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五章

  考生们需要努力的复习,遇到不懂的教育学考点多钻研,才有可能通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原理笔记第五章”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教育的正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
2、教育的负功能: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客观效果,是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
3、人的社会化: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行为规范,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
4、物质文化:以物资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财富(人的智力的物化或对象化)
精神文化:以语言文字形态记载下来的社会财富。
5、间接经验: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各种认识成果
6、人口身体素质:人的身体状况和大脑的功能状况,(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保健、锻炼)
7、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例
人口的社会结构: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
8、人口结构的合理化: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口的自然平衡
9、劳动力: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大小,不仅要以体力的大小来衡量,更重要的要用智力的高低来衡量。
10、文化传承: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空间上的扩展和代际间的传接。
11、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可看成教育的职能
包括: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传递和继承人类精神文明、社会经验和人才的选拔。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通过自身职能的充分调动和履行而对社会产生的一种功效。
教育是通过自身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等基本职能的发挥而产生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质量提高等社会作用的,因为教育必先履行其本体功能,进而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
12、教育的政治功能:
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总之教育对征集经济起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教育只能在政治经济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任何: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13、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14、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传承功能、选择功能、传播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可以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是生产力。
15、教育的人口功能
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1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劳动者文化要求的提高,可以刺激家庭对教育的需求
2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乐于支持政府计划生育的号召
3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使人们更倾向于用现代的、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俗
4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他们不愿意因多生育而影响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的美满
5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长,男女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一般会往后推移,而妇女结婚越晚,生育子女的数量一般会越少,
6教育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
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1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通过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
2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城乡结构。
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有助于人口的迁移。
1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迁移
2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容易吸引迁移人口,经济发达、科技教育先进,这是吸引迁移人口的重要因素
3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16、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
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
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受教育者首先掌握了语言和文字,这是获得文化的基础工作,也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一方面使用先进的传媒进行文化传播,同时,也把这些传媒的使用方法教给学生,于是学生便可利用这些新的手段和工具,去获取课堂以外的文化。
17、教育过程中的文化传递特点:系统化、集中化、高效化的
18、教育选择文化的标准是:传播科学与文明,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传播时代精华,体现时代精神
以本土文化为依据,保持优秀传统和特色
体现扬弃与继承、创造与发展的统一
19、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20、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重点之一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1989年,江泽民在《国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食,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1996年3月17日,第八界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国战略,要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科教兴国
以上说明: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重点地位、百年大计地位、优先发展地位。
21、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现代教育的核心)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22、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有:
教育的普及化,即打破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限制,对人接受教育的主观和客观的制约,保证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能接受他们希望接受到的教育
教育的国际化,即打破封建闭锁的落后状态,使教育处在全球共通的信息网络中,实现信息共用,资源共享,以全球的视野,国际化的观念组织教育过程。
教育的民主化,即打破不民主的专制教育,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公平的方式处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事物。
教育的法制化,即打破教育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无法”教育,把教育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教育的个性化,即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的多样化,即尽可能为求学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他们能够在多种选择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从而为提高国民素质提供条件
教育的整体化,即对构成教育活动的各个因素进行整体的构思和系统设计,从而使教育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教育的终身化,走向现代化的教育及其教育过程中的人将处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中。
23、教育功能就其结构来看,分为:本体功能、社会功能
24、教育基本的社会作用:对经济发展、物质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即生产斗争工具的作用;在维护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斗争工具的作用
25、高等院校承担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
26、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7、世界各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教育内容调整的特点是:
注重课程的时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注重课程的结构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注重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28、最早系统地研究教育负功能的社会学家是:默顿
29、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传递文化、培养人才
30、促进人实现社会化的最有效形式是:教育
31、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高低成反比
32、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舒尔茨
33、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研究与教学统一
34、现代社会质量的核心制约因素是:人口质量
35、教育是培养人的最佳形式,是因为他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时间集中,效率最高
36、恩格斯认为:胎儿在母体中的发展是生物进化历史的缩影
个人智力发展的进程是人类认识历史的缩影
37、古代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产功能
38、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改变各类职业人口比例,使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趋向合理。
39、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父母对生育子女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未来发展和事业成就
40、世界上通常用于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是:文盲率或识字率;义务教育普及和提高程度;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的科技人员数;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
41、学校教育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具有:无限性、永恒性、扩大性、高效性
42、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国际竞争正逐渐转变为: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43、教育进行文化选择的途径有:通过培养目标选择文化;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文化;教育过程选择文化;教师群体选择文化;学校的种种制度选择文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推荐:

  教师资格证有什么用处

  小学教师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之错题的作用

  考生经验分享:备考一个月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幼儿教育学试题 幼儿教育学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小学教育学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中学教育学试题 中学教育学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分享

热门关注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

2020教师资格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