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网:高考生源下降生源危机逼高校改革 上海大学行动[1]

2011-11-01 14:38:35 高考
2011年11月01日 02时52分,《考试网:高考生源下降生源危机逼高校改革 上海大学行动[1]》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编辑整理.

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全国新生婴儿下降近一千万;全国高考生源自2008年突破千万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11年下滑至933万;2011年,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增加了28%……

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不少教育者的关注,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高考考生持续下降,留学潮升温,由此带来的生源危机正在考验中国高校的办学能力。叶志明表示,2011年,对中国高校来说,生源拐点来临。如今的中国高校,就仿佛1979年的国企,必须改革,否则,高校破产将不再是传说。

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切实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为上海最大的市属高校,上海大学从三年前开始酝酿的教学改革,在2011年9月开始实施。教学改革的核心包括:按人文社科、理工、经济管理三大类招生;新生由社区学院统一管理,实施导师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通识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专业实施严格的淘汰。

熟悉大学招生规则的人都知道,在考生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这个选项的存在,让一些本该淘汰的专业生源充盈。专业“活”了,可“被专业”的学生呢?

学生的就业完全是市场经济的方式调剂着,但专业选择却被计划经济的方式调剂着,这样的矛盾也制造了大学人才培养的瓶颈。

于是,上海大学把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放在招生。全校近60个本科专业被分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理工三个类别,并在三大类下开设三个基础班。

学生在第一学年无专业身份,在大类平台上接受一年的通识和基础培养后,接受类内专业分流。分流将依照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第一学年绩点排序,并参考个人综合表现,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按填报志愿的顺序分流到各专业。

目前,按大类招生的高校已有不少,但通行的规则是:学生被录取后,还是带着专业身份进入大学,一年之后选专业也只能在所在学院范围里进行。上海大学的改革力度在于,全校的专业只分文科、理科、经管三类。

对学生来说,在一个类别里选专业,自由度大了;对各个专业来说,竞争必然“惨痛”。而这种“惨痛”,却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新的激活机制。由学生的选择来决定院系专业的发展,甚至去留。这种淘汰机制,给各院系增加危机感,激发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配合一年后的分流,学校将充分调研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去向、薪资、专业对口率等信息,做到信息透明,帮助学生理性选择未来要学习的专业。

但是一些教师也很担心:比如历史学这样的专业,即使学生再有兴趣,也可能迫于就业而转投热门,但这样的基础专业岂能被淘汰?叶志明的回答是,对于一些国家需要的专业或一些基础学科,可能较为“冷门”,学校会启动“经济杠杆”,通过设置全额奖学金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入读。

大学的教育,就是把依靠老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毕业时能无师自通的人。在这方面,大学不缺理念,缺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上海大学曾经在2007届学生毕业三年后做过一个回访,让他们回过头来再看大学的课程,并对改进专业教学提出意见。“培养主动学习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和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排在意见的最前列。这些意见直指高校教育中的不足。

上海大学把改革的核心举措放在了课程体系上。大学的现行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而解决课程分布的随意性和非均衡性,确立系统培养目标,是上海大学新课程体系的目标。

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学校即将实施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核心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大类基础课。原来教学计划中带X编号的课程300多门,仅留下来66门归入通识课程类,一半左右课程基本上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些需要改造;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论坛)”、“计算机文化”、“体育”、“军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都将面临着全新的改变。

新学期,理学院教授姜颖给新生开的一门课叫做“改变世界的物理学”。他介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上去很高深,但我会告诉学生:相对论跟每部车里的GPS导航休戚相关,没有相对论,就做不出GPS导航。巨磁电阻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和法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效应,几年前他们因此得了诺贝尔奖,学生可能会问:这跟现在有什么联系,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没有这个发现,大容量的U盘、移动硬盘不会有,你们手里的iPod、iPhone、iPad都不会出现。”

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给老师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姜颖说,这其实是提醒每一位任课老师,必须时刻在科研一线,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进展,“不能再拿一本教材从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考试网:高考生源下降生源危机逼高校改革 上海大学行动[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出国留学需要参加哪些考试 托福和雅思考试的区别有哪些

留学考试

新加坡的三类升学考试介绍

新加坡留学考试

如何应对新版德福机考?

