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半月谈时事政治:国外未获批药物流入中国

  半月谈共公务员考试有哪些时政热点?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半月谈时事政治:国外未获批药物流入中国”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可以帮到您!

  这些引进药往往是国内无法独立开发生产、或国产货性价比远不如进口产品的,知识产权掌握在境外公司手中,有些产品本身又处在开发研制周期,此时去“抢”,当然有可能“捡到宝”,但同样也有可能“踩地雷”。

  据报道,中国一些医药企业正着手与欧美制药公司合作,将后者一些未能进入市场的特效药引入中国,并在中国通过审批。

  不论价格、质量还是真假问题,药品在中国都是个高度敏感的话题,因此这条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热烈讨论。

  其实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单就台面上的信息本身,这条消息并没有看上去那般“轰动”:报道中所披露的那些获批或待批引进药并非“问题产品”或假药,而要么是药效不及对手的失败者,要么是原产地国临床试验周期漫长、因而迟迟“过不了关”。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应宽松,结果反倒“后发先至”。此外,一些医药发达国家(如美国),有“必须证明新药优于现有同类药”的规则,因此“亚军药”就会被挡在市场之外,而医药研发和产业相对落后、解决“有无”仍是主要矛盾的中国,就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致力于将这些未能在境外“入市”的药物引入中国的相关企业,其动机当然是出于利润考虑,要么是看中这些药药效略差,但价格却低一大截,存在较大运作空间,要么是看中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和相对短的药物审批周期,不惜放下身段“抢占杆位”。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难理解,从现有规则上也并不违规。报道中所援引的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格伦·科恩等专家也坦言,这类现象“既不反常、也不违法”。但这件事最大的风险和隐患并不在这里。

  那么最大的风险和隐患又在哪里?

  首先,这类引进药往往是国内无法独立开发生产、或国产货性价比远不如进口产品的,知识产权掌握在境外公司手中,有些产品本身又处在开发研制周期,正等待原产地国的审批,此时去“抢”,当然有可能“捡到宝”,但同样也有可能“踩地雷”。

  其次,尽管国家和市场不同,审批要求、程序等各异。但中国在药物审批方面不论技术、经验、规范,和发达国家都有一定差距。且相对其他国家,中国医药市场自身还存在诸如中西药、药品与保健品等独有的复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让进不了海外市场的“洋药品”进来,很容易让本来的一潭浑水变得更浑。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透支信用值,中国医药市场以及医药审批环节,都已存在不小的信任危机,尽管这种“抄近路”的引进手段的确可像部分支持者所言,把治疗成本降下来,但一旦因此造成(或看上去造成)一两次重大事故,后果便不堪设想。

  应该指出的是,跨国药企本身都是“钻空子”的高手,美国辉瑞、德国格殷格翰等都曾因在第三世界国家“抄近路”搞大规模“试药”而备受争议,大洋洲某医药器械企业则在几年前试图通过“慈善机构捐赠”的方式,把面临淘汰的上一代助听器推销到中国市场……如果有关方面不能未雨绸缪,尽早提高中国医药审批门槛,堵塞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漏洞,今天看上去“问题不大”的事,或许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大问题。

  出国留学网半月谈频道为您推荐:

  2016年半月谈热点时评:全国医保联网

  2016半月谈时评:互联网金融需完善监管

  2016年半月谈时评热点:改革发展

  2016年半月谈时政热点:产假最多可休7个月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题库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6年半月谈时事政治:国外未获批药物流入中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半月谈共公务员考试有哪些时政热点?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半月谈时事政治:国外未获批药物流入中国”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可以帮到您!

  这些引进药往往是国内无法独立开发生产、或国产货性价比远不如进口产品的,知识产权掌握在境外公司手中,有些产品本身又处在开发研制周期,此时去“抢”,当然有可能“捡到宝”,但同样也有可能“踩地雷”。

  据报道,中国一些医药企业正着手与欧美制药公司合作,将后者一些未能进入市场的特效药引入中国,并在中国通过审批。

  不论价格、质量还是真假问题,药品在中国都是个高度敏感的话题,因此这条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热烈讨论。

  其实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单就台面上的信息本身,这条消息并没有看上去那般“轰动”:报道中所披露的那些获批或待批引进药并非“问题产品”或假药,而要么是药效不及对手的失败者,要么是原产地国临床试验周期漫长、因而迟迟“过不了关”。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应宽松,结果反倒“后发先至”。此外,一些医药发达国家(如美国),有“必须证明新药优于现有同类药”的规则,因此“亚军药”就会被挡在市场之外,而医药研发和产业相对落后、解决“有无”仍是主要矛盾的中国,就不存在这方面问题。

  致力于将这些未能在境外“入市”的药物引入中国的相关企业,其动机当然是出于利润考虑,要么是看中这些药药效略差,但价格却低一大截,存在较大运作空间,要么是看中中国潜力巨大的市场和相对短的药物审批周期,不惜放下身段“抢占杆位”。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难理解,从现有规则上也并不违规。报道中所援引的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格伦·科恩等专家也坦言,这类现象“既不反常、也不违法”。但这件事最大的风险和隐患并不在这里。

  那么最大的风险和隐患又在哪里?

  首先,这类引进药往往是国内无法独立开发生产、或国产货性价比远不如进口产品的,知识产权掌握在境外公司手中,有些产品本身又处在开发研制周期,正等待原产地国的审批,此时去“抢”,当然有可能“捡到宝”,但同样也有可能“踩地雷”。

  其次,尽管国家和市场不同,审批要求、程序等各异。但中国在药物审批方面不论技术、经验、规范,和发达国家都有一定差距。且相对其他国家,中国医药市场自身还存在诸如中西药、药品与保健品等独有的复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让进不了海外市场的“洋药品”进来,很容易让本来的一潭浑水变得更浑。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透支信用值,中国医药市场以及医药审批环节,都已存在不小的信任危机,尽管这种“抄近路”的引进手段的确可像部分支持者所言,把治疗成本降下来,但一旦因此造成(或看上去造成)一两次重大事故,后果便不堪设想。

  应该指出的是,跨国药企本身都是“钻空子”的高手,美国辉瑞、德国格殷格翰等都曾因在第三世界国家“抄近路”搞大规模“试药”而备受争议,大洋洲某医药器械企业则在几年前试图通过“慈善机构捐赠”的方式,把面临淘汰的上一代助听器推销到中国市场……如果有关方面不能未雨绸缪,尽早提高中国医药审批门槛,堵塞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漏洞,今天看上去“问题不大”的事,或许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大问题。

  出国留学网半月谈频道为您推荐:

  2016年半月谈热点时评:全国医保联网

  2016半月谈时评:互联网金融需完善监管

  2016年半月谈时评热点:改革发展

  2016年半月谈时政热点:产假最多可休7个月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题库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