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铁剂
(1)口服:消化道症状——恶心、腹痛、腹泻、黑便、食欲减退;糖浆剂可使牙齿变黑。
(2)肌注:
局部——注射部位疼痛或色素沉着、皮肤痛痒;
全身——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肌肉及关节酸痛、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以至过敏性休克,幼儿可致死亡。
【铁剂·药物相互作用】
①维生素C与铁剂同服——铁剂吸收增加,但也容易导致胃肠道反应。
②胃酸缺乏者,宜与稀盐酸并用。
③口服铁剂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浓茶)的药物或饮料同用——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用药监护】
铁负荷过多——发生于长期多次输血者——坏死性胃炎、肠炎,严重呕吐、腹泻及腹痛,血压降低,甚至昏迷——治疗:去铁胺。
6.关于叶酸的剂量问题
小剂量叶酸(日剂量小于0.8mg)——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如叶酸日剂量大于0.8mg时,可能给胎儿带来危害——不是越多越好!TANG!
7.妊娠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维生素B12。
8.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给药——类流感样症状(自限)
前后联系:有类流感样不良反应的部分药物TANG:
A.利福平
B.ARB(XX沙坦)
C.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X格列奈)
D.双胍类
E.阿仑膦酸钠
【促红素·用药监护】
(1)应同时补充铁剂(造血动用体内储存铁)。
(2)铁负荷过重患者,用药后易发生感染。
(3)血浆铁蛋白水平偏低者,大剂量应用可致视力及听力障碍。
9.升白细胞药——用药监护
——规避可引起粒细胞计数减少的药品:
①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等
②抗肿瘤药——阿糖胞苷等
③非甾体抗炎药
④抗生素:磺胺类、氯霉素等
⑤抑酸药(XX替丁、XX拉唑)
⑥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等
四.机制
1.维生素K1——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2.酚磺乙胺——促凝血因子活性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止血。
3.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裂解——止血。
4.卡巴克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受损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5.蛇毒血凝酶——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Ⅲ,使凝血因子Ⅰ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止血。
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作用。
6.肝素
体内体外都有效。
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
A.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B.抑制凝血酶活性;
C.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7.华法林
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产生无凝血活性的Ⅱ、Ⅶ、Ⅸ、Ⅹ因子前体——抑制血液凝固。
8.达比加群酯——与凝血酶的纤维蛋白结合,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最后步骤及血栓形成;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对抗凝血酶的所有作用。
9.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机制——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
10.噻氯匹定、氯吡格雷、阿那格雷、普拉格雷、依诺格雷、替格雷洛和坎格雷洛——TANG简化后——噻氯匹定、XX格雷、X格雷洛——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11.双嘧达莫
①激活血小板环磷腺苷,或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使cAMP浓度增高——抗血小板作用。
②增强前列环素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故人体存在前列环素时才有效。
前列环素缺乏或应用了大剂量阿司匹林——无效。
常与阿司匹林(小剂量)联合应用。
12.西洛他唑
抑制血小板及平滑肌上磷酸二酯酶活性,使血管平滑肌内cAMP浓度上升,扩张血管,对抗血小板凝集。
【前后联系TANG】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米力农/安力农——磷酸二酯酶3抑制剂
XX那非——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茶碱类——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双嘧达莫、西洛他唑
13.替罗非班——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
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阻碍血小板相互结合并聚集成团,阻断血小板聚集最后共同通路。
执业药师西药学考试栏目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