新版德福机考

去法国留学的面试准备指南

法国留学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本科入学考试有哪些

意大利留学

俄罗斯留学大学考试须知

俄罗斯留学

考试信息介绍:马来西亚大学英语考试MUET

留学马来西亚

新加坡留学公立大学A水准考试介绍

新加坡留学

英国留学大学里考试内容事项详解

英国留学

通过AP、IB考试为进入大学做准备

大学预修课程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1年11月01日 02时52分,《考试网:高考生源下降生源危机逼高校改革 上海大学行动[1]》由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编辑整理.

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全国新生婴儿下降近一千万;全国高考生源自2008年突破千万之后开始全面下降,2011年下滑至933万;2011年,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增加了28%……

这样一组数据引起了不少教育者的关注,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高考考生持续下降,留学潮升温,由此带来的生源危机正在考验中国高校的办学能力。叶志明表示,2011年,对中国高校来说,生源拐点来临。如今的中国高校,就仿佛1979年的国企,必须改革,否则,高校破产将不再是传说。

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切实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为上海最大的市属高校,上海大学从三年前开始酝酿的教学改革,在2011年9月开始实施。教学改革的核心包括:按人文社科、理工、经济管理三大类招生;新生由社区学院统一管理,实施导师制;打破学科壁垒,开展通识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对专业实施严格的淘汰。

熟悉大学招生规则的人都知道,在考生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这个选项的存在,让一些本该淘汰的专业生源充盈。专业“活”了,可“被专业”的学生呢?

学生的就业完全是市场经济的方式调剂着,但专业选择却被计划经济的方式调剂着,这样的矛盾也制造了大学人才培养的瓶颈。

于是,上海大学把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放在招生。全校近60个本科专业被分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理工三个类别,并在三大类下开设三个基础班。

学生在第一学年无专业身份,在大类平台上接受一年的通识和基础培养后,接受类内专业分流。分流将依照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成绩、第一学年绩点排序,并参考个人综合表现,依据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按填报志愿的顺序分流到各专业。

目前,按大类招生的高校已有不少,但通行的规则是:学生被录取后,还是带着专业身份进入大学,一年之后选专业也只能在所在学院范围里进行。上海大学的改革力度在于,全校的专业只分文科、理科、经管三类。

对学生来说,在一个类别里选专业,自由度大了;对各个专业来说,竞争必然“惨痛”。而这种“惨痛”,却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新的激活机制。由学生的选择来决定院系专业的发展,甚至去留。这种淘汰机制,给各院系增加危机感,激发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配合一年后的分流,学校将充分调研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去向、薪资、专业对口率等信息,做到信息透明,帮助学生理性选择未来要学习的专业。

但是一些教师也很担心:比如历史学这样的专业,即使学生再有兴趣,也可能迫于就业而转投热门,但这样的基础专业岂能被淘汰?叶志明的回答是,对于一些国家需要的专业或一些基础学科,可能较为“冷门”,学校会启动“经济杠杆”,通过设置全额奖学金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入读。

大学的教育,就是把依靠老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毕业时能无师自通的人。在这方面,大学不缺理念,缺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上海大学曾经在2007届学生毕业三年后做过一个回访,让他们回过头来再看大学的课程,并对改进专业教学提出意见。“培养主动学习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和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排在意见的最前列。这些意见直指高校教育中的不足。

上海大学把改革的核心举措放在了课程体系上。大学的现行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而解决课程分布的随意性和非均衡性,确立系统培养目标,是上海大学新课程体系的目标。

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学校即将实施的通识课程体系包括核心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大类基础课。原来教学计划中带X编号的课程300多门,仅留下来66门归入通识课程类,一半左右课程基本上不符合要求,还有一些需要改造;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论坛)”、“计算机文化”、“体育”、“军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都将面临着全新的改变。

新学期,理学院教授姜颖给新生开的一门课叫做“改变世界的物理学”。他介绍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看上去很高深,但我会告诉学生:相对论跟每部车里的GPS导航休戚相关,没有相对论,就做不出GPS导航。巨磁电阻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和法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效应,几年前他们因此得了诺贝尔奖,学生可能会问:这跟现在有什么联系,我会告诉他们:如果没有这个发现,大容量的U盘、移动硬盘不会有,你们手里的iPod、iPhone、iPad都不会出现。”

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给老师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姜颖说,这其实是提醒每一位任课老师,必须时刻在科研一线,时刻关注最新的科技进展,“不能再拿一本教材从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