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2018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州体育学院2018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州体育学院2018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一)运动训练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

  广州体育学院于1956年成立运动训练系,运动训练专业也同年设立,历经了五十多年,2017年将系改为学院。曾培养容国团、陈肖霞等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实行单独提前招生,在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四年制学生。

  运动训练学院现设有篮球教研室、排球教研室、足球教研室和运动训练学教研室,项目设置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网球、田径、游泳和举重等十个竞技运动项目。

  该院有专任教师52名,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6人,硕士14人,国际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12人。运动训练专业现有学生2200多人。

  近年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本系专业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础,重视训练,强化专项,提倡个性的办学风格,做到了系部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近年来,该系致力于办学模式的创新,积极与省、市体校、体工队合作,探索联合办学的新路子,为实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契机。

  自1990年以来,该院学生在省内外参加重大体育竞赛中,共获金牌378枚,约380人次打破省高校或全国体院、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省运会纪录。在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该院学生有11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10名运动员代表祖国参赛,有1名运动员代表香港参赛。他们不畏强手,勇于拚搏,共取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1个第4名、和1个第9名的优异成绩,不仅实现了广州体院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全国体育院校奥运战绩中也名列前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学院争了光。

  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宽厚,一专多能,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技能,能在专业(职业)队、基层业余体校、体育俱乐部及各类学校从事教学、训练、竞赛及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较广泛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基层业余体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二)体育艺术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

  2003年底,我校在全国体育院校率先成立体育艺术系,现更名为体育艺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是该学院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以文体交融、特色办学、追求卓越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目前,除运动训练专业外,该院还开设舞蹈学专业(舞蹈教育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现代舞方向,运动舞蹈方向——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现有专业教师39名,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11人,讲师20名,助教6名。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9人,占教师总数的54.76%。骨干教师中拥有国家级裁判6名;国际健将4名,国家健将7名。近五年来,该院教师主持6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3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和46项院管课题研究,主编和参编12套教材和专著,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骨干教师中拥有国家级裁判6名;国际健将4名,国家健将7名。先后四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能力为目标、以结合实际为纽带、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课程系统,初步形成了非奥项目、自主培养、成绩突出;学用结合、练赛结合、供需结合;体美合壁、以美建系、以美育人;紧靠社会、学科先进、亮点鲜明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学校、文化(艺术)馆、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教学、管理、休闲娱乐及全民健身指导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体育艺术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基层业余体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三)武术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4K)

  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6年,在开拓进取中积淀了宝贵、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素养,办学层次从专科、本科为主到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多年来,武术一直是我院历史悠久的传统和优势项目,吸纳并造就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如“铁臂鸳鸯手”黄啸侠教授、“一代跤王”张登魁教授。2003年武术系成立,现更名为武术学院。武术学院现设有一个办公室和四个教研室,全院在校的本科学生607人,研究生35人。教职员工34人(学科、专业教师3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达60.0%(博士2人),教授6人(17.7%),副教授8人(23.6%),研究生导师8人;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6人。是中国武术协会一级专业性单位会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功力项目训练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武术学院现设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套路、散打、南狮、健身气功等)、运动训练(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等对抗类项目)和表演(武术表演方向)三个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华南地区最早、更是广东省具备系统学历教育(本科—研究生)的唯一专业。《武术》课程是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广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现有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武术功力、健身气功、龙狮龙舟和脚斗士七支学校代表队。武术套路、散打、南狮、武术功力、健身气功队伍的运动技术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多次代表广东乃至中国参加多种国内国际赛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武术套路队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注册,华南地区唯一一支有资格单独组队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高水平系列赛(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除外)的高校代表队。武术学院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每学年有多名教师应邀出国出访和讲学,并与国外以及港澳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培养目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以及公、检、法、国安等部门,主要从事以武术为主要方向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公、检、法单位;面向大、中、小学和体育部门从事教学、训练及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各级地方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等。

