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礼与答谢礼仪

2015-08-08 09:55:13 受礼与答谢礼仪社交礼仪

  平常我们收到礼物时,您的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及时地向送礼人表达了谢意,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受礼与答谢礼仪,欢迎阅读!

  送礼接受流程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件得体的礼品,受礼人应当郑重其事地收下。大多数从很幸运地接受过礼品,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礼貌地接受别人的礼品。

  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

  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送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问,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为快。此时此刻,应保持风度。

  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要尽可能地用双手前去迎接。不要一只手去接礼品,特别是不要单用左手去接礼品。在接受礼品时,勿忘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接过来的若是对方提供的礼品单,则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正式场合下,受礼者应用左手托好礼物(大的礼物可先放下),抽出右手来与对方握手致谢。

  接受礼品应该有的反应

  您可能对礼品赞不绝口,但这是不够的。在双手接过他人礼品的同时,您应向对方立即道谢。“谢谢您”三个字表明,您谢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对方送给您礼物的这一举动。

  您还可以找一些动听的话,或者令人开心的模棱两可的话来说。您可以感谢送礼人所花费的心血:“您能想到我太好了。”您可以感谢对方为买到合适的礼品所付出的努力,如:“您竟然还记得我收集邮票。”

  接受礼物时要注意礼貌,但不要过于推辞,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以致伤害送礼者的感情,即使送的礼物不合您意,也应有礼貌地加以感谢。

  接受礼品后,欧美人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小心地打开礼物欣赏,从外包装夸赞到内包装,看见了礼物,也会好好地夸赞一番,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您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收到礼物的喜悦。欣赏完礼物,他们会重新将礼物包装好,对他们而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受礼礼仪。

  而中国人在接受礼品时,一般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而是把礼物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看。这是为了避免自己万一不喜欢对方所送礼物时的尴尬,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对方送礼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礼品。还有一点是,如果给不同地位的人赠送不同的礼物,当场不打开礼物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比较。

  但今天已不再这么刻板了。如果现场条件许可,时间充裕,人数不多,礼品包装考究,那么,在接过他人相赠的礼品之后,应当尽可能地当着对方的面,将礼品包装当场拆封。它表示自己看重对方,同时也很看重获赠的礼品。在启封时,动作要井然有序,舒缓文明,不要乱扯、乱撕、乱丢包装用品,此时,撕破包装纸被认为是粗鲁的举止。但请注意,结婚礼品是不可当场打开的。

  当面拆开包装后,要以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表示您对礼品的欣赏。比如,可将他人所送的鲜花捧起来闻闻花香,随后再将其装入花瓶,并置于醒目之处。

  要是别人送了一条围巾给自己,则可以马上围在脖子上,照一照镜子,并告诉赠送者及其他在场者:“我很喜欢它的花色”,或是“这条围巾真漂亮”。千万不要拿礼物开玩笑,除非那是一件恶作剧的礼物。

  回赠礼物礼仪

  收到馈赠的礼品后,受礼人一般要回赠,从而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在节日庆典时期,可以在客人走时立即回赠。在生日婚庆、晋级升迁等时候接受的礼品,应在对方有类似的情形或适当时候再回赠。

  回赠的礼品切忌重复,一般要价值相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也不必每礼必回。

  每当接受他人的馈赠,您应留心记住礼物的内容,回赠时以选择类似的物品为宜。例如:他人送我一套陶器用品,回赠时可选择同是陶器类的物品作为礼物。

  因为一般人在选择礼物时,无意之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因此,回赠对方时,不妨参考一下对方馈赠的礼物,较易赢得对方的喜悦。

  受礼答谢礼仪

  收到礼物后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表示感谢,而不是随便一个电话。感谢函要在收到礼物后几天,最迟两个星期内寄出,写信给年纪大的人应尽量快,这样才是有礼貌的。

  如果您同时收到很多礼物,您也必须抽时间尽快回复,而且每一件礼物都该分开亲自致谢。如果是结婚贺礼则另当别论,送礼人心里都很清楚,你们双双度蜜月去了,所以不会期待你们在度完蜜月之前致谢。

