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

  做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时,你的正确率有多少呢?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一起做做题测试一下吧!以下资讯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E.1907
2.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的差异。
A.年龄
B.学习方式
C.性别
D.智力水平
E.社会文化
3.如果一名学生的实际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社会成分
D.环境成分
E.意志成分
5.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E.桑代克
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E.同化律
7.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是( )。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同化原则
E.练习的原则
8.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命题学习
9.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E.相关类属学习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这类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
B.场独立
C.辐合型
D.发散型
E.整体型
11.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化阶段
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1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E.盲从
1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滕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E.皮亚杰
1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E.表象的道德情感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教育心理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做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时,你的正确率有多少呢?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一起做做题测试一下吧!以下资讯由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而出“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5)”,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E.1907
2.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的差异。
A.年龄
B.学习方式
C.性别
D.智力水平
E.社会文化
3.如果一名学生的实际年龄为10岁,而智力年龄为11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10
E.120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社会成分
D.环境成分
E.意志成分
5.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E.桑代克
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E.同化律
7.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是( )。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同化原则
E.练习的原则
8.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E.命题学习
9.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E.相关类属学习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这类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
B.场独立
C.辐合型
D.发散型
E.整体型
11.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化阶段
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1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E.盲从
1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滕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E.皮亚杰
1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E.表象的道德情感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