  (四)足球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

  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于2016年4月16日正式成立。这是广州体育学院率先贯彻实施《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6-2050年)》精神,以“自立自强开拓创新”为办学理念,自觉服务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转变足球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式,探索中国足球发展新常态下培养新型足球人才的新举措,是文化教育与足球运动紧密融合的一所新型足球学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后,广东在足球人才培养、开展校园足球等方面加快了步伐,广州体育学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广东省培养了一大批足球专业人才,并在足球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依据独立的足球专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运行管理的本科全日制足球学院。下设办公室,足球教学教研室,足球竞训教研室,足球综合教研室,拥有校园足球研究中心、校园足球教师综合技能示范中心、足球实训中心。目前在足球学院的足球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有国际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2人,裁判员讲师3人,D级教练员讲师3人,C级教练员讲师1人,室内足球五人制L1教练员讲师1人,中国足协职业联赛技术调研员5人,中国职业足球比赛监督2人,全国大学生室内五人制比赛监督1人。师资队伍从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学缘来源广泛、学历层次较好,是一支团结、奋发、进取的教学科研队伍。在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学院足球代表队在全国各项赛事中名列前茅。1999年以来,在已举办的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中,男子足球代表队获得了4届冠军1届亚军;女子足球代表队获得两届冠军一届亚军一届季军的好成绩。足球学院的教师曾主持1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课题;参与1项国家级,10项省部级课题;“足球”为广东省足球精品课程;主编和参编11套教材和专著。在服务社会方面,承担了国家、省、市三级校园足球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承担过广东省足球裁判培训和国家、省、市足球协会承办的B、C、D级教练员培训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在继承原来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适应新形势下能够承担校园足球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定位方向,足球学院学生的课程方面突出了校园足球的实践能力,加强了足球综合教学训练技能的培养,对足球运动的专项理论进行了系统和规范化,并突出校园足球的课程设计和校园足球的实践。“对于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面,我院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我院的特色校本教材。”在主干课程方面,很多专题我们将请校外名师专门授课,使课程多元化,让学生接受更多知识。在社会实践方面,将由专门的导师负责,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为教学实习和校园足球教学实践做好前期准备。综合实践将到不同的足球学校、体校和社会俱乐部,通过实践了解广东省的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有哪些类别和形式,应对校园足球市场的需求。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面向大、中、小学和体育部门从事足球教学、训练及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等。

  二、招生计划

  运动训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300人(除足球专项外),足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足球专项)60人,体育艺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17人,武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80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计划招生65人。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具体分项目计划,将于2018年5月中下旬在我院本科招生网(http://gtzs.gipe.edu.cn/)向社会公布。

  注:以上计划为预定计划(含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正式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三、招生项目

  (一)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拳击、摔跤(古典、自由)、棒球、垒球、举重、柔道、跆拳道、高尔夫球(入学后,学校可根据实际办学情况调整学生专项,如不服从,请慎重报考。)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

  四、报名条件及要求

  (一)符合2018年高考报名条件;

  (二)具备招生项目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报名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http://jsdj.sport.gov.cn/)截止2月28日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四)广东省的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均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均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其他省如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有相应要求的按所在省招办的具体要求执行。

  五、考生报名及填报志愿

  (一)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育单招管理系统中进行考试报名,具体报名时间:2018年3月1日12:00至3月15日12:00。

  (二)考生依据公布的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志愿顺序。

  (三)考生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在线完成缴费,其中体育专项考试费用每位考生每次考试350元。

  (四)报名以考生完成缴费为准,未缴费的考生不予以确认。

  (五)考生报名一旦缴费确认,志愿将不能调整。

  (六)因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等原因(含2009年7月1日前的证书)无法正常报名的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需填写《报名申请表》,并在3月12日12:00前交我校招生办公室。

  六、考试安排

  (一)体育专项考试:2018年体育单招考试将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进行,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武术套路8个项目为分区统考项目,其余项目实行全国统考,分区统考依据考生报考学校所在行政区域划分。

  1.我校2018年承担分区统考项目和考试安排

  我校承担分区统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

  凡报考华南、华中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河南六省)所属25所单招院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四个项目的考生须来我校参加专项考试,具体考试安排如下表(年份为2018年):

