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

  《6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如: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题等)。

  教学难点:

  探究和记忆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7、8、9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由6个豌豆荚组成的主题图,图中的每一个豌豆荚里都有6颗豆子,再通过列表,让学生在探索豆子颗数和豆荚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得到6的乘法口诀的结果,然后进一步由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教材中,没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其意图是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来探索6的乘法口诀,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段学习2——5的乘法口诀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编写口诀的经验。能熟记2——5的乘法口诀并加以运用。

  2.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仍存在个体差异,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背九九乘法口诀表了,但也有个别学生5以内乘法口诀还不够熟练。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例题表格等。

  教学关键:

  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口算训练

  3×5 4×3 2×4 5×4 4×4

  5×3-5 3×3+4 2×3+8 2×2+9 5×5-6

  (独立完成后,指名先说口诀,再说答案。)

  师:刚刚我们一起用1——5的乘法口诀做了一些口算题,下面请大家再一起背一下1——5的乘法口诀。

  3.再次齐背口诀。

  【反思: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是建立在1-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的,因

  此,通过1-5的乘法口诀的复习,较好的做了铺垫,使得后续学习比较顺利。另外这里还复习了上节课刚刚学习的乘加和乘减。在旧教材中,乘加乘减安排比较靠后,新教材把提到了1-5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之间,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借用乘加乘减来记忆口诀。所以这里也要做好复习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情境导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请大家先看黑板。这里有一个表格,表格有两行,第一行写的是“豆荚个数”,第二行写的是“豆子颗数”。豆荚的个数分别是:1、2、3、4、5、6,接下里请大家打开数学书,翻到60页,看看图中每个豆荚里有几颗豆子?

  生:6颗。

  师:那一个豆荚里有几颗豆子?

  生:6颗。

  师:那2个豆荚里呢?

  生:12颗。

  师:好,那接下来的表格自己数一数、算一算、填一填。填完后坐端正。

  (生自己完成表格,之后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反思:通过前两个的指导,让孩子们对表格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再开始独立

  填写表格,为让学生自主探索做好充分准备。】

  2.观察思考: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次加6.

  师:继续观察:第一格里的6是几个6?

  生:1个6是6。

  师:那第二格里的12呢?

  生:2个6是12。

  师:第三格里的18呢?

  生:3个6是18。

  师:第四格里的24呢?

  生:4个6是24。

  师:第五格里的30呢?

  生:5个6是30。

  师:第六格里的36呢?

  生:6个6是36。

  师:嗯,不错,我们一起读一读:1个6是6、2个6是12…… 6个6是36。

  【反思: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大胆放手,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参考上面的统计表,写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师:请大家根据1个6、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写出乘法算式,能写几个写几个。

  (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同时请6位同学到黑板上写算式,之后评价订正。)

  【反思:孩子们已经有了1-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经验,这里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写算式,既是对乘法意义的一个复习,也为下一步编写口诀做好了铺垫。】

  师:孩子们,你们能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在编写口诀之前,谁想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呢?

  生1:要注意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师:嗯,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2: 口诀要用汉字。

  师:嗯,对,口诀和算式有所不同。第三呢?

  生3:得数不满十的要写“得”字。

  师:很细心的孩子。第四呢?

  生:因数在前,积在后。

  师:很好!大家在写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这几点哟。接下来,请大家把课本60页上蓝色方框中的口诀补充完整。

  (生自己在书上写,同时请6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口诀,之后评价订正。)

  【反思: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已有2-5乘法口诀为学习的基础,所以把口诀的编写留给学生来归纳,促使学生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

  3.记忆6的乘法口诀

  师:孩子们,一起读一读我们刚刚编写出的口诀吧!

  (生齐读口诀)

  师:仔细观察我们编写的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的规律。)

  生4:口诀中第一个乘数每次多1,第二个乘数都是六,积每次多6。

  师:观察得真仔细,并且能够做到有顺序的观察,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好,请大家跟着赵培林同学观察的规律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一起有顺序的观察)

  师:当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背起口诀就容易多了,下面进行1分钟背口诀比赛。

  (生开始背口诀,之后进行对口诀练习,先是师生对口诀,然后是同桌对口诀。)

  师:孩子们,老师在背口诀的时候想不起来“四六”和“六六”是多少了,但是我记得“五六三十”,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生5:五六三十,减去一个6就是24,所以四六二十四。

  师:那六六呢?

  生6:五六三十,加上一个6就是36,所以六六三十六。

  师:嗯,真好!你们看,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口诀之间的关系,即使忘了某一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用相邻的口诀帮我们想起来。

  【反思:乘法口诀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利用多种形式如:对口令、做游戏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兴趣,便于学生记忆,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应用意识。】

  4.巩固练习、反馈应用。

  1)听口诀写算式;

  三六十八 六六三十六

  2)口算(先想口诀,再写算式)

  4× 6 5× 6 6× 3 6× 2 6× 6

  【反思:学生在刚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马上就设计这两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乘法算式与口诀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

  5.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 大家刚才表现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回头看一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

  生:我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

  生:我知道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6句。

  生:我知道一句乘法口决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生:我学会了怎么又对又快记住口诀。

  生:我觉得乘法口决的作用可真大。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正确、

  熟练地应用它们。在课后仔细体会,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6的

  乘法口诀?