  如果给您送礼的人太多或时间太紧,不能及时给每位送礼者写感谢信,那么,您可以给每位送礼者寄张明信片,表明你们已收到了礼物。这是万不得已的策略,稍后有空时仍应写封感谢信。

  过去,感谢函往往只寄给女性,即使礼物是夫妇俩送的,现在谁送就写给谁。如果夫妇俩都在贺卡上签了名,那么感谢信上也要写上两个人的姓名。

  新娘和新郎都可以写感谢信,但信的签名必须是写信者本人,尽管您可以加上一句“我们俩都很喜欢您的礼物。”如果人家送了钱,在感谢信里还可以提一下你们准备如何花这笔钱,但不要提及钱的数目。

  信必须是亲笔书写的,如果用事先准备好的统一格式填上您的签名,这是对花了时间为您挑选礼物朋友们的不敬。

  写感谢函时,口气听起来也要像当面道谢一般。内容应简短扼要,不要太长,但是要充满感情,有些词应该是特别提到的,如“您美好的礼物等”。

  为舞会和晚餐所送的感谢花篮不必附感谢信。如果确实很重要,那还是要写信表示感谢。可以在一张正式的卡片上写道:“您真好------我喜欢它”或“您不该这样-----但它是令人感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谢谢”的字眼。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感觉所收的礼物质量很差,那就不要在答谢函上加以赞美。您只要简单地在答谢函上写道:“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谢谢您还记得我。”

  【感谢信书写技巧】

  如果你想手写感谢条,就要注意很多技巧:

  1.确保是为了这份特别的礼物感谢对方,并要把礼物的名字写上。

  2.感谢对方为了这份礼物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提示:句子以“您(或你)”开头,比如“您非常清楚哪本小说能把我从忧郁变得阳光”。

  3.让对方知道你是如何使用这份礼物的,或者怎么把礼物派上用场的。

  我们如何发送感谢条则与我们的个人风格有关。发电子邮件总好过压根就不闻不问,然而手写的信是任何电脑芯片都比不上的。对于收信人和发信人来说,信件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让人愉快的礼物。这比打个电话更为个人化,甚至比对话更让人感到亲密和感动。

  拒收礼品礼仪

  一般而言,不要拒收礼品。但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当您不能接受礼品时,您可以礼貌的拒绝,但是必须注意礼节。符合社交礼仪的拒收礼品方法可以因人因事而异。

  婉言相告,拒绝对方的礼品。比如,当对方向自己赠送手机时,可告之:“我已经有一台了。”当一男士送舞票给一位小姐,而打算回绝时,则可以说:“我男朋友也要请我跳舞,而且我们已经有约在先。”

  直言缘由。即直截了当、所言不虚地向赠送者说明自己难以接受礼品的原因。在公务交往中拒绝礼品时,此法尤为适用。

  例如:拒绝他人所赠的大额现金时,可以讲:“我们有规定,接受现金就是受贿。”拒绝他人所赠的贵重礼品时,可以说:“按照有关规定,您送我的这件东西,必须登记上缴。”

  有时,拒绝他人所送的礼品,是在大庭广众下进行,往往会使受礼者有口难张,使赠送者尴尬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事后退还法加以处理。即当时收下礼品,但不拆启开封。事后,尽快地单独将礼品物归原主,时间一般在24小时之内。

  【转赠注意事项】

  有时对方给你的礼物可能不适合自己,如果需要转赠,一定要慎重,要仔细确认受赠礼品没有变质等质量问题时才能转赠,而且不能转赠与赠送人相识或可能会打交道的人。另外,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礼物是不能转赠的。

  感谢之礼原则

  一、说出口

  客人来访,看到主人家的小孩,亲热抱起,并送上精制玩具,孩子会高兴地手舞足蹈。这时,家长往往会问孩子:“谢过叔叔(阿姨)没有?”我们向来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感谢他人,要说出口。大街上的问路者,得到别人指教后扭头便走,会给人不爽的感觉:忘记说“谢”啦。

