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复习

  经济学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天小编就要和大家讲讲考研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仔细复习!这样考试就不用发愁了!

  考研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1、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

  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提供的自然实验——因为你不可能为了去验证一些数据去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所以说经济学里的“实验”不是那么好做的。

  2、那么如何去做呢?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建立理论,再去进一步的观察(检验!)……

  在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一定的假设,这些假设会有利于我们的观察。当然,假设并不是永远的成立。比如我们去买东西,如果商店就在门口,我们可以假设买东西所花费的时间为零,如果是在3站地以外的话,这个假设就不能成立。

  建立起经济模型。

  两个模型: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一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这两个家伙基本上可以见名见意。

  前者,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后者,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如何相互交易。

  或者这么说吧。如果你关心的是货币和失业率的关系,那么你所关心的话题应当是宏观经济学。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公司如何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决策,你所关心的应当是微观经济学的东西。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二节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我们说,当经济学家去解释世界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们是科学家。

  当经济学家尝试帮助改善世界的时候,他们是政策顾问。

  实证分析: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企图描述世界如何运行的观点。

  比如说,国家的财政管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国家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管力度。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三节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科学的判断不同,价值观不同,感觉与现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我们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的看法不同,理论的依据自然不一样。比如我认为人们应当是高储蓄率好,这样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是有的人可能认为低储蓄率好。这就是分歧。

  价值观也可能不同。怎么会是最公平的?是看长远的利益,还是看眼前的,还是看中期的利益。

  但是,有的时候经济学家对某些问题看法一致的时候,政府的决策者或者普通的群众可能觉得这个看法脱离了实际,从而不予接受这些观点。这都是有可能的。

  附加一点:因果关系的分析。我们在分析事实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谁是原因,谁是结果。有没有被忽略的第三者原因。这样子会使我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避免得出荒谬的结论。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吧。假设有这样的的两户人家,陈家人捕鱼,李家人种地。陈家人每天可以捕8斤鱼。李家人每天可以种15斤粮食。如果他们各自为营的生活的话。每天都是过着这样的单调的生活了。如果可以有贸易的存在,那么它们之间可以交换铲平,贸易可以让每个人去享受更多的东西。

  举个现在的例子吧。家里面的各种电器,蔬菜,粮食,什么东西不是经过贸易得来的呢!我们不可能为了可以看电视而去生产电视机……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得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和劳务。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在每个领域都很擅长的话,他还有必要去贸易么?看看:

  那么我们可以看,如果陈家人每天可以捕8斤鱼或者种24斤粮食。李家人每天可以捕5斤鱼或者20斤粮食。

  要是我现在从主观看来,李家人不管怎么样都会占了很大的便宜了,那么陈家人还会选择去交易么?

  机会成本:陈家人得到1斤鱼的机会成本是3斤粮食。李家人得到1斤鱼的机会成本是4斤粮食。那么李家人在生产粮食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陈家人在生产鱼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陈家人不管在生产鱼还是在粮食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不多说,如果陈家人每天(5,9)李家人每天(3,8)。

  陈家人每天(8,0)李家人每天(0,20)

  他们交换:(-3,10)(3,-10)

  结果:(5,10)(3,12)

  看,我们可以使得陈家人吃更多的粮食,李家人吃更多的粮食。

  其实他们的价格定在(鱼为1)1:3和1:4之间就行,两家都会有好处的。这样子。

  贸易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我们说,企业有很多的种类,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与他的各种成本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成本——我们在上一章已经学过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我们在竞争市场上对这些企业的行为的分析:

  第一节竞争市场

  定义: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的市场

  特点:

  1、市场上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

  2、每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相同。

  3、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市场。

  竞争企业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产量(加仑)价格(美元)总收益(美元)平均收益(美元)

  边际收益(美元)

  (Q)(P)(TR=P*Q)(AR=TR/Q)(MR=△TR/△Q)

  16666

  261266

  361866

  462466

  563066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三节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价格=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