  今天课下请大家熟练背会1——6的乘法口诀。好!下课!

  【反思:让学生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中巩固深化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的乘法口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运运用以有的知识自编、验证6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方法与过程:在学生动手推导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的数学思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6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小棒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小熊请客,过河去请小动物,可是到了河边,被小鸟拦住了。怎么才能过去呢?小鸟对它说:必须算出我说的这些算式,才可以过桥。

  2、 同学们指名回答:1×6 2×6 3×6 6×4 6×5(并说出你使用的口诀)

  3、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与6有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

  二、 新授

  1、 小熊为朋友们准备了几盘菜,你作哪个小动物呢?来吃你喜欢的菜。(题袋)

  A 、青蛙(蝗虫腿)数一数,填一填,填空:6只蝗虫( )腿,列式: 口诀:

  B、小猫(鱼:摆小鱼6根小棒)摆一摆,填一填:6只小鱼用( )根,列式:口诀: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学生独立分组,以一组为例进行说明分工。(1人分小棒、1人记录、其他人拼摆、数数)

  2、 汇报结果:

  A:投影展示,指名到前面说,其他同学跟着数。

  B:屏幕展示,指名回答齐数。

  3、 展示完整口诀,齐读。

  三、 巩固练习

  1、 吃过了美味佳肴,该出去吃些水果了,有助于消化,出示水果图。

  你能帮它们找到爱吃的水果吗?

  连线:动物有口诀的前半部,水果有后半部。连一连。

  指名回答。

  2、 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小动物们吃过了饭,用玩了水果,来到了花园里散步,出示花朵图(每朵花上有一个算式,答对了送给你,太阳花,梅花,菊花等,计算结果并说出你使用的口诀)

  学生抢答,奖励花朵图片。

  3、 该回家了,动物们准备坐车,每个人6元,小熊准备给每个小动物打票,它那里有50元,够不够呢?

  每辆车限乘6人,需要几辆车呢?

  四、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呢?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范文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教案范文2021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范文2021

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生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端午班会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六年级2021

母亲节班会教案六年级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20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数学教案范文

2020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详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教案详案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6的乘法口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使学生能够正确、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地应用6的乘法口诀(如: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题等)。

  教学难点:

  探究和记忆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继续,也是今后学习7、8、9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由6个豌豆荚组成的主题图,图中的每一个豌豆荚里都有6颗豆子,再通过列表,让学生在探索豆子颗数和豆荚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时,得到6的乘法口诀的结果,然后进一步由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在教材中,没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其意图是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来探索6的乘法口诀,体现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段学习2——5的乘法口诀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编写口诀的经验。能熟记2——5的乘法口诀并加以运用。

  2.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但仍存在个体差异,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已经会背九九乘法口诀表了,但也有个别学生5以内乘法口诀还不够熟练。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例题表格等。

  教学关键:

  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口算训练

  3×5 4×3 2×4 5×4 4×4

  5×3-5 3×3+4 2×3+8 2×2+9 5×5-6

  (独立完成后,指名先说口诀,再说答案。)

  师:刚刚我们一起用1——5的乘法口诀做了一些口算题,下面请大家再一起背一下1——5的乘法口诀。

  3.再次齐背口诀。

  【反思: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是建立在1-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的,因

  此,通过1-5的乘法口诀的复习,较好的做了铺垫,使得后续学习比较顺利。另外这里还复习了上节课刚刚学习的乘加和乘减。在旧教材中,乘加乘减安排比较靠后,新教材把提到了1-5的乘法口诀和6的乘法口诀之间,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借用乘加乘减来记忆口诀。所以这里也要做好复习铺垫。】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情境导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请大家先看黑板。这里有一个表格,表格有两行,第一行写的是“豆荚个数”,第二行写的是“豆子颗数”。豆荚的个数分别是:1、2、3、4、5、6,接下里请大家打开数学书,翻到60页,看看图中每个豆荚里有几颗豆子?

  生:6颗。

  师:那一个豆荚里有几颗豆子?

  生:6颗。

  师:那2个豆荚里呢?

  生:12颗。

  师:好,那接下来的表格自己数一数、算一算、填一填。填完后坐端正。

  (生自己完成表格,之后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反思:通过前两个的指导,让孩子们对表格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再开始独立

  填写表格,为让学生自主探索做好充分准备。】

  2.观察思考: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次加6.

  师:继续观察:第一格里的6是几个6?

  生:1个6是6。

  师:那第二格里的12呢?

  生:2个6是12。

  师:第三格里的18呢?

  生:3个6是18。

  师:第四格里的24呢?

  生:4个6是24。

  师:第五格里的30呢?

