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哪几个

2016-02-01 23:06:47 春秋五霸春秋皇帝列表

  春秋五霸,《史记》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荀子·王霸》说法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失去权威,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诸侯国了。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互相征战,先后称霸的有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争霸战争为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其实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不止前面两个。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自己所知的几种说法。

  五霸八说及其列举标准之我见:

  ⒈“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史记》

  《史记》的作者司马父子,父谈师承黄老之学(杨何、黄生)、子迁师承春秋公羊学(董仲舒、孔安国),父子二人的职位(太史公)还要求其掌握天文历法知识(文史星历)。汉初显学,黄老、春秋,黄老是道家思想整合的开始(道家成形于郭象注老庄,先秦老庄若没有郭象注疏融通,相异之处还是很多的),春秋学则是儒家容纳诸子各家的开始,再加上星历的专业背景,父子二人很容易采纳五德终始说,进而依据五方位列举出“五霸史记说”,也即今日通说之一。

  以五霸配五方:齐桓(东)、晋文(北)、秦穆(西)、楚庄(南)、宋襄(中)

  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王霸》篇,是荀子对于王霸两道的论述,在这一篇里列出五霸,很有儒家色彩。齐桓晋文在儒家看来即是对外护佑华夏的大义盟主,也是以下犯上的始作俑者,儒家对二位霸主的态度其实很矛盾,敬仰其华夏盟主身份,却又不满其诸侯霸主身份;楚庄、阖闾、勾践,三位周礼视角下的“南蛮”君主,老荀把这三位放在这里,其中的春秋笔法不可不谓刁钻:三君的阴谋讹诈本身,便是儒家黑霸道的一大槽点,再加上其“蛮夷”的身份,两大槽点,立马显得三王的伟岸。。。

  ⒊“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白虎通义,是东汉古今文经学两派在白虎观的大规模论战后,对一些经义纷争的一次定论尝试,是汉代儒家经学的《关于经文纠纷若干问题的决定》。这部文献,使得谶纬学正式加入儒家阵线。

  其用意,既有史记说的五德论影子,也有王霸说的王霸论色彩,五霸选取标准折中前两说。

  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四子讲德论为汉代辞赋家王褒所作,此说五霸的采用,主要以辞赋论述的文学效果为目的,选取了五位有一定灿烂作为的君主,与魏文侯、秦王政、燕昭王并称,所以活得很憋屈的宋襄公没有入选、螳螂捕蝉模式的失败者阖闾夫差没有入选、人生阅历没有重耳跌宕起伏的其他晋公没有入选、在汉人看来很不光彩地与主君对着干并面临兄弟悲剧的郑庄也没入选。此说,以魅力值为标准。

  ⒌“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此说标准应同《史记》、《荀子》两说。夫差的出现,凑齐了东南三位血性小霸主。。。

  【以上五说多来自秦汉两朝,以下三说则出现于清民两朝,前五说因其久远而更广为人知,后三说则因其晚近而不算普及】【前五说反映了汉代经学的思辨、后三说中的六七二说反映了清民史家观点】

  ⒍“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此说最为符合春秋实绩,晋国霸业确实是春秋时代的主轴,晋是霸主中唯一代表姬姓的国家,这一点与其变法最早、与狄交流交战最频等因素结合起来,产生了晋国霸业。

  ⒎“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此书为近代著作,举春秋前期三个世代的君主(①郑庄②齐桓③晋文秦穆楚庄),此说反映了春秋时代的三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前期动乱纷争(平王东迁以来的政权不稳:群雄)、中期稳定(晋楚争霸:两个超级大国)、后期剧烈纷争(吴越冲击:第三世界的崛起)】

  8“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 ——南怀瑾 《论语别裁》

  尚不了解《论语别裁》,暂不讨论。

  由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很多,而且资料相对较少,本文也就不详细列出各国历代君主了,只介绍几个主要霸主。

  春秋五霸简介

  1.齐国 齐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在齐桓公当政的43年中,逐渐把黄河流域的诸侯联合起来,援助小国抵御戎狄侵扰,保卫华夏先进文明起了一定作用。由于各国间结盟修好,相互间战争减少,人民生活得到安定。注意社会救济,互通有无,同救灾患,加强了各国间的交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齐桓公一生显赫,是—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晋国 晋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晋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 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3.秦国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还是缪氏祖宗。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扶持晋文公,实现秦晋联盟。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大败,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4.楚国 楚庄王 芈侣 前790-前690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楚庄王,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在位初期,“昏聩闭塞,贪图酒色”,国政皆赖于成、斗二氏,无所作为。庄王亲政后,励精图治,对内分令尹之权,压制若敖氏,任用苏从、蒍贾、伍举等贤臣。后子越政变,庄王沉着应对,一战定乾坤,稳定后方;对外与晋国赵盾、郤缺多次争霸受挫,却能屡败屡战,任用孙叔敖大胆革新,楚国大治。其雄才大略使楚国称霸于中原,号令诸侯,打破了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矢志不渝的维护着霸业的延续,时刻盯防着晋国的反扑。楚庄王的强势北进,客观上促使着先进的中原文化与个性独特的荆楚文化的水乳交融,也为先秦时代华夏文明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丰功伟绩足以永载史册,千古传颂。

  5.吴国 吴王 阖闾 前690-前510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成为霸主。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勾践赞刂发文身,无皮弁笏之服,拘罢拒折之容,然而胜夫差于五湖,南面而霸天下,泗上十二诸侯(宋国、鲁国、卫国、邾国、薛国、郳国、滕国、莒国、任国、郯国、费国、邳国)皆率九夷以朝。

  相关阅读

  战国历代君主列表

  战国七雄指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体系(楚文化、齐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燕文化)。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历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卫、东周、鲁、滕、邹、费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工商管理硕士包括哪几个方向

关于工商管理硕士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春秋三传

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会计专升本需要考哪几科

专升本

高中理科都有哪几科?怎么复习

高中理科都有哪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