17.第一处举例说明拆毁历史建筑的严重程度,从反面角度论证重建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处阐述历史建筑承载的重要价值,它能加强人们的历史意识,使历史阶段保持连续性并构成某个时代社会的文化密码。
【评分建议】共6分,第一处2分,第二处4分。
18.人类失去历史记忆,就失去创造的想象力;就失去心灵游走的空间,心气浮躁而行为愚蠢;就失去生命的丰富内蕴和活力。(每层2分)
19.作文(参见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Ⅱ卷附加题
20.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    (每处1分)
21.北宋(宋)  梦溪笔谈   (每空1分)
22.出于古乐器,古乐师心有哀乐 (共2分,意思对即可)
23.AE(A“鲁四老爷家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E“占领国际市场”有误)
24.(1)柳絮(1分)薛宝钗(1分)  温柔贤淑,通情达理,处事周到;世故,善于迎合别人;恪守封建道德,热衷仕途经济。(共3分,每点1分)
(2)第一幕中,出现了鬼魂,是国王的灵魂再现,鬼魂告诉哈姆雷特是谁杀了国王,让哈姆雷特复仇。鬼魂是超自然的力量,其出现让哈姆雷特获知真相决意复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评分建议】共5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2分。
25.记述历史人物、神怪传说;记录梗概,不作点染;篇幅短小,不求情节的曲折完整。
【评分建议】共5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5分。
26.传奇体是最成熟文体得观点是由鲁迅的论述引起的;鲁迅的论述是审慎的,后来的研究者放大了鲁迅的判断。
【评分建议】共4分,每点2分。
27.片面地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衡量小说文体是否成熟;套用西方理论来为古代小说分类;对笔记体的“故事”特点缺少深入研究。
【评分建议】共6分,每点2分。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  高考数学考点  高考英语考点  高考理综考点  高考文综考点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  高考英语历年真题  高考理综历年真题  高考文综历年真题
 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19江苏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高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