  社会交往中,人们出自善意,常常去关照弱者或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做出必要的付出。这正是社会的温馨与文明,体现的是人类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也许那些好心人并不指望回报,但是每一位受惠者却必须做出回应,一定要感谢,否则就辜负了人家的善意。面对他人的热情与付出,毫不客气,不哼不哈,扬长而去,是心理自闭、神经麻痹,属病态。

  二、谢之式

  日常交往,可供选择的致谢方式很多,而由于事先需要考虑感谢时机、分寸,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等诸因素,有时颇费脑筋。一事一谢,事毕即当面口头致谢,及时、自然,常常是首选;而比较郑重的口头致谢,有时需要登门拜访。

  当面致谢的好处是,既闻其声,又见其人,音容笑貌俱在眼前,真挚情感可直接温暖对方。而不太重要的事,若来不及当面致谢,事后打个电话,也未尝不可。感谢时,通常要尊称对方,并说出感谢的理由。如“张警官,您抓住了小偷,帮我追回被盗的电脑,避免了机密资料外泄。谢谢您!”为隆重起见,有时会写信表彰,或制作锦旗,送给恩人或其单位,如感谢医生用“妙手回春”、感谢警察说“人民卫士”等。以书面形式(书信、邮件、短信、名片)向他人道谢,既让人感到郑重和真诚,又可长期保存。借助第三者,即托付他人转告,通过曲折方式表达谢意,也很常见。

  推荐阅读:

  中国书信礼仪

  送花礼仪常识

  馈赠礼仪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受礼与答谢礼仪,感谢礼仪,接礼与感谢礼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基本社交礼仪常识摘要2021

基本社交礼仪摘要

社交礼仪的基本常识2021

关于社交礼仪常识

大学生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礼仪常识大全

2021职场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职场的礼仪常识

2021男士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男士社交礼仪常识

社交礼仪之交谈礼仪

交谈礼仪

西方社交礼仪介绍

西方社交礼仪

基本社交礼仪常识

基本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重要性

2021社交礼仪常识大全摘要

社交礼仪常识摘要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平常我们收到礼物时,您的反应是什么?是不是及时地向送礼人表达了谢意,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注意,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受礼与答谢礼仪,欢迎阅读!

  送礼接受流程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件得体的礼品,受礼人应当郑重其事地收下。大多数从很幸运地接受过礼品,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礼貌地接受别人的礼品。

  当他人口头宣布有礼相赠时,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都应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对方,以便有所准备。

  在对方取出礼品,预备赠送时,不应伸手去抢,开口相问,或者双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为快。此时此刻,应保持风度。

  在赠送者递上礼品时,要尽可能地用双手前去迎接。不要一只手去接礼品,特别是不要单用左手去接礼品。在接受礼品时,勿忘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接过来的若是对方提供的礼品单,则应立即从头至尾细读一遍。正式场合下,受礼者应用左手托好礼物(大的礼物可先放下),抽出右手来与对方握手致谢。

  接受礼品应该有的反应

  您可能对礼品赞不绝口,但这是不够的。在双手接过他人礼品的同时,您应向对方立即道谢。“谢谢您”三个字表明,您谢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对方送给您礼物的这一举动。

  您还可以找一些动听的话,或者令人开心的模棱两可的话来说。您可以感谢送礼人所花费的心血:“您能想到我太好了。”您可以感谢对方为买到合适的礼品所付出的努力,如:“您竟然还记得我收集邮票。”

  接受礼物时要注意礼貌,但不要过于推辞,没完没了地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以致伤害送礼者的感情,即使送的礼物不合您意,也应有礼貌地加以感谢。

  接受礼品后,欧美人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小心地打开礼物欣赏,从外包装夸赞到内包装,看见了礼物,也会好好地夸赞一番,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您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收到礼物的喜悦。欣赏完礼物,他们会重新将礼物包装好,对他们而言,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受礼礼仪。

