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笔记:心理健康辅导”,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与原则
(一)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通过课程方式(通常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一般要安排成专门的课程(简称辅导课程),面向学生集体有计划地、连续地开展。但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其目的是直接满足学生维护和发展自身的心理健康的需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包括两个层次:(1)一般性的需要,指在某一年龄阶段的所有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需要(如小学生入学后对新的集体环境的适应,与同伴及教师建立关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等等);(2)特殊性的需要,指本校、本班学生或某些特殊学生群体,由于处在特殊环境中或遇到特别事件的冲击或压力而产生的解除困境、度过危机的需要(例如,所在校要与另一所学校合并,多数学生可能都会产生一种特别的不适应)。相应地,心理健康辅导也可以分为一般性的辅导和特殊性的辅导,前者面向每一位在校学生持续地开展,后者往往是为部分学生临时设立。当然,一般性的辅导也需要充分考虑本校、本班学生的特殊情况,开展得更有针对性,而特殊性的辅导也应当引导学生把对特殊情境的适应扩展到心理健康水平,加以整体提高。
心理健康辅导通常由专门的学校咨询工主持,他们可以有计划地到各个班级巡回教学;一般教师在专门培训机构接受训练后,也可以成为心理健康辅导的组织者(以下简称辅导人员),从而缓解专门人员不足的问题;由学校咨询专家对本校有关教师进行示范培训,也是好的办法;另外,同伴教学的方式也值得推荐,一些课程内容可以让接受过训练的学生再去教其他同伴,尤其可以让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跨年级结对帮学),这对担任传授和接受角色的学生双方都有益,但咨询人员应注意对他们督察、指导。
(二)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
由于具有课程的形式,心理健康辅导常常容易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混淆。而为了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有必要特别强调以下几项原则。
1.以技能形成为导向
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主要不在于知识的记忆,而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处理自己在适应环境中的问题的方法。辅导课程的内容不是像数学、语文那样的关于外部世界的间接知识,而是如何调节与控制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训练,它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但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学生的实践与练习,以形成相应的技能或达到态度上的改变。如果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对一些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就根本不成其为辅导课程了。
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形式是活动。过于抽象或专门的知识要尽量减少,要避免使辅导课程成为变相的心理学课程。如果涉及到一些心理学概念,一定要转化成浅显、易懂的形式,而重点在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这当然是高难度的任务,但是,如果让学生把辅导课程看成是一门枯燥难懂的甚至要背上考试负担的学科而感到畏惧,那还不如根本不开设这样的课程。辅导人员在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讲授时间明显比其他科目教学少,但是对讲授质量的要求更高了,在活动之前要充分地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的思考,活动结束时要做好总结或帮助学生自己总结。
2.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心理健康辅导虽然也属于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但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立场。离开学生生活实际的强制灌输是达不到帮助的目的的。首先,课程的总体安排在保持一定的系统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根据接受辅导的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要密切注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造成心理影响的重要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例如,当学生在本班某同学遭遇交通事故之后,就应当及时安排关于情绪疏导的课程内容,并引入怎样在安全方面进行自我保护的讨论(即使这样要改变原来的课程计划)。其次,在讲课材料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例。辅导课程从学生们熟悉的人和事开始,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讨论学生的实际经历,最容易为学生理解。因此,辅导人员平时对学生生活的实际内容(尤其包括在课外和家庭生活中的)多观察多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课程进行当中,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实际体验与看法,这时候辅导人员的角色地不是宣讲者,而是倾听者、对话者。
3.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
心理健康辅导的目标是全体参与者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积极改变,这就要求辅导人员要尽量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参与活动的机会。辅导人员不能忽视那些内向、腼腆的学生,而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或在演练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对那些特别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不是生硬地打断他们,而是向他们讲清楚,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才是成功的活动,鼓励他们给别人提供表达的机会。实际上,让不同的学生学会积极地、平等地参与课程的活动,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
