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北京户口最快仅需5天”“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落户西安”,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北京上海等地出台新政 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各地在招才引智中不断出台新政,“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山更比一山高”,释放出强烈的爱才惜才信号,更凸显出人才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棋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新政频出,不拘一格揽英才
3月26日,上海举行人才工作大会。
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大力提升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和舒适度,着力解决人才普遍反映的安居、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让上海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
2016年9月,上海出台人才“30条”,此后又陆续发布69项配套政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对用人单位和人才“放权松绑”;运用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市场化方法引才聚才,吸引了大批高端人才到沪工作。
3月21日,北京发布《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在人才的引进、评价、激励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同时,北京开通高层次国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办理引进,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3月19日,武汉发布《关于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相关政策的解读》,提出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拥有武汉市户籍且家庭在武汉无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请租赁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并确保低于市场价20%,如属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场价30%。
广州、宁波、海口、郑州、西安、南京、成都等地近期也纷纷放出引进人才大招——
广州提出进一步修订落户政策,构建以“引进人才入户为主体,积分制入户和政策性入户为有效补充”的落户政策体系,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急需人才。
宁波大幅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大专应届毕业生在宁波可先零门槛落户后再就业,取消住房和工作限制;中专、高中学历在宁波工作满两年,无房也可以落户;购房落户取消原100平方米面积要求和45周岁以下年龄要求。
海口在企业和人员落户、人才激励、住房保障等方面出台政策,开展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开通高校青年引才直通车。
……
纵观各地出台的“揽才新政”,“落户”“住房”“松绑”成为高频词,也是人才最为关心的关键词。
“各地打响‘人才争夺战’,这是可喜的新气象,说明大家越来越重视人才、越来越重视人才引进。”
在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看来,我国正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各地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创新思维大力引才成为必然。
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指明了全球的竞争环境和我国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表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中国要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人才是最可靠的选择。”
近年来,各地为争夺人才铆足了劲儿。
这一新气象的到来,得益于近些年党中央对人才发展愈发重视,也折射出各地发展中遭遇的瓶颈。
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落实落地,各地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我国应更多依靠人才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各地因此也从拼投资、拼产业更多地转向了争夺人才。
“这也是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过去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路现在已呈疲态,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人才正是实现创新发展最强劲的动力。”王辉耀认为。
人们注意到,此轮“抢才大战”除了二、三线城市“攻势”凶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不再作壁上观,纷纷放宽落户要求,提供优厚待遇,向优秀人才伸出“橄榄枝”。
一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人才具有天然的“虹吸效应”。
然而,为何这些城市如今也“抱着水缸喊渴”?
对此,人才专家分析,一线城市有住房成本高、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短板,相比之下,随着二线城市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走强。因此,一线城市显然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自然要出手“抢才”。
在人才专家看来,各地纷纷“放大招”、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引才揽才,实现了人才在各大小城市间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人才资源分布朝着更加均衡化的方向发展,这将助推我国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升级,加速形成人尽其才的良性局面。
综合施策,引来更需用得好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分布不均、一些地方留不住人才,一些行业、一些地区人才又不愿去,造成一线城市人才集中,二、三线城市和部分行业人才匮乏。
“这次‘抢才大战’,正好暴露了我国人才方面一直存在的一些问题。”
王辉耀指出,此前不少城市在引才政策上都瞄准大学生。
然而,人才不都是大学生,有一技之长的熟练蓝领工人、有丰富经验的职场中层、有经商和创业经验的创业人才等都是人才。
另外,城市发展不能只靠高科技人才,同样离不开服务业等各领域人才。
“因此,各地在制定引才新政时还可以更加开放;同时,各地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人才战略,注重差异化,不盲目跟风随大流,突出当地核心优势,实现最佳引才引智目标。而一线城市更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眼光,从全世界引才用才,助推中国发展。”王辉耀表示。
引进人才后,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眼下,不少地方为吸引更多人才,在落户、住房等方面频频“发力”。
然而,除了户口、住房、薪酬等硬性条件外,城市的整体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也关系到引进人才后是否留得住、用得好。
人才专家指出,当前急需不断提升城市的人文、自然环境,提高综合治理水平等,为人才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
引进人才尤其是在创业、投资方面的人才只是涵养创新的基础。
怎样真正激发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还需要培养有利于其创新的环境,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搭建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软环境,打造动力强劲的创新引擎。
“只有抓住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施策发力,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迸发创新活力,让其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杨伟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