  在自由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上,长期中利润为零。在长期均衡时,所有企业在有效规模时生产,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而且,企业数量的调整满足在这种价格时的需求量。

  需求变动在不同时间范围内有不同的影响。在短期中,需求的增加价格上升,并使利润增加,而需求减少降低了价格,并引起亏损。但是如果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那么,在长期中企业数量调整使市场回到零利润均衡。

  实际上,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生产资源的数量可能有限,会引起成本上升

  企业有不同的成本

  企业获得零利润仍旧经营?因为它的会计利润是正的。(我们的所说的成本当中包括了机会成本)

  ►第十五章垄断

  垄断: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买者的企业

  第一节产生垄断的原因

  1.垄断资源

  例子:南非的戴比尔斯钻石公司的钻石。垄断了世界上80%的钻石生产

  说明:实际上垄断很少产生于这个原因。因为现实经济非常巨大,而且资源由许多人共同所有。

  2.政府创造的垄断

  例子:专利和版权法是政府如何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例子。

  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决定专利和版权的法律既有利益也有成本。它们的利益是增加了对创造性动力的激励。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利益被垄断定价的成本所抵消。

  3.自然垄断

  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例子:城市供水系统。

  说明:这是想当然的。如果一个城市只有一家供水公司,那么它铺设的管道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他供水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有两家以上的公司,供水的成本势必要上升。

  实际上,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当中有很多的自然垄断的例子。经济中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例子都是这样的。比如,很少有人使用的桥的例子。桥的收费站具有排他性,桥的使用没有竞争性(肯定够用了)。

  推荐阅读:

  考研专业课高分背诵技巧

  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习攻略

  2020年考研专业课拿分必备技巧

  考研冲刺:专业课怎样高效复习

  2020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怎么复习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考研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人文教育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考研方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复合材料

测绘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考研方向

能源动力类专业考研方向

考研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方向有哪些

考研方向

考研专业课知识点太密太难背怎么办?

考研专业课

教育技术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考研科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考研考哪几门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会计学考研考什么学校好

考研学校

会计学专业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好

考研专业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经济学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之一,今天小编就要和大家讲讲考研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仔细复习!这样考试就不用发愁了!

  考研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1、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

  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提供的自然实验——因为你不可能为了去验证一些数据去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所以说经济学里的“实验”不是那么好做的。

  2、那么如何去做呢?

  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世界,建立理论,再去进一步的观察(检验!)……

  在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一定的假设,这些假设会有利于我们的观察。当然,假设并不是永远的成立。比如我们去买东西,如果商店就在门口,我们可以假设买东西所花费的时间为零,如果是在3站地以外的话,这个假设就不能成立。

  建立起经济模型。

  两个模型:循环流向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一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

  这两个家伙基本上可以见名见意。

  前者,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后者,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如何相互交易。

  或者这么说吧。如果你关心的是货币和失业率的关系,那么你所关心的话题应当是宏观经济学。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公司如何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决策,你所关心的应当是微观经济学的东西。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二节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我们说,当经济学家去解释世界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们是科学家。

  当经济学家尝试帮助改善世界的时候,他们是政策顾问。

  实证分析: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企图描述世界如何运行的观点。

  比如说,国家的财政管理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国家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管力度。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三节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科学的判断不同,价值观不同,感觉与现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我们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的看法不同,理论的依据自然不一样。比如我认为人们应当是高储蓄率好,这样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是有的人可能认为低储蓄率好。这就是分歧。

  价值观也可能不同。怎么会是最公平的?是看长远的利益,还是看眼前的,还是看中期的利益。

  但是,有的时候经济学家对某些问题看法一致的时候,政府的决策者或者普通的群众可能觉得这个看法脱离了实际,从而不予接受这些观点。这都是有可能的。

  附加一点:因果关系的分析。我们在分析事实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谁是原因,谁是结果。有没有被忽略的第三者原因。这样子会使我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避免得出荒谬的结论。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吧。假设有这样的的两户人家,陈家人捕鱼,李家人种地。陈家人每天可以捕8斤鱼。李家人每天可以种15斤粮食。如果他们各自为营的生活的话。每天都是过着这样的单调的生活了。如果可以有贸易的存在,那么它们之间可以交换铲平,贸易可以让每个人去享受更多的东西。

