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即将进行,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适当做做练习。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完成《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教学后,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写景抒情诗作来巩固学生对此类诗词的认识。以下诗词中不属于写景抒情作品的是(  )。

  A.曹操《观沧海》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王湾《次北固山下》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某教师在七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主题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用于这主题阅读的是(  )。

  A.《吉檀迦利》

  B.《飞鸟集》

  C.《新月集》

  D.《草叶集》

  3.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散文,于是教师推荐了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  )。

  A.刘绍棠《蒲柳人家》

  B.朱自清《春》

  C.丰子恺《山中避雨》

  D.宗璞《紫藤萝瀑布》

  4.教师在讲解古诗这一单元的时候,列举了以下诗句,让同学们说出诗句描述的季节,选项中的顺序正确的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A.春秋夏冬

  B.冬秋夏春

  C.冬秋春夏

  D.春冬秋夏

  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派相关情况进行整理,以下总结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教九流”中的“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B.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C.墨翟的主张中包括“兼爱”“非攻”“明鬼”“尚贤”“节用”等内容

  D.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韩非、李悝、商鞅、申不害等

  6.教师在讲授《曹刿论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定语后置,特地选取了一些例旬,下列不满足举例要求的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楚人有涉江者

  C.客有吹洞箫者

  D.石之铿然有声者

  7.教师在讲解修辞方法及作用这一知识点时,为学生举了以下例子,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奔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8.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课标十分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列对语文素养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有: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语文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B.知识与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

  C.实践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最终要求

  9.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B.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得到体现

  C.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D.体现出说明文教学对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视

  10.以下是教师上《麦琪的礼物》一课时设计的课堂导语,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上课前,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一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以后,34627号一发而不可收,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非常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也是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上述课堂导语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人,正好切合小说的特点

  B.导语过于冗长.不利于后面课堂内容的跟进

  C.这个导语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

  D.该教师设计导语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爱听故事、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11.以下是“说说校园里的春天”这个E1语交际话题的教学构想,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一组观察小池里的水,一组观察花园里的花草,一组观察院内的树木。课堂上先问大家都观察到了什么,再互相发问。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花园里的什么花开了。开得怎样”“我想知道什么树木长出了叶子,你能描述一下吗”等问题。

  对以上教学构想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口语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互动的过程,这个课堂构想,就在想方设法实现课堂中“说”的双向互动

  B.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教学时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去校园里找到春天,看到春天,再进行交流,避免了无话可说或者说空话的情况

  C.“说”的能力是在“说”的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靠传授知识技能所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

  D.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应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如自我介绍、课前演讲等

  12.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课堂导入环节,回答问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九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本文作者是谁?齐说(罗迦·费·因格)。他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

  师: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生:喜欢!

  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有没有同学不喜欢?

  生(小声):我不喜欢。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见,你能说说不喜欢的理由吗?

  生:①文字不太读得懂,以前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或写景状物的一目了然,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也不知写的什么?②我不知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③文章的层次我怎么也搞不清……

  ④特别是文章开头的这幅图,答案太多,也觉得啰嗦,再往后我就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实在读不懂。

  以下对这段教学导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

  B.这样的安排与议论文这一文体特征相暗合

  C.这样安排把握住了“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

  D.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教师使用学生问题导入,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13.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欣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以下对这则教学目标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

  A.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B.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

  C.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

  D.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

  14.学习《背影》一文,教师播放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对这一教学资源分析恰当的是(  )。

  A.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

  B.歌曲脱离课文内容。削弱了教学资源的价值

  C.缺乏思维深度。但能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D.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

  15.下面是课文《济南的冬天》的板书设计,请认真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四——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针对上面的一则板书,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设计的最大的特点是鲜明地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逻辑美

  B.板书的上方体现出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写景”“状物”“抒情”这三个醒目的概念,并用横线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整个板书的纲,也是整个教学的灵魂

  C.板书是教学系统性的具体体现,有了它,板书的所有词句就成了语文知识的浓缩、语文能力的指南

  D.板书设计时,文本上所有的词句、课文的重点都应该显示在板书上.不应该留有空白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题,第16题20分,第17题5分,第18题15分,共40分)

  案例:

  阅读《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

  师: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众生翻书思考)

  生1: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2: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2: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儿)

  生2: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3:臭美。(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4: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5:这叫虚荣。

  师:对!那什么叫虚伪呢?