  

1.png

2.jpg

  2.文化考试地点: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指定的标准化考场,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公布地址。

  3.考生请于4月15日12:00后登陆“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体育单招考试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文化考试必须持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

  4.5月14日12:00后可登录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的招生系统查询文化考试成绩。

  七、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办法

  (一)免试条件及要求

  1.符合2018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报名号;

  2.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职业运动员不受此条件限制);

  3.运动成绩优异,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曾获指定项目比赛全国前三名、亚洲前六名、世界前八名(指定赛事详见《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做好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

  (2)获得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和武术项目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等级,其他项目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二)申报材料

  1.《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2.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复印件一份);

  3.符合免试资格的比赛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

  4.符合免试资格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一份);

  5.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份);

  6.三级甲等医院体检证明(近一个月内)。

  (三)办理程序

  1.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部门要求执行);

  2.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应填写《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并根据院校招生简章,自行联系拟申请就读高校,获得学校招生部门盖章同意。

  3.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征得招生院校同意后,于2018年3月1日12:00前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或网站APP“体教联盟”的“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系统”(以下简称免试系统)进行报名,并根据系统要求提交相关资料,逾期不予以受理;

  4.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央军委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于2018年3月5-20日12:00通过“免试系统”管理终端完成运动员资格审核,审核后打印纸质《审核汇总表》(系统提供打印)盖章后,于3月31日前报体育总局科教司,逾期不予以受理;

  5.通过审核的推荐名单将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及网站APP(体教联盟)上进行公示;

  6.推荐名单经教育部批准后,由相关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和高校按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高考招生 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 高考招生简章 高考保送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广州体育学院2018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高考体育特长生的四项成绩对照表

体育特长生

体育高考分数如何计算 如何能达到满分

关于体育高考

2021年黑龙江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考试规则

黑龙江高考体育考试项目

2021黑龙江普通高校招生体育术科考试评分标准

高考体育评分标准

高考体育特长生的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高考体育特长生

2021宁夏高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问答

高考体育问答

2021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名时间

高考体育专业报名时间

2020山东高考体育专业招生有关通知

高考体育专业招生

2020江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安排方案通知

2020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体育高考考哪些体育项目

关于高考体育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广州体育学院2018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州体育学院2018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一)运动训练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

  广州体育学院于1956年成立运动训练系,运动训练专业也同年设立,历经了五十多年,2017年将系改为学院。曾培养容国团、陈肖霞等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实行单独提前招生,在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四年制学生。

  运动训练学院现设有篮球教研室、排球教研室、足球教研室和运动训练学教研室,项目设置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网球、田径、游泳和举重等十个竞技运动项目。

  该院有专任教师52名,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博士6人,硕士14人,国际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12人。运动训练专业现有学生2200多人。

  近年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本系专业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础,重视训练,强化专项,提倡个性的办学风格,做到了系部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近年来,该系致力于办学模式的创新,积极与省、市体校、体工队合作,探索联合办学的新路子,为实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契机。

  自1990年以来,该院学生在省内外参加重大体育竞赛中,共获金牌378枚,约380人次打破省高校或全国体院、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省运会纪录。在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该院学生有11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10名运动员代表祖国参赛,有1名运动员代表香港参赛。他们不畏强手,勇于拚搏,共取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1个第4名、和1个第9名的优异成绩,不仅实现了广州体院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全国体育院校奥运战绩中也名列前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学院争了光。

  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宽厚,一专多能,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项技能,能在专业(职业)队、基层业余体校、体育俱乐部及各类学校从事教学、训练、竞赛及体育运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并具有较广泛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基层业余体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二)体育艺术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

