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主要风险的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流程:定义测试目标—确定风险因素—设计压力情景—收集测试数据—设定假设条件—确定测试方法—进行压力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确定潜在风险和脆弱环节—汇报测试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压力测试定量分析的核心技术是在压力情景和承压指标确定后,建立风险因子与承压指标(即模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传导机制。其中,重中之重是对风险因子如何影响利润的估算,包括三大组成部分:第一拨备前毛利润,第二信贷损失拨备,第三其他损失。
10.3.1信用风险压力测试
主要方法:压力传导关系清晰(指标分析法);压力传导关系复杂(一般线性回归、时间序列等)
信用风险权重法的银行,可以计算压力情景下不良贷款升高,经由贷款损失减值拨备对银行盈利和风险加权资产的影响。
信用风险内评法的银行,可以通过试压于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来计算预期损失、贷款损失拨备及其对银行利润和资本金的影响。
国别风险压力测试可以从统计出的单个国家的国别风险敞口出发,根据历史事件、市场隐含信息等多方面信息来源,设计出压力测试下的评级迁徙情景,将设计后的评级迁徙情景作用于国别风险敞口后,得到在此评级迁徙情境下国别敞口分布的变化情况。
国别风险压力测试可包括全局压力测试、事件驱动压力测试两部分。
10.3.2市场风险压力测试
市场风险压力测试主要目标在于弥补VaR模型缺陷和强化风险管理。
VaR模型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VaR不能反映极端情况下非正常市场中的损害程度,需要通过压力测试方法弥补VaR方法的缺陷;二是在压力情况下,风险因子的相关性可能发生改变。
主要方法: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可以分为交易账户下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和银行账户下市场风险压力测试。
交易账户下市场压力测试主要运用方差—协方差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风险价值和压力风险价值。
银行账户下市场风险压力测试,主要是利率风险的影响。通常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大框架下,通过三种方法考虑作为承压指标的净利息收入变化:(1)主要利率上下平移200个基点;(2)1%和99%分位数的历史情景;(3)相当于1%和99%分位数历史情景的利率平移。
一般,商业银行每年年初对压力测试情景进行定期重检和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1.针对历史情景,评估原有情景的有效性,重检过去一年中是否有新增历史情境;
2.针对假设情景,要基于最新的资产组合特征,对关键风险因子及变动幅度进行重检和调整。
但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触发不定期重检和调整:
1.经济环境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新的突发事件时;
2.资产组合有新增产品类别或产品类别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时;
3.银行的风险偏好发生改变,导致银行对不同压力程度的测试情景的容忍程度变化时。
风险价值(VaR)是指在市场正常波动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VaR是完全基于统计分析基础上的风险计量技术,主要有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又称统计模拟法、随机抽样技术)。
10.3.3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与应急管理
与其他风险相比,流动性风险是低频率、强损失事件,因此更加重视压力测试(往往是情景压力测试)。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生存期不得低于30天)
流动性压力测试与其他压力测试的区别:
1.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承压指标与其他压力测试不同。(支付能力)
2.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承压指标是流动性而非盈利,因此流动性压力测试在情景模拟过程中使用的是现金流模拟而不是损益模拟。
流动性危机情景可以分为单个银行危机情景、市场流动性危机情景、混合情景三大类。
从流动性危机时间长度上看,流动性压力情景分为:中期中等强度情景(1月左右)和短期高强度情景(1周左右)
情景假设条件分为外部市场假设、银行整体假设和产品行为假设。产品行为假设直接影响银行现金流假设,外部市场假设和银行整体假设间接影响银行现金流。
在实践中,发现需要考虑的重点假设包括:
1.投资类资产:在流动性压力测试中,投资类资产的重点假设是变现速度和变现价格,假设不同压力情景的变现特点;
2.票据:票据虽然属于信贷类资产,但是也具有变现能力,可以和投资类资产一样处理;
3.存款类项目: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存款流失假设。
流动性应急管理机制: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包括了日常流动性管理、中长期结构管理以及流动性危机管理等。
银行建立流动性应急机制的主要原因是:
1.流动性应急机制是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满足监管合规的重要条件;
2.流动性应急机制能够帮助银行提高应对危机的及时性;
3. 流动性应急机制能够帮助银行提高应对危机的有效性。
应急机制的关键要素:
1.设定触发应急计划的情景,至少应当包括银行评级被大幅降低的情况;
2.明确董事会、高管层及各部门在应急计划实施中的权限和职责;
3.包括资产方应急措施和负债方应急措施。列明压力情况下的应急资金来源和量化信息,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跨境、跨机构的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可靠、充分;
4.区分法人和集团层面,并视需要针对重要币种和境外主要业务区域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
5.至少每年一次对应急计划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修订,并不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实施;
6.出现流动性危机时,应当加强与交易对手、客户及公众的沟通,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流动性应急计划主要包括危机处理方案、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两方面。
流动性应急计划具体包括职能分工、预警指标、应急措施、沟通披露、计划演练、审批更新六部分。
预警指标,利用预警指标识别流动性危机需要清晰理解:预警指标应包含那些流动性表象之外的真正原因、银行应高度关注预警体系。
应急措施,示例性预警信号:银行收入下降;资产质量恶化;银行评级下降;无保险的存款、批发融资或资产证券化的利差扩大;股价大幅下跌;资产规模急速扩张或收购规模急剧增大;无法获得市场借款。
在各级别应急阶段,及时汇报当前流动性状况,汇报内容包括:7天、1个月和3个月的流动性缺口限额;隔夜负债的变动;所持流动性证券投资;抵押品的可使用程度;从资产证券化、批发融资和贷款出售中可获得的应急融资能力;无担保的批发融资到有担保的批发融资的变动。
沟通披露,对外沟通应包含的内容:紧急情况下的对内对外沟通联系表;与重要的存款者和资金提供者保持沟通;与媒体之间的沟通;职责分工;内部沟通;不同沟通重点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