  生6: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7: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7:(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广泛传开的时候,那位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生8: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待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9: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做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

  生10: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儿头脑的人便可识破。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生11: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

  师:大家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刚才大家的发言绝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点儿毛病的也纠正了。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

  (接下来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造成皇帝、官员、百姓都上当受骗的原因及那个小孩子没有上当受骗的原因,最后顺利完成总结)

  问题:

  16.这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实录片段,阅读并进行客观评析。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7—18题。

  我与风的亲密接触

  我想拥抱风,并成为它的心跳。

  ——题记

  ①你轻轻拂过我的脸,让我为你着迷。你没有色彩,却让世间风光无限。

  ②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你倾倒,为你轻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你的姿态;“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你的魅力;“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你的诱惑:“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你的豪壮。

  ③你平淡,你多情,你潇洒,你豪放。

  ④你在春天扬起温柔的情思,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你挥洒爱的雨露,浸润着枯萎的树枝,滋养着田里的麦苗,伴着春光,你轻歌曼舞,向人们展示着你的魅力。春天的风,像一支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起了沉睡的生命,也唤醒我惆怅的心。从此,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于是,我陶醉在春风里。

  ⑤你在夏日献出火热的激情,让大地郁郁葱葱。那动人的绿呀,激起农人对秋的向往,对丰收的畅想。我走在田埂上,迎着你火样的热情,心里充满无尽的遐想。有了你,我的心不再荒芜,青春的田野也有了色彩。夏天的风,谢谢你,让我的世界多姿多彩。

  ⑥你在晚秋吹来了丝丝感伤,让我为你忧郁。我知道,你有灵性,多愁善感,在所难免,但你不孤单.即使你带走了所有的色彩,你的心中五彩斑斓,你充实,你幸福。我从落叶中读懂了你,你送走了幼稚,带来了成熟。我把落叶捧在手里,同时也把你留在心中。于是,我的青春也变得靓丽和稳重。

  ⑦你在冬天像难驯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把小草踩得一片狼籍,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吹走了繁华,吹走了虚伪,只留下赤裸的大山和大地。你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世间所有事物的意志。冬天的风,你好强劲,打痛了我的脸,也打醒了我的心,让我学会了冷静地思考人生,不再叛逆。不再轻狂。我走在凛冽的冬风里,感受着人生的冷酷与苍桑。

  ⑧我在风中行走,我与风亲密接触,感受风给我的唯美,感受风给我的启迪。

  ⑨风,你是我一生最美丽的拥有。

  问题:

  17.请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处病句,从第⑦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进行改正。

  18.请指出该习作的优点,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19—21题。

  老舍《济南的冬天》原文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的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注释:

  选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课文导语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反复朗读课文,细细品味,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单元导语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相关规定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段?

  二、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拟人,就是把物"-3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仔细揣摩下面几个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三、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学生情况

  七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9.这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全文充满诗情画意,反复诵读后,不免让人产生遐想:那是怎样的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呀!总该要亲眼看看才心满意足。产生这样的效果,与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是分不开的。你感受到本文有哪些艺术特色?

  20.请列举五种常见的课堂导人方法,并为本文设计教学导入环节。

  21.请为本文教学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寨】B。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题及类型。A项,《观沧海》是曹操北征胜利归朝途中登山望海。感于祖国山河雄伟壮丽而作的一首四言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精神与豪迈的情怀。C项,《次北固山下》是诗人旅行江中看到冬末春初之景,即景生情而写的一首抒发飘泊羁旅情怀的五言律诗。D项,《天净沙·秋思》由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游子思乡且倦于漂泊的愁楚之情。故A、C、D三项均属于写景抒情诗。B项.《江南逢李龟年》是诗人抚今思昔,感于世境离乱、年华不再、人情聚散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不属于写景抒情诗。故本题当选B项。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外国文学作家及其作品。D项《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其余皆为泰戈尔的诗集。故本题当选D项。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体裁。A项,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是小说,文章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不符合题干“散文”要求,故不合适。

  B项,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劳作,奋然向前,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C项,丰子恺的《山中避雨》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D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故本题当选A项。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写冬季的雪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日荷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的是春日的儿童戏蝶之境。故本题当选B项。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B项,孟子确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万世师表”是后人对孔子的尊称。故本题当选B项。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B项是定语后置,“楚人有涉江者”意思为“楚国有个渡江的人”。C项是定语后置,“有吹洞箫者”是对“客”的补充描述。D项的意思是“铿然地发出声响的石头”,“有声”是对“石”的修饰,属于定语后置。A项“古之人不余欺也”是宾语前置,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故本题正确答案当选A项。

  7.【答案JB。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B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了夸张、对比、借代的修辞手法,没有用到比喻。故B项当选。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素养做了这样的界定:“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陶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段文字所包含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有: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语文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语文实践的过程与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全面提升能力的保障。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久的学习和积累形成的知识沉淀,而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不断进行语文学习的根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级向高级的连续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故C项说法有误,本题当选C项。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的设计。题干中“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即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因此B项错误,当选。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中的导入环节。导人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这个导语是以一个详尽的故事导入,教师描述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虽然显得篇幅过长,但是可以增强真实感,更好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所以并不会影响讲解课堂后续内容。故B项说法错误,当选。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说法太过片面,而“说说校园里的春天”这一口语交际设计能对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训练。故D项表述不当,本题当选D项。

