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互动教学的研究与评价》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及概念界定
1、课题名称 《中职英语互动教学的研究与评价》
2、课题概念的界定
(1)互动:“互”是交替、交互、相互,“动”是使起作用或影响。互动,即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存在于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环境)之间。本研究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即人际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互动教学:指学校教学中一切相关人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包含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和师师间的互动、课前准备工作互动、课程实践中的互动以及课后后续工作的互动等。其本质是强调教学参与对象的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共享课堂。
(3)教学评价: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各行各业都对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岗位要求。对于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是一门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学好英语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12月颁布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有效的语言交流,在互动教学中,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培养。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指出:职业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发现和激发学习者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充分反映学习者不同智能类型和水平。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互动教学的渊源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世纪西方大学极力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讨论,与教师沟通和交流,锻炼学生的机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认为对话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引导到所要到达的目标。德国的柏林大学提倡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让·皮亚杰认为,学习者只有在与他人的相互影响之中,才能达到更完善的发展。杜威主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给予指导与协助,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展教学,给学生提供“行动”的机会,即 “从做中学”。同时,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区分出了不同的课堂互动类型。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育家Leo van Lier 教授在1996年出版了他的著作《语言课程设计的互动性》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里指出课堂互动主要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即话题和活动都较少的互动,如小范围的交谈;话题较多、活动较少的互动,如课堂讲解;话题和活动都较多的互动,如采访;话题较少、活动较多的互动,如重复与替换练习。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比较有特色的是吴康宁等人对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探讨和王家瑾构建的课堂互动行为模型。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相关的研究大都是国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介绍和验证,缺乏实证性研究。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忽略了学生非言语行为的研究。
3、我校目前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和普通高中的扩招,我校的生源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甚至持放弃的态度。我们仍然是大班教学,有的班级五六十人,这对英语教学很不利,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学用英语做事的机会太少。我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状况仍然是教师讲授语言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许多课堂也有小组活动,但教师关心的似乎是课堂包括了这些活动形式,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活动以及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即便有些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但互动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互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失当,仅仅为互动而互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效果也没有一个适当、合理的评价方法。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这些情况,我萌发了本课题研究的想法。
三、 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就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强调他们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该理论把“情境”、“ 认知冲突”、“ 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视为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极为重视学习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学习者学习不是通过教师灌输而被动接受的,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其情境,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通过小组协商讨论、个体自由探索,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创造性地加工而获得新的知识。
2、行动导向学习理论
行动导向学习是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学习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自我职业能力的目的。其核心是把行动和学习统一起来,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来学习”和“为真实情境中的行动而学习”。
3、第二语言习得论
克拉申(Krashen) 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来提高能力:习得和学习。习得指的是在自然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它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而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假说”,语言习得过程是不断理解语言输入的过程,而要让输入能被理解,需对其做简化调整,保证其在结构上仅略高于习得者的现有水平,并且积极的情感过滤会有效地催进输入和吸收语言。在我国,英语教学是作为一种外语来进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自然的交际来习得英语的机会很少,英语学习主要以课堂为基础,这样,课堂教学便成了向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4、有效教育理论
有效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对象
睢宁中等专业学校职高一年级学生以及英语任课老师。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调查各种教学互动的实际状况及其对师生的影响,分析影响师生互动及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游戏活动、多媒体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提炼评价有效教学互动的主要原则(标准),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中师生动态生成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六、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职高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规律和特点,调查我校英语英语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提出改进策略,并予以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研究如何针对学生设定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如何将教学目标与课改理念相结合,设立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我们研究的首要问题。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互动,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单一教学目标,从互动性和发展性两个角度,构建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课堂教学目标。
2、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完成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围绕学生从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内容的呈现、师生活动的安排、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效果的评价等角度,加强对教学诸环节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去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通过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其问题意识的形成。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课堂教学的评价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测,用什么方法检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国内外有关基础教育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2、对比研究法:用两种甚至多种教学方式设计,进行对比后检查其学习效果。
3、案例研究法:从案例中提炼出个性化的经验和个性化、理论化的操作样式。
4、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设计——实施——观察——分析,这样循环往复,寻找“课堂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注意提炼教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反思和改进那些未见成效的互动方式。
八、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4.6-2014.9)运用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和把握“互动式课堂”的内涵、价值与特征。调查法对英语课堂教学及学生总体情况进行调研。确定课题制定方案并进行申报。
2、实施阶段(2014.10—2015.4)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反复实践,寻找“课堂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构建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3、总结阶段(2015.5—2015.6)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撰写结 题报告、论文、形成案例,推广普及。
具体安排如下:
1、理论学习,完成读书笔记
2014.7~2014.9,学习教育理念,完成阅读材料。如:《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策略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等。
2014.9~2014.12完成读书笔记,形成心得式体会材料。
2、课堂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
2014.9~2014.10 制定《中职英语互动教学的研究与评价》课题研究方案。
2014.10 撰写一篇教学设计方案。
2014.11 开展一堂课题实验研究公开课并邀请教研组教师进行点评。
2014.12 撰写一篇个案分析。
2015.1~2015.2 继续进行理论学习。
2015.3~2015.5 结合案例组织实践,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2015.5~2015.6 形成结题材料,提出结题申请。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隐性的精神成果
(1)深刻理解互动教学及多元化评价的含义
通过学习国内外的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例如《多元智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南》,《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等,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多元化教学评价及互动教学的相关内容。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互动教学法使中职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在逐步减弱,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3)优化课堂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下,配之以学生的认真协作,师生间和谐的交流合作能够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互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活动,具有情感性,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使得学生的知识、智力和情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提高学生对评价意义的认识,也能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最终实现课程、教学、评价三者之间动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5)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分析资料;通过参加各种课题培训,我们知道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把课题研究做好;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撰写心得、撰写个案分析和撰写论文。
2、显性的物质成果
研究报告、课堂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等。
参考文献:
[1] Van Lier,Leo【英】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1996.
[2]《英语课程标准》 教育部。
[3]《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 佐斌,师生互动论。
[4]《多元智能》,【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4月
[5]《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1月
[6]《有效教学方法》,【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年12月
[7]《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南》(第五版)【美】詹姆斯.波帕姆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论文格式 | 论文提纲 | 论文摘要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毕业论文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