  2003年底,我校在全国体育院校率先成立体育艺术系,现更名为体育艺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是该学院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以文体交融、特色办学、追求卓越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目前,除运动训练专业外,该院还开设舞蹈学专业(舞蹈教育方向)和舞蹈表演专业(现代舞方向,运动舞蹈方向——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大众艺术体操)。现有专业教师39名,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11人,讲师20名,助教6名。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9人,占教师总数的54.76%。骨干教师中拥有国家级裁判6名;国际健将4名,国家健将7名。近五年来,该院教师主持6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3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和46项院管课题研究,主编和参编12套教材和专著,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骨干教师中拥有国家级裁判6名;国际健将4名,国家健将7名。先后四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能力为目标、以结合实际为纽带、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课程系统,初步形成了非奥项目、自主培养、成绩突出;学用结合、练赛结合、供需结合;体美合壁、以美建系、以美育人;紧靠社会、学科先进、亮点鲜明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学校、文化(艺术)馆、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教学、管理、休闲娱乐及全民健身指导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体育艺术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基层业余体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三)武术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4K)

  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6年,在开拓进取中积淀了宝贵、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素养,办学层次从专科、本科为主到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多年来,武术一直是我院历史悠久的传统和优势项目,吸纳并造就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如“铁臂鸳鸯手”黄啸侠教授、“一代跤王”张登魁教授。2003年武术系成立,现更名为武术学院。武术学院现设有一个办公室和四个教研室,全院在校的本科学生607人,研究生35人。教职员工34人(学科、专业教师3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达60.0%(博士2人),教授6人(17.7%),副教授8人(23.6%),研究生导师8人;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6人。是中国武术协会一级专业性单位会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功力项目训练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武术学院现设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套路、散打、南狮、健身气功等)、运动训练(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等对抗类项目)和表演(武术表演方向)三个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华南地区最早、更是广东省具备系统学历教育(本科—研究生)的唯一专业。《武术》课程是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广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现有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武术功力、健身气功、龙狮龙舟和脚斗士七支学校代表队。武术套路、散打、南狮、武术功力、健身气功队伍的运动技术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多次代表广东乃至中国参加多种国内国际赛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武术套路队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注册,华南地区唯一一支有资格单独组队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高水平系列赛(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除外)的高校代表队。武术学院对外交流活动频繁,每学年有多名教师应邀出国出访和讲学,并与国外以及港澳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培养目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以及公、检、法、国安等部门,主要从事以武术为主要方向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公、检、法单位;面向大、中、小学和体育部门从事教学、训练及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各级地方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等。

  (四)足球学院及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K)

  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于2016年4月16日正式成立。这是广州体育学院率先贯彻实施《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6-2050年)》精神,以“自立自强开拓创新”为办学理念,自觉服务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转变足球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式,探索中国足球发展新常态下培养新型足球人才的新举措,是文化教育与足球运动紧密融合的一所新型足球学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后,广东在足球人才培养、开展校园足球等方面加快了步伐,广州体育学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广东省培养了一大批足球专业人才,并在足球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广州体育学院足球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依据独立的足球专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运行管理的本科全日制足球学院。下设办公室,足球教学教研室,足球竞训教研室,足球综合教研室,拥有校园足球研究中心、校园足球教师综合技能示范中心、足球实训中心。目前在足球学院的足球专业教师队伍中,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有国际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2人,裁判员讲师3人,D级教练员讲师3人,C级教练员讲师1人,室内足球五人制L1教练员讲师1人,中国足协职业联赛技术调研员5人,中国职业足球比赛监督2人,全国大学生室内五人制比赛监督1人。师资队伍从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学缘来源广泛、学历层次较好,是一支团结、奋发、进取的教学科研队伍。在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学院足球代表队在全国各项赛事中名列前茅。1999年以来,在已举办的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中,男子足球代表队获得了4届冠军1届亚军;女子足球代表队获得两届冠军一届亚军一届季军的好成绩。足球学院的教师曾主持1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课题;参与1项国家级,10项省部级课题;“足球”为广东省足球精品课程;主编和参编11套教材和专著。在服务社会方面,承担了国家、省、市三级校园足球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承担过广东省足球裁判培训和国家、省、市足球协会承办的B、C、D级教练员培训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在继承原来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适应新形势下能够承担校园足球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定位方向,足球学院学生的课程方面突出了校园足球的实践能力,加强了足球综合教学训练技能的培养,对足球运动的专项理论进行了系统和规范化,并突出校园足球的课程设计和校园足球的实践。“对于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面,我院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我院的特色校本教材。”在主干课程方面,很多专题我们将请校外名师专门授课,使课程多元化,让学生接受更多知识。在社会实践方面,将由专门的导师负责,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为教学实习和校园足球教学实践做好前期准备。综合实践将到不同的足球学校、体校和社会俱乐部,通过实践了解广东省的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有哪些类别和形式,应对校园足球市场的需求。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就业方向:面向大、中、小学和体育部门从事足球教学、训练及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司等。