  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导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的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与本文创造性思维这一中心相暗合,又把握住“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但这样的导入只是体现“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偏离本文作者意图,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引导能力、课堂把控能力。故B项说法是偷换概念,有误。本题当选B项。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对“诗歌”学习的基本规定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分析得知,这位初中语文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脱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诗歌”的基本要求,是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故A项说法错误,当选。

  14.【答案】D。解析:本是考查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背影》是朱自清的文章,主要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父亲》是一首歌颂父亲的抒情歌,两个作品都是从歌颂亲情方面为出发点,达到情感共鸣,故选择D选项。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板书设计。板书时,注意留出空白让学生参与逻辑的推理、参与课文的解读、参与词句的提炼。故本题当选D项。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中的“骗子”和“大臣”的表现上面,围绕骗子和大臣的表现,揭示他们各自的心态。但在这位老师的这节课上。他紧紧抓住了“皇帝”这一形象在全文中的枢纽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给课文加副标题的办法,感悟皇帝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充分揭示他“愚蠢、昏庸、无能、无知、不称职”的特点,可谓牵住了整篇课文的“牛鼻子”。而学生给课文加副标题的过程,恰恰也就是他们从各自的经验背景出发,对课文中的重点人物形象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所谓“启发、引导”,也就没有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先人为主”的干扰和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是基于自身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展开的,呈现出多维度的、开放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多元解读,一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后续教学活动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积累了足够的有用信息。从这节课后续的教学活动来看。这位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造成皇帝、官员、百姓上当受骗的原因以及那个小孩没有上当受骗的原因。在充分交流、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师生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皇帝、官员和百姓都上当受骗,是因为他们有私心,而那个小孩不上当受骗是因为他无私。能够得出这样比较一致的结论.既是源于前面的教学活动中展开的多元解读所奠定的基础,也正好说明了以多元解读为基础,在多元的碰撞融合中逐步走向一元是阅读教学应有的策略。

  17.【答案】

  第⑥段中的病句为:我知道,你有灵性,多愁善感,在所难免,但你不孤单,即使你带走了所有的色彩,你的心中五彩斑斓,你充实,你幸福。

  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我知道,你有灵性,多愁善感,在所难免,但你不孤单,因为你带走了所有的色彩,你的心中五彩斑斓,你充实,你幸福。

  第⑦段中的错别字为“狼籍”中的“籍”;“苍桑”中的“苍”。应改为:“藉”“沧”。

  18.【参考答案】

  这是一曲对风的由衷赞歌。用第二人称“你”代指被描写对象——风,这样写如与风谈心,显示出与风的“亲密”。扣题紧,也便于抒发感情。

  文章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季节转换,线索分明。以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转换为线索,演绎出了风的唯美以及风给“我”的启迪。

  (2)适时引用,添彩增辉。适时引用诗词名句,是本文的亮点之一。文章的第二段“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诗词名句的引用,为整篇文章的描写和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读者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3)善用修辞,文采飞扬。本文是运用辞格的典范,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拈连、通感等辞格,使语言靓丽而有吸引力。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1)作者从纷繁的景物中抓住主要物景的主要特征来进行描写。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见假山耳。”老舍正是用的“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法。作者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绘城,不绘城的东南西北,只绘冬天济南的秀美睡态。绘山,不绘山的上下左右,只抓住小山的主要特征:“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绘人,不绘形体,只绘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正是因为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绘,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20.【参考答案】

  课堂导入方法:

  ①提问析题法;②悬念导入法;③故事、事例导入法;④游戏活动导入法;⑤歌谣、谜语导入法;⑥视听导入法。(从中选择五个作答即可)

  《济南的冬天》导入教学过程:

  ①教师激趣:同学们,现在是什么时令呀?那么,冬天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你能用一句古诗来形容吗?

  ②学生先同桌交流积累的古诗句,再集体交流。

  ③教师导入:是呀,冬天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等,而我国北方有一块“温暖”的宝地——济南,它在冬天里全然不是这样,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那济南的冬天到底有着怎样的美感呢?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特有的美景。大家一起把题目读一下!(投影:有关济南冬天的几张图片)

  21.【参考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学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根据教材定位、单元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会读会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词语。

  设计意图:

  新课标认为,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来获得,所以课堂落实双基依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和要点。

  ②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设计意图:

  “没有背诵积累就没有语文”,学习名家之作就是想让学生积累和运用,让美文美篇能深入学生之心。用时皆能信手拈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法。②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促进写作的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个目标让学生对写景的散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感情。②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新课改提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我想通过本文教学,让学生热爱济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①学习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怎样去赏析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上报名流程

  2016年教师资格证报名网上支付问题详解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审核常见问题解答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