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题

  你的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考试栏目组小编为你提供了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苦柚

  一、教材分析:

  《苦柚》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一位老华侨离开家乡四十年,常常思念家乡的特产柚子。四十年后回到祖国,去柚市买柚子时发现了一位诚实、善良、为顾客着想 的小姑娘,使他很感动。在回家的途中意味深长地赞叹: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课文记叙内容具体, 条理清楚,思想教育性很强,是一篇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生动教材。文中老华侨说的两句话,含义深刻,通过品味、思维、体会,可以达到陶冶品格、启迪做人之目 的。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训练重点,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2、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及情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析人物对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小姑娘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本课特点及本训练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的训练重点,我采用整体感知、一点突破、变 序设疑等教学法进行教学,始终体现教师“启发点拨”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运用阅读法、讨论法、发散思维法和朗读感知法进行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紧紧抓住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 我首先确定了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为重点。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品评语言, 感悟语言。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确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作为突破口,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找准想象 点,引发学生通过联想把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阅读的内容。

  课前,我设制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我注意让图文并茂的课件充分发挥它的作 用,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观,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上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发言,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 提供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发其想象力,诱发其思维力,激发其创造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的思维中发展思维,在品味语 言中启迪做人,在内容体会中掌握写作技巧。

  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知道人物,到深入理解人物,到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得到一个升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总结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肯定学生的自学效果,激发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导入并齐读课题《苦柚》。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快速找出文中既能总结全文内容,又点明了文章中心的句子。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体会内容。

  1、运用变序,设疑激情。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变序教学,先讲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设置一个疑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找 出的中心句“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啊!”然后让学生齐读感悟其内在的含义。理解“山珍海味”“高 尚”、“灵魂”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齐读最后一句话“苦柚,那一袋苦柚,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激发思考:“留在我的记忆里”的又是什么? 在这里并不要求学生即可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探究学文,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课件辅助,重点突破。

  这一大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我首先提问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感受到小姑娘有着什么样的可贵之处,是怎样体会出来的,请将有关的语句画出来。然后分层学习。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内容,再提问、讨论。

  (1)读文理解“旺季”、“吆喝”,引导学生总结出:柚市很热闹,卖柚子的人很多。柚市一片叫“甜”声,为下文小姑娘的言行作了衬托。

  (2)由学习小组读书研讨,解决提出的问题。你从这段文字中知道了什么?出示重点句子。通过“出神”“安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学生交流研讨情况,根据学生所谈,教师点拨。特别是以下方面的内容。小姑娘郑重其事地介绍柚子。(板书:如实介绍)表现了小姑娘的诚实。(板书:诚 实)理解伯父“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及“我买十个”的原因。这样层层深入体会,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小姑娘的诚实、体会老华侨的感动,深深地被小姑娘难能可贵 的品质所打动,使思想得以升华。

  (4)从小姑娘劝说老华侨少买柚子,体会小姑娘的善良、为人着想。(板书:劝说少买、善良、为人着想)。出示老华侨说的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 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这一层重点指导朗读,将老华侨的感动和小姑娘的真诚读出来。依然让学生读中感悟,受到做人的启迪。

  (5)让学生自学讨论:老华侨为什么又给小姑娘一张崭新的100元钞票?小姑娘为什么“说什么也不肯要”?(板书:拒收钞票)让学生小组自由发言,各抒己 见。当学生的回答停留在表面时,通过点拨,帮助深化理解,这一小插曲进一步反映了小姑娘的好品质。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姑娘做人的准则:不是自己应该得的,一 分钱也不要。使学生真正感悟人生的真谛。

  (6)拓宽思维,讨论回答:人们为什么称赞小姑娘?你对小姑娘有何评价?想对小姑娘说点什么吗?通过这两个问题,不但可以归纳出文章中心,更重要的是启迪 学生做人。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小结:要像小姑娘一样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人人称赞的人,就得本着做人的原则,不要只认金钱,不要只想自己的利益,更不要 只想自己高兴就好;凡事多想想别人,多想想怎样做才会更有利于他人。

  (三)以读升情。

  这个环节通过小组组合、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感情的升华。体会中心及表达中心的方式,使学生读中悟写,以达学以致用。同时这个环节也照应第一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留在我的记忆里”的是什么,已经能够水到渠成的答出来。

  (四)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题,第一是说出下面句子的含义,即老华侨说的两句含义深刻的话。第二个是填空题。练习题的设置,主要是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情况,再者,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堂堂有小测,课课有收获。

  总之,本节课,我都是“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以拓宽创新思维为本,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学会,最终达到会学会用。

诚实与信任

  一、说教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中 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 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与信任的可贵;再进一步地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我打算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划、练、演、议、品”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主要教给学生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本课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求实、求活、求新、求效。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演演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叶圣陶也认为语文 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知、能和谐发展。”我设计 了指名读、范读、品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以读动情,注重熏陶性;以情促读,加强理解性:以读启智,坚持启发 性。

