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九:“人口流失-少子化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热点概述:

  近日有媒体报道指出,东三省人口危机越发严重。多年的人口净流出以及明显的老龄化,让东三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然而事实上面临同样窘境的不仅东北三省,全国近半数省份正在失去活力。

  依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在全国 31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净流入地区有 l4个,净流出地区相对较多有 17个,人口流失数量超过200万的省份则有10个之多。人口流失数量最多的是安徽省。数据显示,安徽省有962.3万人在其他省生活或工作,占到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11.2%,而从外省来到安徽的人仅有71.7万人,净流失人口高达890万,排名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在均为人口输出大省的同时人口流入又严重匮乏,成为中国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几个省份。

  许多地区在面临人口大量流出的同时,低生育率问题更是令当地的人口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的整体生育率本身就已远远低于能够保证世代更替的2.1的最低生育率。低生育率也就意味着新生代人数不足,人口结构将趋向老化,而人口规模也会萎缩。在中国人口呈净流出趋势的省份中没有一个达到2.1的基本生育率,甚至还有多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重庆黑龙江、陕西、山东、吉林、山西的生育率均低于全国平均。

  此外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对于那些有大量年轻人口流出的省份来说,老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在上升。例如,人口流出大省(直辖市)四川和重庆的老年抚养比最高,且增长极快。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两地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经为全国最高,分别达到了16.24%和16.04%;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则奔到了24.43%和26.56%。另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其老年抚养比也达到了22.33%。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老年抚养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省份在人口迁移大潮和低生育率的夹击之下不仅人口会渐渐凋零,也将率先成为老人省。

  人口的迁移本没有什么错,趋利避害固然是人的本性,没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人用脚来投票。而人口快速并大规模地向东部少数地区集中的现象,本质上体现的则是地区间资源配置失衡,同时也使由于低生育率必将带来的老龄化问题在这些地区提前爆发。劳务输出大省的人口危机其实就是空巢村现象的放大版。

  热点解读:

  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首先,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最严重的主要是一些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在建城之时,本就是大型国企、厂矿会战的结果,而在这之前本就是人口稀薄的地域。大量人口随着开采资源而涌入,自然也会因为资源枯竭而流出。

  其次,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于人口稠密的南方省份,它从一开始就是高度机械化的、规模化的农场式的现代农业。即便是自然村落,其耕作面积与耕作方式也完全不同于南方一些省份以充沛人力为基础的精耕细作。这样的农业方式决定了,它难以通过浪费人力资源的方式去容纳多余的劳动力,更难以通过隐性失业的方式来留住人口。

  最后,则是东北地区一些产能过剩的老企业逐渐面临淘汰或是升级,这同样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坦率而言,寒冷地域的人口密度本就不应该很大,东北地区当前密集的人口其实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为的大会战、大开发的结果。随着计划经济的褪色与户籍制度的放宽,今天的人口外流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的复位。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十:城市防灾能力与智慧城市建设

  热点概述

  广西钦州、北海两市今天发布红色警报,今天凌晨1点起,钦州连降特大暴雨,到下午4点,大部分地方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特大暴雨量级,这也是当地从1952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6月份下的最大的一场雨。由于强降雨势头急、强度强,雨水短时间无法及时排泄,钦州市区内涝严重。

  钦州市消防支队参谋曹忠源介绍,钦州城区多处都已经内涝了,大概有十几二十个路段全部积水;不能通车了。还造成很多居民不能出行,很多店铺都已经关门,很多单位通知不上班了。

  持续强降雨还造成地势较低的房屋出现险情,钦州田寮村近100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消防部门动用冲锋舟救援。

  大暴雨导致北海到桂林的D8254次列车晚点1小时20分。北海市区多条城市主干道被淹,有的低洼路段,水深甚至达一米五,不少车辆在水中抛锚,市民出行困难。

  北海市市政排水处工作人员黄国彩介绍说,积水深度超过差不多一米五左右,不给车辆过去。

  城市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四化同步”战略,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呈现出融合、互动、协调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进程中,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成为众多发展战略的现实交集和必然产物。

  智慧城市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感测、传送、整合和分析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进而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并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顺应时势所需,为城市管理和服务走向智能化、精细化、便捷化,为有效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提高城市运行效能,最终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模式。

  热点解读:

  城市发展首先应该重点解决好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安全供水与防灾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键阶段,未来5年至10年可能将是我国水资源使用面临最严峻挑战的时期。应加快部署城市防灾、减灾工程,并使地铁、地下交通隧道、综合管涵工程建设都具备防空、排涝、蓄洪、防灾等复合功能。

  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场特大暴雨给北京上了沉重的一课,暴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当我们铺天盖地的宣讲“智慧城市”的同时,城市的排水系统作为智慧城市中一项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人们太多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气候条件的转变,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已趋于老旧,不能够负荷现代化城市的重载。

  一座城市的良心是下水道,排水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国泰民安的基本保证。当前我国的城市急需规划出更为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更加完善针对暴雨及自然灾害方面的应急预案,有效对灾害到来之前做出预知和预备工作。

  智慧城市促进城市问题解决,无论是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还是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当属智慧城市建设的范畴和应当优先解决的共性问题之一。地下管线管理是“智慧城市” 的基础,智慧城市建设理应为打造“城市的良心”服务,排水系统的完善开始逐渐成为政府公共支出的重头戏。据了解,为应对今年的汛期,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哈尔滨等城市,纷纷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改造的投资力度,开发“智慧水务”躲避泽国威胁,升级城市排水治污已渐成气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为民生的落脚点所在。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提供更多申论范文:


公务员考试网申论预测范文推荐
申论备考:申论好标题如何取 申论预测:重视工作作风建设
公务员考试优秀申论范文7篇  申论预测:取舍与辞让 
申论预测范文:养老制度“焦虑化” 申论预测范文:实现教育公平 
申论预测:用宽容化解群体性怨恨  申论范文:要做就做对生命负责的驴友
申论预测:落实、落实、再落实 公务员考试优秀申论范文7篇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

什么是申论和行测

什么是申论

公考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

申论写作技巧有哪些

申论写作

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常见题型

公务员申论考试

公务员申论考试答题技巧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准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写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自学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申论考试:致胜法宝

申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