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七:传统道德伦理滑坡

  热点概述:

  9月23日上午,湖北安陆市巡店派出所派出警力重点查缉盗抢机动车。对一辆江西号牌的SUV进行检查时发现后排尾箱狭小的空间里蜷蹲着一位老太太。询问得知老太和儿子一家从江西开车到武汉游玩,孙子在车上犯困,嫌车里太挤不能躺倒睡觉,儿子小刘便让刘老太蹲到尾箱里给孙子腾出后排睡觉。

  拿出养老钱给独子买了SUV,怎料孙子嫌车里挤,儿子就让60岁的母亲蜷缩在后备厢里。近日,查缉盗抢机动车的湖北省安陆市巡店派出所民警查获一起奇特的违规事件,感慨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儿子。令民警唏嘘的是,惟恐民警对儿子进行处罚的刘老太不断向民警求情:尾厢里蛮好、蛮舒服,可别为难我的伢。

  看到这则新闻,很多人的心里真像打翻了五味瓶,愤怒、心酸、感叹、忧伤、沉思……说不清什么滋味。儿子不像儿子,孙子不像孙子,奶奶不像奶奶,给人一种人伦关系“错位”的感觉,既同情这个溺爱子女的老太太,也痛恨不孝的儿子、孙子。

  但我个人认为,此事并不仅仅是溺爱的结果,单纯指责儿子孙子不孝有些无力,而反映了在当下一些家庭中,责任与权利边界关系并不清晰。事实上,父母与子女权利边界清晰,才是现代社会处理成年后亲子关系的要义。也就是说,当做父母的不具备独立自主的人格,不清晰与子女的界限何在,就会给下一代的成长之路蒙上阴影。出现让母亲蜷缩在SUV后备厢也好、啃老也好,甚至虐待老人也好,都是由此而生。

  不给子女树立起健全的权利边界,不对他们进行完备的教育,那么,出现让老人蜷缩在SUV后备厢的孩子也不难理解。一言以蔽之,孩子的问题往往出在父母身上,一个家庭能不能幸福度日、合理做人,取决于父母给了子女怎样的教育,做了什么样的榜样。但是,对于儿子来说,一个成年人做出这样的事情,也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值得一提的是,指责别人容易,反思自己难。围观这则新闻的人们义愤填膺,甚至不乏咒骂,但扪心自问,在孩子和老人之间,我们是否总是迁就孩子、牺牲老人?是否囿于亲情的牵绊,而无法在亲人之间树立起清晰的权利边界?“60岁老妈蜷缩后备厢”就像一面哈哈镜,对着照一照,有益无害。

  热点解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中国人耳目一新。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极大的生活,人们来不及思考,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旧的东西被丢掉,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况,加之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人们也就自然放松自我道德修养。可以说,这一次,中国人民打了一场思想上的无准备之仗,结果也付出惨重的道德代价。

  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试教育、分数论英雄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是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多年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地在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学校教育也在始终如一地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在对学生进行着道德教育,但这些尽乎理想的理论,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有时也难以解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面对如此纷繁的社会大环境和繁重的教学、课业负担的重压,真可谓杯水车薪,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和无奈。其实,在应试教育之下大谈德育教育,也只是空谈,因为学校无暇也无力更多地顾及德育教育,德育起着点缀或应付检查的作用。

  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家长(微博)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涉及与学习无关的事宜,诸如家务劳动、接人待物、参加各种活动等,而且众星捧月式的家庭成员结构和生活氛围,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机会。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课外学习班充斥他们稚嫩的童年时代和快乐的少年时代,他们成了学习的工具。其结果是许多孩子高分低能,不能也不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不懂得教育,更不懂如何教育,视给孩子提供所谓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为己任。再者,许多家长意识到德育的重要,但教育方式不适,粗暴行事,只告诉孩子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却不与孩子沟通,其结果,或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使孩子没有主见,只知顺从。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欲纠正时,其已形成的生活习惯、品行性格、思维习惯纠正起来谈何容易。这种家庭教育的滞后性,给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许多社会现象在学生思想中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展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社会表象上看,在学生的眼里,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头脑中利益多了,理想少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见义勇为的人少了;骗子多了,老实人少了;奸商多了,标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奉献的少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而且,一些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如此缤纷的社会现象,那些理想的、理论的、书本的德育很难改变学生眼中的信息,这种大于任何一种教育作用的“事实”教育,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孩子就像一张没有被涂抹的白纸,开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为他们打好底色,涂好和谐的色调,为其将来挥毫泼墨奠定基础。因此,希望全社会对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勇于面对现实,找出不足,承认错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因为这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盛。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八:“一带一路”承载新使命