  而中国人在接受礼品时,一般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而是把礼物放在一边留待以后再看。这是为了避免自己万一不喜欢对方所送礼物时的尴尬,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对方送礼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礼品。还有一点是,如果给不同地位的人赠送不同的礼物,当场不打开礼物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比较。

  但今天已不再这么刻板了。如果现场条件许可,时间充裕,人数不多,礼品包装考究,那么,在接过他人相赠的礼品之后,应当尽可能地当着对方的面,将礼品包装当场拆封。它表示自己看重对方,同时也很看重获赠的礼品。在启封时,动作要井然有序,舒缓文明,不要乱扯、乱撕、乱丢包装用品,此时,撕破包装纸被认为是粗鲁的举止。但请注意,结婚礼品是不可当场打开的。

  当面拆开包装后,要以适当的动作和语言,表示您对礼品的欣赏。比如,可将他人所送的鲜花捧起来闻闻花香,随后再将其装入花瓶,并置于醒目之处。

  要是别人送了一条围巾给自己,则可以马上围在脖子上,照一照镜子,并告诉赠送者及其他在场者:“我很喜欢它的花色”,或是“这条围巾真漂亮”。千万不要拿礼物开玩笑,除非那是一件恶作剧的礼物。

  回赠礼物礼仪

  收到馈赠的礼品后,受礼人一般要回赠,从而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在节日庆典时期,可以在客人走时立即回赠。在生日婚庆、晋级升迁等时候接受的礼品,应在对方有类似的情形或适当时候再回赠。

  回赠的礼品切忌重复,一般要价值相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也不必每礼必回。

  每当接受他人的馈赠,您应留心记住礼物的内容,回赠时以选择类似的物品为宜。例如:他人送我一套陶器用品,回赠时可选择同是陶器类的物品作为礼物。

  因为一般人在选择礼物时,无意之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因此,回赠对方时,不妨参考一下对方馈赠的礼物,较易赢得对方的喜悦。

  受礼答谢礼仪

  收到礼物后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表示感谢,而不是随便一个电话。感谢函要在收到礼物后几天,最迟两个星期内寄出,写信给年纪大的人应尽量快,这样才是有礼貌的。

  如果您同时收到很多礼物,您也必须抽时间尽快回复,而且每一件礼物都该分开亲自致谢。如果是结婚贺礼则另当别论,送礼人心里都很清楚,你们双双度蜜月去了,所以不会期待你们在度完蜜月之前致谢。

  如果给您送礼的人太多或时间太紧,不能及时给每位送礼者写感谢信,那么,您可以给每位送礼者寄张明信片,表明你们已收到了礼物。这是万不得已的策略,稍后有空时仍应写封感谢信。

  过去,感谢函往往只寄给女性,即使礼物是夫妇俩送的,现在谁送就写给谁。如果夫妇俩都在贺卡上签了名,那么感谢信上也要写上两个人的姓名。

  新娘和新郎都可以写感谢信,但信的签名必须是写信者本人,尽管您可以加上一句“我们俩都很喜欢您的礼物。”如果人家送了钱,在感谢信里还可以提一下你们准备如何花这笔钱,但不要提及钱的数目。

  信必须是亲笔书写的,如果用事先准备好的统一格式填上您的签名,这是对花了时间为您挑选礼物朋友们的不敬。

  写感谢函时,口气听起来也要像当面道谢一般。内容应简短扼要,不要太长,但是要充满感情,有些词应该是特别提到的,如“您美好的礼物等”。

  为舞会和晚餐所送的感谢花篮不必附感谢信。如果确实很重要,那还是要写信表示感谢。可以在一张正式的卡片上写道:“您真好------我喜欢它”或“您不该这样-----但它是令人感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谢谢”的字眼。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感觉所收的礼物质量很差,那就不要在答谢函上加以赞美。您只要简单地在答谢函上写道:“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谢谢您还记得我。”

  【感谢信书写技巧】

  如果你想手写感谢条,就要注意很多技巧:

