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逻辑判断:削弱型出现多观点如何解题,希望大家都能找准观点,分析清楚题干的逻辑主线,针对性地去解题。
行测逻辑判断:削弱型出现多观点如何解题
公务员行测考试可能性推理削弱型题目中,当题干中出现多观点对立时,考生往往会忽略其中某一观点,小编认为,结论找不准,论证理不清,导致失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题目问法,找准观点,分析清楚题干的逻辑主线,针对性地去解题。
例1、有研究者认为,有些人罹患哮喘病是由于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促使机体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从而引发哮喘病。但是,反对者认为,迷走神经兴奋性的提高和交感神经反应性的降低才是引发哮喘病的原因,与患者的情绪问题无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消极情绪也可诱发身体疾病
B.哮喘病发作会造成患者情绪焦虑、抑郁和愤怒等
C.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是现代人的普遍问题
D.消极情绪会提高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并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
【解析】:答案D。反对者的观点是迷走神经兴奋性的提高和交感神经反应性的降低才是引发哮喘病的原因,与患者的情绪问题无关。A项说法宽泛,不能削弱;B项指出题干原论证因果倒置,但无助于削弱反对者的观点;C项属于无关内容;D项给出新的论据说明情绪是引发哮喘病的原因,直接削弱反对者的观点。故选D。
例2、尽管在大多数看来,地震并非人力所能影响或控制,但是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却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地震频发的原因。对此,有反对者指出,地震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地球板块运动,从而刺激地震的发生。但研究人员也强调,虽然板块运动可能会导致地震出现,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非突发性的事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之前科学界公认,地震引发的地壳运动会对气候的变化带来影响
B.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C.印度洋季风使得印度洋板块活动加速大约20%,每年多移动约1厘米的距离
D.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是否会导致更大规模地震的发生,还未得到相关证据证实
【解析】:答案B。反对者的观点是气候变化是引起地震的原因,而并非是因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A项诉诸权威;C项为无关项;D项诉诸无知。只有B项指出归根结底引起地震的还是温室气体排放,能够质疑。故答案为B。
例3、某品牌的新型插座产品中包含防雷击部件,在电路遭到雷击后能保证所连接电器不受损害。有人提出,应将这种部件作为标准配件安装到该品牌所有的插座产品中;另有人认为这么做会提高产品成本,降低其在行业内的价格竞争优势,且国内行业标准并没有强制要求产品加入防雷部件,故没有必要加装防雷击部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反对意见?
A.越来越多的其它品牌的插座也开始加入了防雷部件
B.调查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其电路遭受雷击并不感到担忧
C.在家电遭受雷击的已知案例中,使用了该新型插座的家电都没有受损
D.在即将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强制要求所有插座产品都包含防雷击部件
【解析】:答案D。由题干可知反对者的意见是插座中安装防雷击部件会增加成本降低竞争优势,且行业标准没有强制要求,因此没必要安装。D项指出国家即将发布强制要求,即必须要安装这种部件,有力地反驳了反对者的意见。A项削弱力度较弱;B项加强了反对者的观点;C项为无关项。故答案为D。
行测逻辑判断:教你识别不同的“真假话”
相信有很多同学在初期接触到行测逻辑判断中的必然性推理的时候,都被它有趣的外表所吸引,并且在前面命题类知识点的学习相对而言也比较好掌握。可是当进入到朴素逻辑的学习后,同学们就开始脑壳疼,觉得自己“智商”不太够用,开始怀疑人生。其中有一类题目同学们看到了之后更是头大,就是真假话问题。相信大家都做过这样类似的题目:A城的人永远说真话,B城的人永远说假话,此时遇到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结果提问直接问题干中人的身份。每每看到这类题目,总是有同学惊叹,这怎么可能做得出来,都没有给什么确定的条件。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研究一下逻辑考试中的真假话问题。
一、有真有假—矛盾法
例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被传讯。四人口供如下:
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个人没有作案
丁:我没有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个选项判断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解析】这道题目通过已知条件“两真两假”,在结合甲乙两人的说话内容“所有非”和“有些是”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矛盾关系解题。利用矛盾的特性“一真一假”可知甲乙两人的话一真一假,又因一共“两真两假”,所以丙丁“一真一假”。将两人的话进行翻译,丙:非乙或非丁;丁:非丁。通过观察这两句话和选言命题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当丁正确时,丙一定正确,与题干结论不相符合。故丙正确,丁错误,所以丁作案了。通过该结论可知甲乙中乙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总结:题干的话语中有真话有假话且比较确定,并且在语句中发现矛盾关系,此时利用矛盾可以快速解题哦。
二、永真永假—假设法
例2.从前有个奇怪的岛屿,岛上只住着M族人和N族人。M族人从不说真话,N族人总是说真话。有一天,小张来到这个岛屿,碰到该岛上的三个人。小张问甲:“你是M族人吗?”甲作了回答。乙根据甲的回答说:“甲不是M族人。”丙说:“甲确实是M族人。”
根据以上陈述,可推出小张碰到的个人中,有几个M族人?
A.0
B.1
C.2
D.3
【解析】本题的真假话类型和上一种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并没有如上题一样告诉我句子确定的真假个数,看起来一个确定的条件都没有,我们该如何入手呢?题中并未明说甲的回答,但问题是要对三人身份进行判定,且乙是根据甲的回答进行了回答,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求出甲的回答十分重要。对于甲的身份无非两种情况,我们在这里就可以进行假设。假设的原理是假设条件为真或为假,并依照这个条件进行推理,如果最后推出的结果与题干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反之,假设成立。假设1:甲是M族人,要说假话,所以此时他的回答是“我不是M族人”;假设2:甲是N族人,要说真话,所以他此时的回答还是“我不是M族人”。我们发现无论甲是什么身份,他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只有一个答案。再来看乙是根据甲的回答的说“甲不是M族人”这觉话等同于在复制甲的话,也就是说乙没做任何改动,所以乙说的是真话,故乙是N族人。丙没有根据甲的话,而是就是对甲的身份进行了一次判定,他的回答是“甲是M族人”,这一说法与甲的回答“甲不是M族人”互为矛盾,矛盾中必定一真一假,也就是这两人一人是M族,一人是N族。故本题答案为B。
总结:当题干中出现永远说真话或假话且条件相对而言都不确定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假设法解题。
这次通过对长得很像的真假话问题进行了分类,不同的题目使用不同的方法,当然真假话问题不止这两类,小编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可以掌握这主要两种的解题方法。
推荐阅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