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作为公务员的考试科目之一,有些题型需要你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这让许多考生很是摸不着头脑,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比重变化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计算比重变化量
在行测考试中,基本上都会涉及行测的考查,而在行测的考查中资料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资料分析由于核心考点比较少,主要是增长、比重、倍数和平均数,从而使得资料分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复习且提分比较快,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资料分析。那么今天小编带大家来学习资料分析中一个常见考点——计算比重的变化量。
例.2015年3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54875.4亿元,同比增长12%;负债总额685766.3亿元,同比增长11.9%;所有者权益合计369109.1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554658.3亿元,同比增长10.5%;负债总额363304亿元,同比增长10.4%;所有者权益为191354.4亿元,同比增长10.7%。
问题:2015年3月末,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总体比重比上年同期约:
A.下降0.7个百分点 B.下降1.5个百分点
C.上升0.7个百分点 D.上升1.5个百分点
【答案】A。解析:本题中求解的是2015年3月末,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的比重比上一年(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占国有企业的比重)上升还是下降了几个百分点?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用2015年的比重减去2014年的比重来求解,而2015年的比重是现期比重,2014年的比重是基期比重,因此所求就是计算比重的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我们就得到了计算比重变化量的公式。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列式为,观察算式10.7%-12.2%=-1.5%<0,所以算式计算结果小于0,确定是下降,排除C、D。由于为现期比重,故结果小于1,因此整个算式结果的绝对值应该是小于1.5个百分点的。故直接选择A选项。
【总结】
第一,计算比重的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第二,计算比重变化量的结果一定是百分点。所以答案是百分数的可以直接排除。
第三,在计算过程中,当部分增长率大于0的时候,计算比重变化量的结果<|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运用这个技巧对于很多题目其实都可以很快的选出答案。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选词填空如何提升
对于大部分小伙伴来说,行测言语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特别是选词填空题,总是成功避开正确答案。心中苦闷,认为跟语文相关的这个部分自己可是从小学到大,总是选错是为何?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要想学好行测言语,特别是选词填空。必须先思考清楚行测言语考察的是主观思维还是客观思维?想必你心里一定有很多问号。常规言语题按照理解的进行选择,不就是主观理解吗?其实不然,行测言语考察客观思维。缘由一:选词填空都是单选题,答案是唯一的,所以不可能考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缘由二: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是否有听懂话的能力,也就是换位思考的理解能力。这就在告诉我们,要做对选词填空这种题型必须要做到客观思维,做题目的时候不能总是用自己的主观想法要找到题干上下文对设空处含义的提示句进行判定。
其次,即使理解运用客观思维了解题干设空处含义,选项也不见得都能够选正确。是因为,我们在选项选择时常常直接把选项代入题干,觉着有这么用的就判定可选。而选词填空不仅仅是考察该词能不能用,更多的是考察哪一个最适合文段含义。所以,在选择上,又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对选项词语的对比择优。
所以想提升选词填空的正确率,你不仅仅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养成正确的分析思维,更要做到全面积累。可眼看着复习时间越来越紧张,积累就变得越来越奢侈。考前一个月,到底怎么积累更高效呢?
