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

  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简述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

  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

  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教材中列举的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推断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

  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

  阅读《农民改革法令》的详细条款,将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通过总结改革带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认真阅读教材,将俄国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进行对比,归纳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深入影响。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改革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

  阅读教材框中赫尔岑的话,体会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对俄国统治和社会的清醒认识,感受思想家坚定的革命精神。

  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通过归纳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投影: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

  说一说:关于俄国的历史,我们了解多少?

  投影:俄国的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提起农奴,很多同学可能会联想到另外两个名词:农民、奴隶。你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吗?

  答:……

  投影:

  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投影: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在农奴制下,俄国农业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

  问:为什么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

  答:……

  投影:

  农奴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因为购买和修理机器要花很多钱,而农奴干活是不需要付钱的,所以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

  请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内部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答:……

  投影:

  ⒈农业方面:

  ⑴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地主开始用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劳动;

  ⑵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少数富农成为资产阶级

  ⒉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开始工业革命

  答: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请思考: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什么条件?

  答: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

  问:农奴制的存在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

  答:……

  投影:

  ⒈农奴遭受严重剥削,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⒉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⒊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想一想:农奴制在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是否会对俄国阶级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呢?

  投影:

  答:……

  投影:

  ⒈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受到农奴制阻碍,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

  ⒉19世纪上半叶,沙皇俄国仍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投影:

  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后,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为了阻止保守的尼古拉一世上台,仓促发动起义,拥戴比较开明的康斯坦丁。他们把毫无思想准备、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士兵带到参政院广场,高呼口号:“康斯坦丁和宪法。”在俄文里,宪法的发音是“康斯替杜霞”,士兵们不知其意,还以为指康斯坦丁的夫人,于是跟着一起喊起来。起义旋即遭到镇压,五名领袖被处以绞刑,许多人被流放。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祝贺。赫尔岑后来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投影: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沙皇政府迫切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正所谓“柿子专拣软的捏”,他们选中了落后的土耳其,发动了侵略土耳其的战争。可是沙皇政府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竟然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

  投影:

  投影: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步枪射程,是俄国步枪的三倍,他们的强大火力给一名28岁的俄国炮兵连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描述道:“……从四面八方传来子弹的呼啸声,炮弹就在不远的地方爆炸,震撼得我们全都感到恐惧。”

  这位连长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作家和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伯爵。

  ——《大国崛起》

  材料分析——导致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罗斯的腐败和衰弱。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这是……由几个世纪所造成的历史时机之一,而且这些时机像山中的雪崩,像赤道附近的骤雨一样不可避免的……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答:……

  (板书)落后的社会制度

  问: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结果?

  答:……

  投影: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投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0页“沙皇的抉择”一目,思考:

  ⒈沙皇做出了什么抉择?

  ⒉是什么因素促使沙皇做出这样的抉择?

  ⒊沙皇政府的改革立足于谁的利益?

  ⒋为什么俄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板书)⒈抉择

  投影: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

  最高统治者猛然惊醒,下定决心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

  (板书)⒉促使沙皇做出抉择的原因

  答:……

  投影:

  国内:

  农奴制危机深重;

  农民暴动频繁;

  革命呼声高涨;

  部分地主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更有利可图。

  国际:

  战争惨败。

  (板书)⒊改革的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投影:

  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

  (板书)一、背景

  二、内容

  投影:

  议一议:⒈“解放”法令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性?

  答:……

  投影:

  (板书)⒈抉择

  投影: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

  最高统治者猛然惊醒,下定决心废除农奴制进行改革。

  (板书)⒉促使沙皇做出抉择的原因

  答:……

  投影:

  国内:

  农奴制危机深重;

  农民暴动频繁;

  革命呼声高涨;

  部分地主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更有利可图。

  国际:

  战争惨败。

  (板书)⒊改革的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投影:

  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

  (板书)一、背景

  二、内容

  投影:

  (板书)二、内容

  ⒈内容:颁布“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

  ⒉评价

  ⑴进步性:

  ①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③转折点:俄国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投影:

  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

  宣读者刚刚读完法令的头一句话:“地主对待农民仁慈的态度减弱了,替专横暴虐开辟了道路……”人们开始喧哗起来了……维持秩序的警察长官对人们发出低沉的、拖得长长的声音:嘘——!所有人立刻静了下来。宣读者读到“农民使用这块份地,必须替地主完成‘法令’中规定的义务”,看得出,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站在农民前面的一个人突然说:“这是什么自由啊?”警察长官扯了一下他的袖子,他就不做声了。……当读到“在两年期满之前,农民和家仆要和从前一样替地主服役,并且应毫无怨言地完成自己从前的义务”时,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宣读者不得不停止了宣读。

  ——一个目击者的回忆

  议一议:⒉“解放”法令的颁布和实施,是农民想要的解放吗?

