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A.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B.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C.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答案】D
14.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
A.1个月~3个月
B.3个月~4个月
C.4个月~5个月
D.6个月~12个月
【答案】D
15.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都发音的年龄是( )。
A.8个月
B.1岁左右
C.2岁左右
D.3岁左右
【答案】D
【解析】婴儿语音的发展分为语音感知和发音。婴儿真正发音是从掌握第一批词开始的;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婴儿只能发出他可以辨别的语音:到3岁左右,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16.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
A.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
B.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C.父母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
D.父母采用奖惩相结合的办法
【答案】B
【解析】婴儿期作为人生的最初阶段,如果抚养不当,就会带来各种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的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对困难型婴儿,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地适应社会。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家长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多鼓励他们去尝试薪经验。
17.小学阶段儿童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
A.感知动作永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B.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
C.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D.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
【答案】C
【解析】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逐渐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儿童的概括水平可以按如下三个阶段划分。1)直观形象水平: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2)形象抽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
18.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 )。
A.和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B.越来越外向
C.情感波动越来越大
D.越来越成熟
【答案】D
19.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力比多的驱动
C.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潜意识的结构
【答案】C
【解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过分或者接受的刺激太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那么,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者性心理发展“固着”。
20.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
A.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
【答案】A
【解析】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1)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2)统计学标准,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3)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4)社会适应标准,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们就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
21.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 )。
A.应激
B.情感
C.激情
D.心境
【答案】D
【解析】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而情感(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2.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属于( )。
A.丘脑理论
B.认知理论
C.外周理论
D.动机理论
【答案】B
23.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社会需要
D.缺失性需要
【答案】B
24.大脑皮质的颞上回是( )。
A.言语听觉中枢
B.视觉性言语中枢
C.言语运动中枢
D.书写性言语中枢
【答案】A
25.分心指( )。
A.注意起伏
B.注意转移
C.注意动摇
D.注意分散
【答案】D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注意的分散,即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起伏(或注意动摇)是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注意转移是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注意的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出国留学网心理咨询师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