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才公平选拔、民族创新精神的大事。同时也是一道难题,它困扰了许多国家多年,如日本,中国。日本现在已经改掉了原先的阻碍教育的做法。
在我国,高考制度仍然是争议很大的、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赞成者和反对者都会拿出许多充足的理由。
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个扯不清的循环争议中跳脱出来,去看一看其他国的一些严谨而又灵活的高考制度,从中也许可以得到某些启示。
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大学本科要攻读的专业,自己选读课程。在最后两年的学习中,一共有四次考试,一年两回。如果学生对自己考的成绩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补考。
英国:自选专业多次考
一年前,我随省教育考察团,到英伦三岛进行中等教育考察。英国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体系之一,它以先进的高等教育而闻名世界,而2008年正是英国高考的改革之年。一周时间近距离地参观,又向英国的教育同行们咨询,我对英国中等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我的感觉是,英国的高考制度应该说是世界上最严谨而又最灵活的。
英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免费的。中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即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通常要考8—10门课程,由英国教育部门统一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全国统考。通过GCSE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而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还须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专门为进入大学的高考做准备。这种教育在英国也叫延续教育。
英国的“高考”简称A-level考试,即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化学、经济等课程。选修课有古英语、音乐、历史、地理等。学生选修的课目也要考试。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进行深造。
A-level总共为两年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大学本科要攻读的专业,自己选读课程。较好的中学往往会开设20-30门以上的课程供选,我们考察团参观的拉格贝尔公学就开设了26门课程。而学生通常只要在第一年选修4门功课、第二年3门功课(是第一年课程的延续)。比如说,如果将来想攻读建筑,那么在A-level阶段最好就选择艺术设计、建筑学、数学、物理等。学生第一年各门功课和第二年各门功课的统考成绩(满分600分)都将按比例被计入总成绩换算,得出的最终结果就是A-level成绩,考试评分标准分8档,从A、B一直到G,零分则用U表示。
英国的高考不像国内一锤定局,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绩学生得在这两年中坚持不懈的学习。英国是累积分制。在最后两年的学习中,一共有四次考试,一年两回。如果学生对自己考的成绩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补考,但是补考的报名费需要自己负担。A-LEVEL考试前两周,学校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复习,学校教师不搞什么猜题或复习提要等活动。
考试后,学生根据自己的A-level成绩,如AAA、ACB、CBD等填报大学申请(即UCAS表格),一般为六个志愿。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拿着全A的成绩去申请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顶尖名校,而各校各专业录取的标准则不尽相同。此外,学校导师或校长对该学生评价(即推荐信)对申请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的大学非常看重导师的评估,而导师也把完成一封客观、公正、中肯的推荐信看成自己一项郑重的使命。
牛津剑桥等顶级大学在录取新生的时候,并不仅仅单纯地把A-level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他们对每一位合格的申请者都要进行面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像力以及综合“情商”,而且面试的题目常常花样百出。如生物科学面试问题:“如果你可以拯救热带雨林或珊瑚礁,你会选哪个?”地理学面试问题:“如果我去你的家乡游玩,你觉得我会对什么感兴趣?”等等。
英国的高考制度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40年来最彻底的改革。A-Level考生,若在成绩公布后发现考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可在“升级周”内申请入读更好的大学,同时保留已录取学校的入学资格。当地的教育官员介绍说,这项改革使每年9000多学生受益。
学校有许多措施保障平时成绩的公正。另外,澳大利亚没有统一教材,政府划定四十门科目为高考范围后,就任由学生从中自选4门。高考摒弃一锤定音。(霜满天09)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