  热点概述:

  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焦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共同繁荣。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海关监管进出境的16条中欧货运班列运送货值达到48.62亿美元。目前,中欧货运班列运输的主要货物为笔记本电脑、汽车配件、百货用品等,给沿线国家带来商品繁荣与生活改善。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百度贴吧调查显示,58.2%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可以促进我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显示着这样一个战略影响力之强。

  这样一个战略构想之所以引发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与强烈共鸣,绝非偶然:从中国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也面临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巨大潜能,中国在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电力设备等领域积累了雄厚资本和技术实力,而这些,都是沿线国家迫切需要加强的领域,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能够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带来新机遇、提供新引擎。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微博)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指出,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正是重要经济增长动力之一。从沿线各国发展来看,“一带一路”所带来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互利共赢,正切中了当下各国的所思所盼。更为重要的是,古丝绸之路把和平友谊的根深深扎在每一寸土地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增进各国人民之间互信和情感。百度贴吧调查还显示,46.8%的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最大的影响在于“形成区域合作机制,沿线国家关系进一步密切”。

  热点解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首先和主要的任务是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的浩大内容,可以分为3个方面:一是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资源,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以理解为工程建设和经济贸易;二是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海上合作领域,政策的互联互通,可以理解为区域政治和秩序;三是区域性的语言文化、科技人文、卫生和旅游等人文领域的互联互通,可以理解为人文交流与合作。这些战略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第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宏大的不同领域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显示,2010~2020年,亚洲各国累计需要投入7.97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涉及989个交通运输和88个能源跨境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完成,需要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的铁路、管道、电力、公路、港口与通信等产业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保障、经济管理人才,要加强工程、政治、经济、管理等各领域的专家协作。

  第二,随着众多的企业落地,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人文地理的人才,特别是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乃至西亚国家政治、经济及风土民情的人才。“一带一路”沿线有64个国家,还不断有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而通晓亚洲小语种的人才却是奇缺的,遭遇“小语种危机”,小语种教学和小语种人才培养任务很重。而且,我国大众观念中的外语几乎就相当于英语,国外就几乎相当于发达国家,这些观念与我国日益深入和多元开放的国际化进程很不适应,亟待改变。

  第三,区域性经贸往来和良好秩序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一带一路”正在形成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新的以亚欧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目前“一带一路”国家GDP总量达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区域国家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2000年各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达到34.5%,远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1990~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和16.5%;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国家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规模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亚投行成立后的首个项目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这就急需大量懂得资本运作、货币流通、贸易规则制定、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

  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民族理解和文化理解教育,力促民心互通。民心互通说到底是文化的交融。文化是全人类共通的精神产品。要使得“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互利互惠是根本,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沿线国家普遍国情复杂,宗教信仰、地缘政治、民心社情等比较复杂,政局动荡很难预期,地区、阶层、宗教派系差异性大,只有全面了解民间需求与广泛民意,消除误解误判,才能促进合作,只有沿线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民众充分理解历史文化背景与民心社情,才可能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而这正是目前非常缺乏的,需要加强增进民族理解和文化理解认同的教育。从而促进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协调共同发展。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提供更多申论范文:


公务员考试网申论范文推荐
为官以勤为先  清廉之风
公务员考试优秀申论范文7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给绿色发展装上指南针  “十三五”经济持续增长如何实现
幸福始终充满缺陷  不完美的改革与不改革的危机
“架起”心灵沟通的文化桥梁 民生刑法,以引导人心为己任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

什么是申论和行测

什么是申论

公考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

申论写作技巧有哪些

申论写作

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常见题型

公务员申论考试

公务员申论考试答题技巧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准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写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自学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申论考试:致胜法宝

申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