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雾凇》教案

  《雾凇》教案(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中间

  的停顿。

  ②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③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闪)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吉林雾凇名气大?(闻名全国、奇观)

  3、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

  少呢?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口述雾凇怎样形成的?相机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②书示句子: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学课件,欣赏美丽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从哪些词看出雾凇景色是“奇观”。(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会赞叹些什么?(再看课件,激发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述,学生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2、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深悟情感、创意性的表达练习,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争当“小导游”向“中外游客”介绍吉林雾凇的景色,适当加上自己的

  想象,要求包括景色描绘、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并注意与“游客”的

  交流。

  2、学本课时已值冬季,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及融化的过程,

  仿照本课作一次小练笔。

  《雾凇》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江泽民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泽民的话。——齐读。)

  六、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

  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雾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范文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案范文2021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范文2021

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端午班会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六年级2021

母亲节班会教案六年级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2020

四年级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英语教案

2020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语文教案模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详案

数学教案详案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雾凇》教案(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中间

  的停顿。

  ②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③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闪)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吉林雾凇名气大?(闻名全国、奇观)

  3、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

  少呢?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口述雾凇怎样形成的?相机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②书示句子: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学课件,欣赏美丽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从哪些词看出雾凇景色是“奇观”。(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会赞叹些什么?(再看课件,激发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述,学生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2、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深悟情感、创意性的表达练习,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争当“小导游”向“中外游客”介绍吉林雾凇的景色,适当加上自己的

  想象,要求包括景色描绘、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并注意与“游客”的

  交流。

  2、学本课时已值冬季,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及融化的过程,

  仿照本课作一次小练笔。

  《雾凇》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欣赏奇特而瑰丽的雾凇景观。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精妙,感受雾凇奇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节: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问:这是一幅什么图?(雾凇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什么是雾凇?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生回答)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2、自由轻声读,想想雾凇的形成必须要有哪两个条件?(生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四人小组讨论:这两个条件吉林具备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雾凇的呢?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自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什么地方写得很美,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交流

  (3)个别读

  (4)范读(这段话写得很美,能否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也读一读,好的你们学习。)

  (5)齐读

  过渡:同学们,老师到网上查找吉林雾凇的资料时期,找到了许多图片,被图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们带来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们美不美。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配乐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描绘了雾凇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丽动人。

  (1)轻声读,想想哪些词写出雾凇很美。哪些词写出雾凇名气很大?

  (2)个别读

  (3)男女赛读

  (4)小结(板书:闻名全国)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吉林雾凇的景象定是赞叹不已,那让我们看看土生土长在吉林的人们是如何赞叹这一美景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样称赞雾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

  (2)自读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交流

  (4)齐读

  3、同学们,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会如何赞叹?

  出示: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会情不自禁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江泽民爷爷也到吉林欣赏过雾凇,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雾凇的。(出示江泽民的话。——齐读。)

  六、交流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雾凇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试试做做。

  吉林雾凇真是太美了,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带领游客去领略一番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