  举个现在的例子吧。家里面的各种电器,蔬菜,粮食,什么东西不是经过贸易得来的呢!我们不可能为了可以看电视而去生产电视机……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得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和劳务。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在每个领域都很擅长的话,他还有必要去贸易么?看看:

  那么我们可以看,如果陈家人每天可以捕8斤鱼或者种24斤粮食。李家人每天可以捕5斤鱼或者20斤粮食。

  要是我现在从主观看来,李家人不管怎么样都会占了很大的便宜了,那么陈家人还会选择去交易么?

  机会成本:陈家人得到1斤鱼的机会成本是3斤粮食。李家人得到1斤鱼的机会成本是4斤粮食。那么李家人在生产粮食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陈家人在生产鱼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陈家人不管在生产鱼还是在粮食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不多说,如果陈家人每天(5,9)李家人每天(3,8)。

  陈家人每天(8,0)李家人每天(0,20)

  他们交换:(-3,10)(3,-10)

  结果:(5,10)(3,12)

  看,我们可以使得陈家人吃更多的粮食,李家人吃更多的粮食。

  其实他们的价格定在(鱼为1)1:3和1:4之间就行,两家都会有好处的。这样子。

  贸易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我们说,企业有很多的种类,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与他的各种成本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成本——我们在上一章已经学过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我们在竞争市场上对这些企业的行为的分析:

  第一节竞争市场

  定义: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的市场

  特点:

  1、市场上有很多的买者和卖者。

  2、每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相同。

  3、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或退出市场。

  竞争企业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产量(加仑)价格(美元)总收益(美元)平均收益(美元)

  边际收益(美元)

  (Q)(P)(TR=P*Q)(AR=TR/Q)(MR=△TR/△Q)

  16666

  261266

  361866

  462466

  563066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三节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价格=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

  在自由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上,长期中利润为零。在长期均衡时,所有企业在有效规模时生产,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总成本,而且,企业数量的调整满足在这种价格时的需求量。

  需求变动在不同时间范围内有不同的影响。在短期中,需求的增加价格上升,并使利润增加,而需求减少降低了价格,并引起亏损。但是如果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那么,在长期中企业数量调整使市场回到零利润均衡。

  实际上,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生产资源的数量可能有限,会引起成本上升

  企业有不同的成本

  企业获得零利润仍旧经营?因为它的会计利润是正的。(我们的所说的成本当中包括了机会成本)

  ►第十五章垄断

  垄断: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买者的企业

  第一节产生垄断的原因

  1.垄断资源

  例子:南非的戴比尔斯钻石公司的钻石。垄断了世界上80%的钻石生产

  说明:实际上垄断很少产生于这个原因。因为现实经济非常巨大,而且资源由许多人共同所有。

  2.政府创造的垄断

  例子:专利和版权法是政府如何为公共利益创造垄断的例子。

  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决定专利和版权的法律既有利益也有成本。它们的利益是增加了对创造性动力的激励。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利益被垄断定价的成本所抵消。

  3.自然垄断

  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例子:城市供水系统。

  说明:这是想当然的。如果一个城市只有一家供水公司,那么它铺设的管道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他供水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有两家以上的公司,供水的成本势必要上升。

  实际上,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当中有很多的自然垄断的例子。经济中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例子都是这样的。比如,很少有人使用的桥的例子。桥的收费站具有排他性,桥的使用没有竞争性(肯定够用了)。

  推荐阅读:

  考研专业课高分背诵技巧

  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习攻略

  2020年考研专业课拿分必备技巧

  考研冲刺:专业课怎样高效复习

  2020考研专业课基础阶段怎么复习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