  生:5个6是30。

  师:第六格里的36呢?

  生:6个6是36。

  师:嗯,不错,我们一起读一读:1个6是6、2个6是12…… 6个6是36。

  【反思: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大胆放手,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参考上面的统计表,写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师:请大家根据1个6、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写出乘法算式,能写几个写几个。

  (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同时请6位同学到黑板上写算式,之后评价订正。)

  【反思:孩子们已经有了1-5的乘法口诀学习的经验,这里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写算式,既是对乘法意义的一个复习,也为下一步编写口诀做好了铺垫。】

  师:孩子们,你们能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在编写口诀之前,谁想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呢?

  生1:要注意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师:嗯,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2: 口诀要用汉字。

  师:嗯,对,口诀和算式有所不同。第三呢?

  生3:得数不满十的要写“得”字。

  师:很细心的孩子。第四呢?

  生:因数在前,积在后。

  师:很好!大家在写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这几点哟。接下来,请大家把课本60页上蓝色方框中的口诀补充完整。

  (生自己在书上写,同时请6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口诀,之后评价订正。)

  【反思: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已有2-5乘法口诀为学习的基础,所以把口诀的编写留给学生来归纳,促使学生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

  3.记忆6的乘法口诀

  师:孩子们,一起读一读我们刚刚编写出的口诀吧!

  (生齐读口诀)

  师:仔细观察我们编写的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的规律。)

  生4:口诀中第一个乘数每次多1,第二个乘数都是六,积每次多6。

  师:观察得真仔细,并且能够做到有顺序的观察,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好,请大家跟着赵培林同学观察的规律一起再来看一看吧!

  (一起有顺序的观察)

  师:当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背起口诀就容易多了,下面进行1分钟背口诀比赛。

  (生开始背口诀,之后进行对口诀练习,先是师生对口诀,然后是同桌对口诀。)

  师:孩子们,老师在背口诀的时候想不起来“四六”和“六六”是多少了,但是我记得“五六三十”,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生5:五六三十,减去一个6就是24,所以四六二十四。

  师:那六六呢?

  生6:五六三十,加上一个6就是36,所以六六三十六。

  师:嗯,真好!你们看,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口诀之间的关系,即使忘了某一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用相邻的口诀帮我们想起来。

  【反思:乘法口诀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利用多种形式如:对口令、做游戏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兴趣,便于学生记忆,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应用意识。】

  4.巩固练习、反馈应用。

  1)听口诀写算式;

  三六十八 六六三十六

  2)口算(先想口诀,再写算式)

  4× 6 5× 6 6× 3 6× 2 6× 6

  【反思:学生在刚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马上就设计这两个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乘法算式与口诀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

  5.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 大家刚才表现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回头看一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

  生:我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

  生:我知道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6句。

  生:我知道一句乘法口决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生:我学会了怎么又对又快记住口诀。

  生:我觉得乘法口决的作用可真大。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正确、

  熟练地应用它们。在课后仔细体会,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6的

  乘法口诀?

  今天课下请大家熟练背会1——6的乘法口诀。好!下课!

  【反思:让学生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中巩固深化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的乘法口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运运用以有的知识自编、验证6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方法与过程:在学生动手推导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的数学思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6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小棒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小熊请客,过河去请小动物,可是到了河边,被小鸟拦住了。怎么才能过去呢?小鸟对它说:必须算出我说的这些算式,才可以过桥。

  2、 同学们指名回答:1×6 2×6 3×6 6×4 6×5(并说出你使用的口诀)

  3、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与6有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6的乘法口诀。

  二、 新授

  1、 小熊为朋友们准备了几盘菜,你作哪个小动物呢?来吃你喜欢的菜。(题袋)

  A 、青蛙(蝗虫腿)数一数,填一填,填空:6只蝗虫( )腿,列式: 口诀:

  B、小猫(鱼:摆小鱼6根小棒)摆一摆,填一填:6只小鱼用( )根,列式:口诀: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学生独立分组,以一组为例进行说明分工。(1人分小棒、1人记录、其他人拼摆、数数)

  2、 汇报结果:

  A:投影展示,指名到前面说,其他同学跟着数。

  B:屏幕展示,指名回答齐数。

  3、 展示完整口诀,齐读。

  三、 巩固练习

  1、 吃过了美味佳肴,该出去吃些水果了,有助于消化,出示水果图。

  你能帮它们找到爱吃的水果吗?

  连线:动物有口诀的前半部,水果有后半部。连一连。

  指名回答。

  2、 有句古话: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小动物们吃过了饭,用玩了水果,来到了花园里散步,出示花朵图(每朵花上有一个算式,答对了送给你,太阳花,梅花,菊花等,计算结果并说出你使用的口诀)

  学生抢答,奖励花朵图片。

  3、 该回家了,动物们准备坐车,每个人6元,小熊准备给每个小动物打票,它那里有50元,够不够呢?

  每辆车限乘6人,需要几辆车呢?

  四、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够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呢?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