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最后冲刺试卷(1)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31、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 m,左线长3 216 m,右线长3 100 m,隧道最大埋深500 m。进出口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Ⅱ、Ⅲ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技术员甲认为全断面开挖发的特点是工作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且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小的断面进尺比,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是否良好,电钻工应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爆破作业人员不能着化纤服装,炸药和雷管分别装在带盖的容器内用汽车一起运送;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器电压为l10~220 V。同时加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通风设施由专职安全员兼管。
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供配电、照明系统设施的安装,其中变压器为油浸变压器,由于工期延误,变压器运到现场100 d后才进行安装。电缆敷设在沟内时遵循了低压在上、高压在下的原则,敷设时还要求金属支架、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在交通监控方面,隧道由监控分中心统一监控,监控中心设有完善的子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
问题
1.改正技术员甲对全断面开挖法特点阐述的错误之处。本项目采用新奥法施工还应遵
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2.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3.指出并改正项目部安全管理措施中的错误。
4.根据背景资料,油浸变压器安装前应做何处理?指出并改正电缆敷设的错误之处。
5.除背景资料中给出的监控子系统外,还应有哪些监控子系统?(至少列出三种)


32、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 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 400 000 m3 (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 000 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 6元/m3。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开挖路基后,发现挖方土石比例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施工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发设计变更,后经业主、监理、设计与施工单位现场勘察、洽商,设计单位将土石比例调整为3.4:6.6,变更后的土石方开挖综合单价调整为19元/m3。经测算,变更后的项目总价未超过初步设计批准的概算。
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 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事件三:该路堤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坡。
问题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将设计变更分为哪几种?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三中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哪个不正确,还需补充哪个实测项目。   
4.针对该路段选择的填料,在填筑时,对石块的最大粒径应有何要求?


33、 某高速公路全长50 km,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企业为公路交通大型企业专业施工队伍,设施精良。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防止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发生离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和平整度及接缝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接缝的处理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设置试验层,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拌和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压路机采用2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台16 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作了严格控制。
问题
1.施工准备中,控制石料除了规格和试验外,堆放应注意哪几点?
2.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4.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6.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7.“请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34、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高速公路路基H合同段工程施工,该区段设计车速100 km/h,平均挖深19 m,路基宽度26 m,其中K20+300~K20+520为石质路堑。该区段岩石为石炭系硅质灰岩,岩石较坚硬,多为厚层构造,局部呈薄层状构造,裂隙发育。要求路堑采用钻爆开挖,爆破石渣最大允许直径为30 cm,对开挖石渣尽可能提高利用率。
施工单位编制的爆破设计方案摘要如下:
(1)边坡采用预裂爆破,路基主体尽量采用深孔爆破,局部采用钢钎炮,烘膛炮等方法。
(2)采用直径8 cm的钻头钻孔,利用自行式凿岩机或潜孔钻一次钻到每阶平台设计标高位置。
(3)爆破顺序采用从上至下的分台阶,顺路线方向纵向推进爆破,控制最大爆破深度不超过10 m,纵向每40~50 m为一个单元,边坡和主体采用微差爆破一次性完成。
(4)边坡预裂爆破孔间距为1 m,采用“方格型”布置,按水平方向控制炮杆位置,路基主体内炮孔间距4 m,采用“梅花型”均匀布置。
爆破设计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批时未通过,退回后由施工单位重新修改。
在确定爆破安全距离时,施工单位按《爆破安全规程》中安全距离不小于200 m的规定,将安全距离设为200 m,并布置警戒线。爆破结束后,未出现安全事故。
K20+300 K20+520段需开挖石方140 000 m3,采用2台装载机(每台作业率720 m3/台班)和6台自卸汽车(每台作业率300 m3/台班)配合装运石方,其他机械均配套,将石方调运到两端的填方路段。
施工完成后,对路基工程进行了质量检验,其中针对K20+300~K20+520路段,实测了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
问题
1.指出并改正爆破设计方案中的错误之处。
2.施工单位确定爆破安全距离的做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3.5在不考虑加班的情况下,K20+300~K20+520路段石方调运工作需要多少天?(列式计算)
4.K20+300~K20+520段路基施工的质量检验,还应实测哪些项目?



二建考试题库 二建考试备考辅导 二建模拟试题 二建考试真题 二建考试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