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反腐败需持久

  反腐力度差不多可以缓一缓了,高强度的反腐力度真的能持续很多年吗?许多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反腐败需持久”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欢迎您阅读!

  4月21日下午,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韩晋萍,就反腐败中的各种问题,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室与网友展开交流。她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反腐败的态势和现状,针对网友“反腐是否该降温,有所收敛”的看法指出,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反腐败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松懈,腐败就会反弹回潮,甚至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韩晋萍给出这样的数据: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3万件,结案31.7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6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万人。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和结案处理的中管干部达90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2人。

  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被立案查处的中管干部覆盖了31个省(区、市);而2015 年查办的省部级及以上干部中,既涉及省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也涉及司法、环保、安监、体育、国企、金融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具有震慑力的高压态势,让利剑高悬。

  但是,随着“大老虎”的落马、一大批大案要案的查处,也有人提出疑问,如此高压态势的雷霆反腐,能坚持多久?贪腐的高官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要“刹刹车,缓缓劲”了?

  对民众而言,反腐败不再是新鲜事,不少人更关心有没有“更大”的老虎落马,如果“老虎”不够大,便对常态的反腐失去兴趣,进而感觉反腐败“刹车” 了。对于官员而言,反腐败的震慑力已经显现,不少人明显感觉“官不好当”了,于是想要反腐“到此为止”;原先“低估”反腐“强度”的人,在强势反腐面前,难免希望“缓一缓歇口气”。

  有此疑问和想法很正常。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反腐败,大都没有逃脱从声势浩大到不了了之的结局,时常是前一轮反腐结束之后,后一轮贪官变本加厉,以至于“越反越腐”,百姓对根除腐败基本不抱希望。

  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反腐之难。而中国当下的反腐败,可能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也异常艰难和艰巨。如同韩晋萍所指出的,“当前领导干部违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混杂,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大老虎”的落马,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所谓惯例,也破灭了自以为后台硬,有“保护伞”的贪官们的幻想;各省市高居要位的腐败官员被查处,打破了官场潜规则,也整肃了党风党纪;“打虎”的同时“拍苍蝇”,既惩治了百姓身边的腐败,也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反腐败的作用。反腐斗争在不同层面延展和深入,从掌握绝对权力的“少数人”到所有的党员干部,既体现了反腐败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推进,也表明反腐败不只是打“老虎”和“苍蝇”,更是要明确政治底线和规矩,在全体党员干部心中,树立起严明的纪律和规章,建立起有效的“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保障。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尽管反腐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党风党纪也逐渐好转,但“病根未除,禁而未绝”。此时,任何的懈怠与放松,任何“歇一歇缓口气”的想法,任何“踩刹车”的误解和“就此打住”心存侥幸,都可能让反腐败功亏一篑。要达到反腐败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的定力,以及毫不松懈的持之以恒。“反腐败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没有歇口气这一说”。

  公务员考试申论栏目推荐: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佳句

  2016年公务员联考申论备考指导

  2016年423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技巧:标题命题

  2016年公务员申论备考指导:申论的评判标准

  2016年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标题怎样规避错误

  申论热点 | 申论答题技巧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题库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反腐败需持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

什么是申论和行测

什么是申论

公考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

申论写作技巧有哪些

申论写作

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常见题型

公务员申论考试

公务员申论怎么准备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申论怎么提高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准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写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自学

公务员考试申论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反腐力度差不多可以缓一缓了,高强度的反腐力度真的能持续很多年吗?许多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公务员申论热点话题:反腐败需持久”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欢迎您阅读!

  4月21日下午,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韩晋萍,就反腐败中的各种问题,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室与网友展开交流。她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反腐败的态势和现状,针对网友“反腐是否该降温,有所收敛”的看法指出,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反腐败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松懈,腐败就会反弹回潮,甚至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韩晋萍给出这样的数据: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3万件,结案31.7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6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万人。因涉嫌违纪被立案审查和结案处理的中管干部达90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2人。

  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被立案查处的中管干部覆盖了31个省(区、市);而2015 年查办的省部级及以上干部中,既涉及省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也涉及司法、环保、安监、体育、国企、金融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具有震慑力的高压态势,让利剑高悬。

  但是,随着“大老虎”的落马、一大批大案要案的查处,也有人提出疑问,如此高压态势的雷霆反腐,能坚持多久?贪腐的高官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要“刹刹车,缓缓劲”了?

  对民众而言,反腐败不再是新鲜事,不少人更关心有没有“更大”的老虎落马,如果“老虎”不够大,便对常态的反腐失去兴趣,进而感觉反腐败“刹车” 了。对于官员而言,反腐败的震慑力已经显现,不少人明显感觉“官不好当”了,于是想要反腐“到此为止”;原先“低估”反腐“强度”的人,在强势反腐面前,难免希望“缓一缓歇口气”。

  有此疑问和想法很正常。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反腐败,大都没有逃脱从声势浩大到不了了之的结局,时常是前一轮反腐结束之后,后一轮贪官变本加厉,以至于“越反越腐”,百姓对根除腐败基本不抱希望。

  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反腐之难。而中国当下的反腐败,可能更加错综复杂,因此也异常艰难和艰巨。如同韩晋萍所指出的,“当前领导干部违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混杂,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大老虎”的落马,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所谓惯例,也破灭了自以为后台硬,有“保护伞”的贪官们的幻想;各省市高居要位的腐败官员被查处,打破了官场潜规则,也整肃了党风党纪;“打虎”的同时“拍苍蝇”,既惩治了百姓身边的腐败,也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反腐败的作用。反腐斗争在不同层面延展和深入,从掌握绝对权力的“少数人”到所有的党员干部,既体现了反腐败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推进,也表明反腐败不只是打“老虎”和“苍蝇”,更是要明确政治底线和规矩,在全体党员干部心中,树立起严明的纪律和规章,建立起有效的“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保障。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尽管反腐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党风党纪也逐渐好转,但“病根未除,禁而未绝”。此时,任何的懈怠与放松,任何“歇一歇缓口气”的想法,任何“踩刹车”的误解和“就此打住”心存侥幸,都可能让反腐败功亏一篑。要达到反腐败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的定力,以及毫不松懈的持之以恒。“反腐败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没有歇口气这一说”。

  公务员考试申论栏目推荐: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佳句

  2016年公务员联考申论备考指导

  2016年423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技巧:标题命题

  2016年公务员申论备考指导:申论的评判标准

  2016年公务员申论写作技巧;标题怎样规避错误

  申论热点 | 申论答题技巧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题库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