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测试题一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A.个体

  B.环境

  C.他人

  D.另一对象

  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4、(B)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A.F.H.奥尔波特

  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

  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C)模型。

  A.P-O-X

  B.TIRO

  C.A-B-C

  D.B=f(P,E)

  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A)。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

  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A),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A.主观体验

  B.社会动机

  C.社会态度

  D.社会知觉

  1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D)是易变性因素。

  A.人格

  B.智力

  C.能力

  D.情绪

  19、印象管理是一种(B)。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A.信息加工

  B.社交技巧

  C.情感过程

  D.影响力

  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B)。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印象形成

  D.总体印象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