  二、招生计划

  运动训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300人(除足球专项外),足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足球专项)60人,体育艺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17人,武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计划招生80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计划招生65人。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具体分项目计划,将于2018年5月中下旬在我院本科招生网(http://gtzs.gipe.edu.cn/)向社会公布。

  注:以上计划为预定计划(含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正式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三、招生项目

  (一)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项目: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拳击、摔跤(古典、自由)、棒球、垒球、举重、柔道、跆拳道、高尔夫球(入学后,学校可根据实际办学情况调整学生专项,如不服从,请慎重报考。)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项目:武术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

  四、报名条件及要求

  (一)符合2018年高考报名条件;

  (二)具备招生项目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报名考生运动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http://jsdj.sport.gov.cn/)截止2月28日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四)广东省的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均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均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其他省如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有相应要求的按所在省招办的具体要求执行。

  五、考生报名及填报志愿

  (一)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育单招管理系统中进行考试报名,具体报名时间:2018年3月1日12:00至3月15日12:00。

  (二)考生依据公布的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志愿顺序。

  (三)考生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在线完成缴费,其中体育专项考试费用每位考生每次考试350元。

  (四)报名以考生完成缴费为准,未缴费的考生不予以确认。

  (五)考生报名一旦缴费确认,志愿将不能调整。

  (六)因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等原因(含2009年7月1日前的证书)无法正常报名的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需填写《报名申请表》,并在3月12日12:00前交我校招生办公室。

  六、考试安排

  (一)体育专项考试:2018年体育单招考试将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进行,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武术套路8个项目为分区统考项目,其余项目实行全国统考,分区统考依据考生报考学校所在行政区域划分。

  1.我校2018年承担分区统考项目和考试安排

  我校承担分区统考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

  凡报考华南、华中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河南六省)所属25所单招院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四个项目的考生须来我校参加专项考试,具体考试安排如下表(年份为2018年):

  

1.png

2.jpg

  2.文化考试地点:考生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指定的标准化考场,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公布地址。

  3.考生请于4月15日12:00后登陆“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体育单招考试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文化考试必须持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

  4.5月14日12:00后可登录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的招生系统查询文化考试成绩。

  七、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办法

  (一)免试条件及要求

  1.符合2018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报名号;

  2.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职业运动员不受此条件限制);

  3.运动成绩优异,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曾获指定项目比赛全国前三名、亚洲前六名、世界前八名(指定赛事详见《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做好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

  (2)获得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和武术项目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等级,其他项目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二)申报材料

  1.《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2.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复印件一份);

  3.符合免试资格的比赛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

  4.符合免试资格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复印件一份);

  5.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一份);

  6.三级甲等医院体检证明(近一个月内)。

  (三)办理程序

  1.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部门要求执行);

  2.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应填写《2018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审批表》,并根据院校招生简章,自行联系拟申请就读高校,获得学校招生部门盖章同意。

  3.申请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征得招生院校同意后,于2018年3月1日12:00前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或网站APP“体教联盟”的“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系统”(以下简称免试系统)进行报名,并根据系统要求提交相关资料,逾期不予以受理;

  4.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央军委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于2018年3月5-20日12:00通过“免试系统”管理终端完成运动员资格审核,审核后打印纸质《审核汇总表》(系统提供打印)盖章后,于3月31日前报体育总局科教司,逾期不予以受理;

  5.通过审核的推荐名单将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及网站APP(体教联盟)上进行公示;

  6.推荐名单经教育部批准后,由相关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和高校按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高考招生 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 高考招生简章 高考保送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