  1.确保是为了这份特别的礼物感谢对方,并要把礼物的名字写上。

  2.感谢对方为了这份礼物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提示:句子以“您(或你)”开头,比如“您非常清楚哪本小说能把我从忧郁变得阳光”。

  3.让对方知道你是如何使用这份礼物的,或者怎么把礼物派上用场的。

  我们如何发送感谢条则与我们的个人风格有关。发电子邮件总好过压根就不闻不问,然而手写的信是任何电脑芯片都比不上的。对于收信人和发信人来说,信件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让人愉快的礼物。这比打个电话更为个人化,甚至比对话更让人感到亲密和感动。

  拒收礼品礼仪

  一般而言,不要拒收礼品。但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当您不能接受礼品时,您可以礼貌的拒绝,但是必须注意礼节。符合社交礼仪的拒收礼品方法可以因人因事而异。

  婉言相告,拒绝对方的礼品。比如,当对方向自己赠送手机时,可告之:“我已经有一台了。”当一男士送舞票给一位小姐,而打算回绝时,则可以说:“我男朋友也要请我跳舞,而且我们已经有约在先。”

  直言缘由。即直截了当、所言不虚地向赠送者说明自己难以接受礼品的原因。在公务交往中拒绝礼品时,此法尤为适用。

  例如:拒绝他人所赠的大额现金时,可以讲:“我们有规定,接受现金就是受贿。”拒绝他人所赠的贵重礼品时,可以说:“按照有关规定,您送我的这件东西,必须登记上缴。”

  有时,拒绝他人所送的礼品,是在大庭广众下进行,往往会使受礼者有口难张,使赠送者尴尬异常。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事后退还法加以处理。即当时收下礼品,但不拆启开封。事后,尽快地单独将礼品物归原主,时间一般在24小时之内。

  【转赠注意事项】

  有时对方给你的礼物可能不适合自己,如果需要转赠,一定要慎重,要仔细确认受赠礼品没有变质等质量问题时才能转赠,而且不能转赠与赠送人相识或可能会打交道的人。另外,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礼物是不能转赠的。

  感谢之礼原则

  一、说出口

  客人来访,看到主人家的小孩,亲热抱起,并送上精制玩具,孩子会高兴地手舞足蹈。这时,家长往往会问孩子:“谢过叔叔(阿姨)没有?”我们向来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感谢他人,要说出口。大街上的问路者,得到别人指教后扭头便走,会给人不爽的感觉:忘记说“谢”啦。

  社会交往中,人们出自善意,常常去关照弱者或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做出必要的付出。这正是社会的温馨与文明,体现的是人类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也许那些好心人并不指望回报,但是每一位受惠者却必须做出回应,一定要感谢,否则就辜负了人家的善意。面对他人的热情与付出,毫不客气,不哼不哈,扬长而去,是心理自闭、神经麻痹,属病态。

  二、谢之式

  日常交往,可供选择的致谢方式很多,而由于事先需要考虑感谢时机、分寸,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等诸因素,有时颇费脑筋。一事一谢,事毕即当面口头致谢,及时、自然,常常是首选;而比较郑重的口头致谢,有时需要登门拜访。

  当面致谢的好处是,既闻其声,又见其人,音容笑貌俱在眼前,真挚情感可直接温暖对方。而不太重要的事,若来不及当面致谢,事后打个电话,也未尝不可。感谢时,通常要尊称对方,并说出感谢的理由。如“张警官,您抓住了小偷,帮我追回被盗的电脑,避免了机密资料外泄。谢谢您!”为隆重起见,有时会写信表彰,或制作锦旗,送给恩人或其单位,如感谢医生用“妙手回春”、感谢警察说“人民卫士”等。以书面形式(书信、邮件、短信、名片)向他人道谢,既让人感到郑重和真诚,又可长期保存。借助第三者,即托付他人转告,通过曲折方式表达谢意,也很常见。

  推荐阅读:

  中国书信礼仪

  送花礼仪常识

  馈赠礼仪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