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报道,全球金融海啸下,海归们扎堆回国。而在危机“打磨”下,他们调整心态,似乎不再视高薪酬、好职位为终极目标。他们说,第一是“保就业”,然后才是“论发展”,其低调务实的心态似乎更甚于中国本土学子。侨报记者近日在北京对此展开深入采访。
金融危机低姿态先为保就业
北京近日举办的一场海归招聘会,让已从瑞典回国一个月的王东东兴奋不已。对于一位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海归,这样的场合尤为重要。他看上去有些紧张,躲在一个角落双眼紧闭、双手合十地默念,“今天一定要成功!”
王东东与朋友合租了位于北京东四环的一套住所,月租1000元(人民币,下同),但暂时只预付了两个月。“谁能知道会去哪个城市工作,交多了岂不是冒险?”王东东说,是否在大城市工作,对他已不太重要。
王东东是今年2月份毕业于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的微电子学硕士,考上这所著名高校并获奖学金,他被家人和朋友寄予厚望。在毕业后的两个月里,他在瑞典寻觅各种机会,但金融危机下,与他专业对口的企业不同程度经历着煎熬,瑞典的学生都不好找工作,更别说一位外国人。他不想浪费青春,决定回中国择业。
王东东对记者说,他很务实,心里早有了对薪酬和岗位的预期,“3000元人民币就能接受,尽管还不如我在瑞典刷盘子10天挣的钱多。但人一定要有眼光,看看中国整体经济环境这块‘蛋糕’就知道了”。
与王东东看法相似的海归很多。他们表示,经历金融风暴的“洗礼”,只有中国或许会率先走出困局,“在国外镀金后,最好踏踏实实地回到中国,因为这样比较安全”。
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最近公布的数字,从1978到2008年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139.15万人,其中学成回国者近39万人。2008年海归人数达6.93万,超过30年来的1/6。中国人才市场中,海归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求职群体。多数海归认为,现实语境下,“水土不服”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已不再适合。
在那场招聘会中,包括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首钢、联想等机构共提供了570个工作岗位,却吸引了1000多名海归前来应聘。招聘方的出手也较为统一,月薪多以3000元为起步价。一些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表示,金融危机下能找到如此薪酬的工作,也算在职业生涯中迈出了正确第一步。
北京京仪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韩良告诉记者,近两次海归专场招聘会上所吸引的人才,较之前心态好得多,这或许是全球经济放缓所致,无论是一些有工作经验的海归,还是刚走出校门的留学生,都可以沉下心来做事,待遇方面,也不再“狮子大开口”,能准确判断自身价值。
韩良笑言,“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似乎还要感谢金融危机,让国企有了留住这些海归们的机会。”
投入产出低姿态还为亲友期待“现在请我帮忙托关系找工作的海归们越来越多,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他说,“从2008年到2009年,作为金融危机‘风暴眼’的英、美等国,失业率不断攀升。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生存空间急剧萎缩,很多人开始转向国内市场。”
将于2009年7月毕业、正为洛杉矶一家电脑硬件公司兼职的王鹏告诉记者,中国现今经济的高速运转给海归带来了最好的机遇,但薪水过低,与留学成本对比起来很不平衡,“父母花光了家中全部积蓄让我留学,我回去每月只拿3000块,如何能面对他们?”
采访中,当问及面对亲友是否有压力时,一些自费出国的海归大多表示,这是一个“苦闷又艰难的时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汽车工程学硕士孙松向记者形容,回国求职已经历了一番心理煎熬,“去美国之前,我曾是众人瞩目的佼佼者,很多人都以为,在美国毕业后,肯定会拿绿卡、住洋房、挣高薪,生活多么好。现在回国求职,很多朋友都不敢告诉,怕失了面子”。
言语中,孙松透着几丝无奈,“若不是金融危机,我所学专业在美国并不愁找工作,但现在很多企业都破产、裁员,别指望招人。回国3个月后,我常常不愿出门,怕邻居们‘关心’,都出国留学了,现在还找不到工作,怎么读的书呀?这样的话听过几次了,人家没直说,但我心里明白,他们把我看作怪物了”。
孙松说,现在他看开了,在中国,大的汽车公司去不了,民营企业也可以;若不行,还可以去语言学校教英语,哪一行都有生存的空间,也能赚钱养家;到目前这一步,已没时间在家做一名踏实的海待了,他不能被人看作“怪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