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大学的数量在近二十年间成长快速,从原本的2所增加到目前的52所,总计119个学院,1,573个学系,其中经「国家高等教育评监认证中心」(Aneaes)考评通过的系所有如凤毛麟角,不到2%,其余绝大部份从来没有申请进行这项程序,其中攸关国民健康的医学院,全国十八所之中只有国立亚松森大学医学院通过评监。同时,全国也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所有系所都经评监合格,包括首屈一指的国立亚松森大学在内。
其次,全国85%的大学都设有商管学院,相关的企管、国贸、财管、行销、会计、经济等学系在全国加总共有192个,但通过评监的连一个都没有。今(2012)年亚大商管学院的入学考试吸引了约2,900人报名,人数高於其他学院,显示该领域的需求量极大。然而,商管学院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却没有在教学品质上提供任何客观的保障。另近年间,商管学院成立的数量远多於其他学院,原因有二:其一为开课成本较低,除了教室之外,无需其他的实验或实习设备,有些内地的大学或分校甚至连图书馆都付之阙如;其二是课程时数较少,且多安排在下午四点以後上课,替半工半读的学生提供了便利。
巴国高等教育除了品质堪忧外,某些系所的过度供给,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及学生的未来就业,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法学院。与其他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巴国大学生自法学院毕业後无需经国家考试通过,就直接授予「律师」头衔,并获得执业资格,从而导致国内满街无业律师的现象。
目前巴国各大学(含分校)共设有85所法学院,水准良莠不齐,每年毕业生总数近2,500人,国内合法登录的律师更高达32,000余人,人数之多甚至连律师公会都难以掌握,惟其中学识平庸者占极大比例,更遑论法律专业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与前述商管学院相同的二点之外,巴国在1989年摆脱长达35年的独裁统治,走上民主化道路,也激起了年轻人对於法学的兴趣。
近来巴国高等教育还有一个乱象,就是许多私立大学设立了一些非传统的学系,如药品管理、消防与紧急救难、光学、职业疾病疗护、保险等,其中有些充其量只能算是学科,但却被扩张成一个依法必须修读四年,至少须开设2,700小时课程的学系。更离谱的是依现行大学法的规定,即使这些学系明显有譁众取宠及名实不符之弊,教育部也无权干涉或拒绝其设立,同时也无人能强迫这些大学向Aneaes提出评监申请,一切只能仰赖学生自主筛选。
整体而言,巴拉圭高等教育的「商品化」已是一个既成事实,高教法规的疏漏应对此负起最大的责任,补救之道唯有修法一途,然而,拟议经年的高等教育法草案却因行政当局、大学、财团政客等各有坚持,立场难以协调,以致迟迟无法定案,预料今年内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趋近於零。
(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