第一,每天保持一定数量的题目练习。刷题在复习阶段的必要性不用我多强调了吧,特别是在考前的一个月更应该保持做题状态。而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课堂上老师交给你的题干分析方法去使用。很多小伙伴之所以错,其实多半是没有真正的使用这个正确的方法,只有用了才能真正改变之前的错误思维。
第二,做有效积累实词和成语。可能你会说我平时在做这个事情呀。但是,想必大家也都有所感触,当我们平时查完一个成语含义后,等到下次再看到,印象仅仅停留在“啊,这个词我见过,但词意是什么呢?啊忘了!”,我们大多数小伙伴所谓的积累其实是无效的。因为你只是在重复查词的动作,词语含义根本没在你的大脑形成深刻的印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建议查词之前先多做一步——利用所学的词语辨析方法自己先理解分析词意,再进行查阅。即使是自己分析的有偏差也没有关系,等到查词的时候就相当于二次分析整理或纠错了。别小看这多出的一步分析,这么做是在不断地加深你对这个词的分析印象,毕竟只有深刻才难忘嘛。
第三,每天留些时间阅读之前做过的选词填空历年试题题干材料或者官方新闻媒体里一些评论的文章。至于为什么要读呢?我们想一想,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现象:正确率高的人往往告诉你,他做题其实没想那么多就用语感。而正确率低的人也会告诉你同样一件事,做题用的是语感。所以你自己是不是也在纠结语感究竟能否使用?其实,既然有人用了正确率高就证明是可以的,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不在语感本身。因为语感的来源是每个人从小到大学习看书接触的语言环境,而每个人受到的语言熏陶的环境不一样语感就是有差异的。当你的语感符合目前行测考试题干设置材料背景环境时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因此,多熟悉考试设置材料的背景环境可以帮助你形成考试要的正确语言感觉,用正确的语感做题,正确率才能有所提升。
行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题答题讲解
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分析题干的上下文关系以及找到题干的呼应点,也就是做题的提示信息,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短时间把题干内容分析清楚,找到心仪的词语,实现高正确率。
【例1】我们现在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应该仅仅是对某一片特定区域的________记录,它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样。而过去,地图被认为是种复杂的手工绘制作品,且有着各种不同的主观色彩,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而言,不同的地图表现出来的内容会________。如今,人们加诸地图的主观性正在逐渐消失,人类随之失去的,也是地图蕴含着的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晰 如出一辙 B.真实 殊途同归
C.客观 千差万别 D.全面 各有千秋
【解析】C。第一空,后文说地图“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由“严谨”一词可见此处强调的是地图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特定区域的情况,而不是“全面”或者“清晰”,排除A、D项。第二空的呼应点为不同的主观色彩,即体现着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第二空处说的是过去不同的地图表现出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强调的是差别,“殊途同归”强调的是“同”。应填入“千差万别”。这一点在后文“人们加诸地图的主观性正在逐渐消失”也可得到印证。正确选项应为C项。
【例2】当天下午,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可谓________,人们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来到当地著名的科学城礼堂观看异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当《春节序曲》等全球华人________的乐曲响彻整个表演大厅时,整个大厅变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倾巢而出 耳闻则诵 B.人头攒动 烂熟于心
C.摩肩接踵 口口相传 D.万人空巷 耳熟能详
【解析】D。第一空后“人们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来到当地著名的科学城礼堂”可以看出,描绘的是唐人街人多热闹的氛围,而A选项的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为贬义,不符合语境;B选项人头攒动指人多,且频繁的在移动,与语境不符,排除;C选项摩肩接踵形容来往人多,拥挤不堪,也与语境不符,排除;D选项万人空巷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用在此处符合语境。第二空,强调的是全球华人对《春节序曲》的熟悉,耳熟能详也能适用。
行测逻辑判断备考:准确识别“因果倒置”
一般情况下,“因果倒置”出现在这样的题干结构中:已知事实A、B→A是B的原因。推理的漏洞在于,题干只告诉我们A、B同时发生,但谁是原因,谁是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因此要想削弱结论“A是B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原因和结果颠倒过来,即“B是A的原因”。
其削弱原理是,结论中“A是B的原因”说明A先发生,B后发生;因果倒置后“B是A的原因”说明B先发生,A后发生,即如果选项成立,那么结论不可能成立(时间先后不同),所以“因果倒置”是可以直接反驳结论的,削弱力度最强。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题目来加深理解。
【例】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地震并非人力所能影响或控制,但是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却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地震频发的原因。对此,有反对者指出,地震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地球板块运动,从而刺激地震的发生。但研究人员也强调,虽然板块运动可能会导致地震出现,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非突发性的事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之前科学界公认,地震引发的地壳运动会对气候的变化带来影响
B.研究结果显示,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C.印度洋季风使得印度洋板块活动加速大约 20%,每年多移动约 1 厘米的距离
D.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是否会导致更大规模地震的发生,还未得到相关证据证实
【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观点都在讨论造成地震的原因。观点一“人体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震”,反对者“气候变化导致地震”。A项比较具有迷惑性,看上去是把反对者的观点“因果倒置”了,但是题干讨论的是地震的原因,即已知事实找原因,“地震”就是结果,因此不可以再“因果倒置”,A项讨论的是地震的后果,与题干话题不一致,不能削弱;B项“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结合B的观点“气候变化导致地震”,可以推知导致地震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与第一个观点一致,也就削弱了反对者的观点。C项举例说明了气候确实会造成板块运动,与反对者的观点一致,是加强项;D项“未得到相关证据证实”,是一种不确定的表述,不能削弱。因此选择B项。
推荐阅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