  本堂课教学着重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基本方法。

  2、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领会蕴含的意思。

  3、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趣。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师:电脑课件;生: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就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带有课题的一句话,用“~~~~~~~”画出。(“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二)质疑研读,探究“诚实”

  1、读文质疑,连词明意:

  出示词语:驾驶、故障、超出、环顾、联系、陌生、道歉、诚实、信任

  读准这些词语,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品词析句,挖掘内涵

  出示语段:

  “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是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明明是红色小汽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十多厘米,才会造成这次事故,为什么“我”会认为事故的责任在“我”,而且留这张纸条是“应该的”呢?(引导学生讨论,体会“我”的诚实)

  (三)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

  2、再读课文,讨论造成事故的原因:

  天气环境的原因——天黑、有雾、能见度差

  小汽车车主原因——车头超出停出线二三十厘米

  “我”的原因——归心似箭

  (四)品读对话,体验真诚

  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设计对话的提示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五)拓展延伸,激情导行

  1、读、背最后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2、屏幕出示故事《宽恕》,让学生读一读,并做简短的发言。

  3、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最终达到学有所得。

云雀的心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 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编者将这篇课文作为第三篇课文安排在第六单元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课时安排

  本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划分段落,学习第四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第三课时,练习有条理说说“森林为什么实在太重要了?”并写下来,识记生字,指导写字。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4、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 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 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特殊的丧礼》、《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 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

  三、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

  四、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设疑激趣

  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感受伐树毁林的危害

  一开始,我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同学们,想当环保小专家吗?课文有两个地方写了伐树毁林的危害,老师现在带你们去看看,看看谁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 报给老师。”接着多媒体展示沙漠和大河景象,学生观看后,我请一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环保小专家,让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略)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关段落(第3和第5自然段),“看到此情此景,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来吗?”先让学生练读对话,教师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扮一扮,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演读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 上教学环节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树毁林的危害,并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表演,这样的 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精读品味,感受大水库、空调器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我先激发学生:“森林带给人类许多的恩惠,同学们想享受吗?”让学生自由读读有关段落(第10和第13自然段)。并谈谈读后感受,接着引导学 生品读,你能把你的喜悦之情读出来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作用,我是这样引导的“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和空调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 明吗?”让学生读读、圈圈、议议,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森林还有哪些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2、学了这篇课文,今后如果看见有人伐树毁林,你怎么做呢?

  3、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板书略)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14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 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 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 我们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滴水穿石”和“启示”造句。

  3、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转移、持之以恒的去做。

  三、教法与学法

  这是一片说理性文章,教学时可以安排读、说、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充分地读“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然后抓住 “滴水穿石”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方式,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从着一自然现象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对课文中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如果 这样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人类身上存在,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呢?读课文中的三个例子,说说他们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成功的?这里可以 设置小组学习,给每个人安排小组学习中的任务,让学生真正的学习。课文讲到这里,可以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除了课文中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 类似的名人故事?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课前有所预习准备。帮助学生理解“滴水穿石”“滴穿”“顽石”的意思。并且联系实际,举例说说这段话的意思。词语积 累,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成语、俗语、谚语的意思都有滴水穿石所要揭示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昨天我们一起去安徽省广德太极洞内看了一种奇观是——滴水穿石,那么这一现象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

  2、指名读。

  3、出示小黑板: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读出你的理解。

  4、找出这句话中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

  5、两组反义词中更突出的是什么词?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能读好这一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滴水穿石的奇观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他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呢?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就不难明白。

  1、指名回答,说说滴水穿石的奇观是怎样形成的。

  2、出示小黑板。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呢?带着你的理解朗读。

  3、你是怎样把这段话读好的?抓住了哪些关键的词语?

  4、你读得真不错,这些关键词就是滴水能够穿石的关键所在。缺一不可。你能再次将这段话读好吗?

  指名读,齐读。

  5、现在你知道滴水是靠什么才“穿石”的吗?

  6、和雨水相比,雨水为什么不能滴穿石头呢?

  三、引读过渡。引读第三自然段过渡。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书中就给我们举了三个名人的故事。

  分小组学习,思考问题

  1、书中介绍了哪三位名人?

  2、他们获得了哪些成就?

  3、他们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课外延伸

  1、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名人故事?

  2、你现在能说说“滴穿”一块块“顽石”中的“滴穿”是指什么?顽石又是指什么?

  3、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这样的“滴水穿石”的经历吗?

  4、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打算今后怎么做呢?

  五、总结

  是的,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引读)你拥有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你就会成功。

  推荐阅读: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2019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语文备考题

  2019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常问答辩试题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

报考幼儿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报考幼儿教资条件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有哪些内容

幼儿教资面试

自考教师资格证有哪些科目要考

自考教资考试科目

考教师资格证有哪些科目需要考

教资考试科目

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是什么

幼儿教师资格证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备考

关于教师资格证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

小学音乐教师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内容

关于小学教师

考教师资格证面试考什么内容

考教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