为了有利于表达与交流,辅导班级的规模不宜太大(学生数一般在30人以内为好)。现在学校中的实际班级规模往往都很大,在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考虑拆分成小班开展辅导。更可行的办法则是在同一班级中分小组开展活动,如多进行组间竞赛性质的游戏、讨论分小组同时进行,等等。小组中往往需要产生一位组织者,他应当尽力让各位同伴有同等的表现机会,并且小组领导本身也要每次轮换。
二、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
心理健康辅导的全面开展,对组织者(辅导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辅导人员不仅要对有关的咨询原理与技术有较好的掌握,而且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的能力。下面简述完整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所包括的四个阶段。
(一)需求分析
有效的辅导的基础是对学生的实际需要的了解。一般性的需要,可以通过研究发展心理学的有关材料分析确定,也可以找一些现成的针对一般性需要的课程设计;特殊的需要,就需要在本地区做专门的实地调查,收集有关信息。调查对象可以包括学生、家长及教师和有关的社会机构,调查方法可以是谈话法、问卷法、座谈会等(参见本书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章节)。例如,可能通过调查发现,本校四、五年级学生在校外聚集抽烟比较普遍,就可以考虑开设有关课程。
(二)课程准备
一般性的辅导,虽然可以参考已有的课程设计,但在具体实施上应当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实际安排。备课环节仍是不可或缺的,辅导人员要写出详细的教案,明确课程目标,计划教学步骤,考虑教学材料的呈现,准备教具(活动用品)等等。当然辅导的重要部分是组织活动,活动内容允许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特殊性的辅导,则要辅导人员自己进行课程设计。这里的关键是把了解到的需要转换为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应当是学生的行为或心理上的某种改变,它应当尽可能是可观测到的。例如,了解到许多学生与同伴在一起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经不住其中少数同学的劝说(不好意思对朋友说“不”),就可以把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处理好来自同伴的无形压力。课程目标确定后,围绕它安排讲授内容和设计适宜的活动,也是一件细致复杂、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工作。
(三)授课
心理健康辅导以发展技能为导向,在授课过程中,辅导人员的任务包括讲解、示范、指导等方面。在课堂上,适当的知识讲解仍是必要的,但应当努力做到轻松活泼、简明易懂,要注意尽可能多采用录像、图片等直观形式增强讲解效果,板书也要尽量醒目、多彩。辅导人员要特别善于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例如,关于如何与他人接近、沟通,辅导老师本人、做得较好的同学、教学录像中的人物,都可以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而那些通过学习成功地克服了原来的不适应或困扰的同学,尤其容易使学生觉得亲近、可学。辅导人员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对练习结果提供准确的反馈、给予鼓励。在适当情况下,辅导人员也要布置家庭作业,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会的技能迁移到实际生活,处理好自己的当前问题。
(四)课程评价
辅导课程实施之后,其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对这些应当进行必要的评价。评价的依据可以来自辅导人员的观察,的则来自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反馈。有些课程的期望结果比较明确,容易观察到,如使学生学会给自己安排时间计划表,这只需要检查班级中有多少学生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周计划表即可;有些课程的目标虽然容易理解,却较难测量,如提高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这可以从与学生长期相处的周围人如教师、家长那里,间接了解学生在参加课程前后是否有积极的变化。此外,也应对为课程投入的人力、物力进行测算,以对课程的效益有更全面的评估。
三、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
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辅导的内容,可以按心理健康的主要方面进行划分,包括增进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加强人际交流和人际合作等。应该指出的是,多数时候一节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只是往往有一个相对的侧重点。围绕这些一般的主题,辅导课程的具体设计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下面提及到几种心理健康辅导的设计,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大纲》陈永胜:《小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294页。(以下简称《大纲》)按不同年级分别设计适宜的活动,共计108项,涉及面广;《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郑雪等编:《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40页。(以下简称《设计》)按照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方面划分专题,共计7章41小节,大部分主题可以在小学应用,但需要根据年龄特征对活动形式做具体的考虑;《现代少年》丛立新:《现代少年》,京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48~134页。(以下简称《少年》)是针对初中生青春期发展的主要问题设计的,共计8个单元40课。部分主题对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是适用的,而总体上内容富有新意,设计比较周密,可以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能够较好地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关注自己的情绪体验并能较清楚地分辨(如高兴、不快、伤心、气愤等),能对引起情绪的原因有一定的认识;能对个人的主要特点有基本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外貌、行为习惯、性格、能力有所观察,能初步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缺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例如,《大纲》的活动60“手掌图”让学生了解在一定情境下的情绪体验如何描述,并了解在此情况下的简单处理办法(例如,错过看儿童节目,会觉得失望,这时可以做其他游戏,从失望中摆脱出来,这些分别写在绘制的手掌图的手指、指甲和手掌上)。又如,《大纲》的活动35“诗中的我”让学生每人写一首五行短诗,分别包括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喜欢做的事、主要性格特点、留给别人的印象等。这一活动能较好地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二)自我激励