  答:……

  (板书)

  农民的要求:

  ⒈人身自由——不再依附于地主

  ⒉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板书)二、内容

  ⒈内容:颁布“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

  ⒉评价

  ⑴进步性:

  ①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③转折点:俄国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⑵局限性:

  ①不彻底性:保留封建残余,影响资本主义发展

  ②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③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

  投影:

  近代化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法制化,思想理性科学化,社会城市化。

  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投影: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量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

  ⒈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原因:⑴改革增加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

  ⑵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政策

  ⑶两次工业革命影响

  (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

  ⒈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⒉政治上:出现民主化气息

  ⑴政治体制方面:

  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新建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⑵司法制度方面:城市废除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结果: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板书)三、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影响

  ⒈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⒉政治上:出现民主化气息

  ⒊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课后小结

  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和宣言。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因为这一天是俄历2月19日,所以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课后反思】

  从上一专题“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开始,牵涉到一个概念:近代化。由于阿里改革以失败告终,不够典型,所以把近代化的概念解释放到了本专题进行。让学生明确了近代化的概念,对于接下来最后三个专题的教学很有帮助。

  高中历史选修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二】

  一、课前导学

  【课标要求】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重难点解析】

  重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1)进步性:

  A.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地位:实现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C.作用:

  ① 动摇了 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② 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2)局限性:

  ①不彻底: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掠夺性: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③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 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二、课堂识真

  一、改革的酝酿

  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局势动荡,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 ,巩固统治,增强 。

  3、表现

  ⑴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 的弊端。

  ⑵思想基础:借助 舆论力量化解来自 的阻力。

  ⑶组织基础

  ①成立 ,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 ,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 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⑷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的智慧与胆识。

  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二、“二一九法令”

  1、签署: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 。

  2、内容

  ⑴政治上:农奴获得了 。

  ⑵经济上:土地仍归 所有,农民可以 一块份地。

  ⑶组织上:由 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三、认识

  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 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⑴广大农奴有了 ,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 的发展。

  ⑵农民的 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⑶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 的发展。

  三、课后见功

  一、选择题。

  1、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 )

  A.国家 B.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2、 列宁说1861年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3、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 )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 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5、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 )

  A.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B.彻底解放农奴

  C.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D.增 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6、亚历山大二世成立的负责农奴制改革的机构是 ( )

  A.秘密委员 会 B.中央政府

  C.编纂委员会 D.农民事务委员会

  7、下列不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 )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D.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8、下列改革方案中,最 符合俄国历史发展需要的是 ( )

  A.增加对农奴和土地的控制 B.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C.分给农民土地,但农民需要服役 D.把土地分给农奴,不需要农民服役

  9、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B.1861年和1905年俄国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C. 1861年改革完成了1905年革命的任务

  D.1861年改革与1905年革命具有内在的继承性

  10、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亚历山大二世首先 ( )

  A.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B.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

  C.命令各地地主成立委员会 D.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四、拾遗补缺

  五、拓展空间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 ,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⑵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⑶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⑷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第20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堂识真】

  一、2、矛盾 国力

  3、⑴农奴制 ⑵报纸 封建地主

  ⑶①秘密委员会 ②农民事务委员会 ③封建地主

  二、1、解放法令 2、⑴人身自由 ⑵地主赎买 ⑶村社

  三、1、资产阶级 2、⑴人身自由 工业革命 ⑵生产积极性 ⑶资本主义

  3、⑴村社 ⑵地主阶级 ⑶地主的土地

  【课后建功】

  一、选择题。

  1-5 BCADA 6-10 DDBAA

  二、非选择题。

  11、⑴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统治。

  原因: 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⑵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 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⑶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仍受社区管理的地主控制,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

  ⑷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高中教学计划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高中教学计划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

分享

热门关注

教资高中政治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老人与海》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

雨巷教案

语文《蜀道难》高中教案

蜀道难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范文2021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

高中德育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