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开朗乐观,有自信心,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目标。心理健康的人能悦纳自己,不因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感到自卑,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对学习和生活有热情、有兴趣,对将来充满希望并逐渐产生理想。
例如,《大纲》的活动72“相会2010年”让学生假想在18年后某一天大家作为校友回到学校重新相聚,各人分别介绍自己的情况。这使学生对自己将来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有比较清晰的期望;又如《大纲》的活动23“组句游戏”,让学生用“以前……现在……”组句(比如“以前我玩捉迷藏,而现在我玩足球”“以前我很孤单,而现在交了很多朋友”等等),使他们注意到自己许多方面都有积极的成长变化,从而在这种肯定体验中增强自信心。
(三)自我控制
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能够对自己情绪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动摇有较好的调整控制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在遇到生活中的意外、挫折、压力时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较少为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所左右;能比较好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对已经确定的任务能集中注意,坚持不懈地完成,较少因为分心、动摇等半途而废。
例如,《少年》第15课“如何发泄愤怒”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各种有效的发泄愤怒的方式,以使他们了解人人都可能找到一些积极的办法(如踢球、谈心、讲笑话等),既使自己恢复心理平衡又不伤害到别人。《设计》第六章第一节“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则强调,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除了使他们了解挫折和困难在生活中的不可避免,遇到事情要保持冷静、耐心想办法之外,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向别人寻求帮助。
(四)人际交流
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与周围人相处融洽。心理健康的人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同时也能认真地倾听他人、理解他人,不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能够尊重他人的愿望,关心他人的需要,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人,而不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要求别人、支使别人。
例如,《少年》第3课“猜猜我是谁”让学生自由调查,找到符合“喜欢收集邮票的人”“到过本城以外的地方的人”等项目的同学,使学生了解到同学之间彼此有许多共同点,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愿望等,只要积极去了解别人,就能找到共同之处进而发展友谊。又如《大纲》的活动7“称赞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人对邻座同学的一项优点表示诚恳的称赞,并谈谈自己受到别人称赞时的感受。这使学生领悟到人人都需要鼓励,积极地肯定别人的长处或进步能有效地促进友谊。
(五)人际合作
心理健康发展意味着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心理健康的人有较好的独立意识,而不是事事依赖别人缺乏任何主见;同时他也懂得与别人合作完成任务,知道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和分工配合,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尽力;在与周围人发生冲突或分歧时懂得妥协,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例如,《大纲》的活动89“两人三腿游戏”让学生两人一组,各自有一条腿和对方绑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跑步比赛,然后要求大家谈体会。这使学生领悟到,只有彼此协调一致才能使集体很好地实现目标。又如《少年》第25课“家庭乐趣”,请学生各自提出几项能让家里人共同参加、分享快乐的活动(例如家庭扳手腕比赛、家庭猜谜会等),然后在同学之间彼此交流这些活动设计。这使学生领悟到家庭的融洽和快乐需要每一位成员都积极想办法、做贡献。
(六)关于学习技能辅导本部分
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成功地适应学习的要求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综合体现。许多心理健康辅导以提高课业学习的效能为出发点设计专题,如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注意力的训练等。其中许多内容可以在一般科目的学习中得到培养发展,但心理辅导课程侧重从行为和情绪的调控的角度帮助学生,如以考试焦虑的控制、不良学习习惯的克服等为主题等。
(七)关于职业发展辅导
这是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主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能较快地适应以职业为生活重心的新的人生阶段。内容包括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逐步明确职业方向,有目标地积累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直至辅导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寻找和应聘工作等。对小学生而言,当然还不可能详细地、实际地讨论未来的职业计划,但对职业方面的某些知识进行浅易的介绍,激发学生在这方面的想象,为在中学系统地进行职业发展辅导打下必要的基础,是十分有益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幼儿教育学试题 | 幼儿教育学考点 |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
小学教育学试题 | 小学教育学考点 |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
中学教育学试题 | 中学教育学考点 |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