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的体积公式有哪些

  在日常学习中,很多题型都会要求求形体的体积,那么形体的体积公式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形体的体积公式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拓展阅读:学好数学的方法

  1、精做题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但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 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 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

  2、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 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解法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正体现了 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

  3、做好改错反思,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改错本

  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也会遇到一些拦路虎,这时候,可能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决,要么是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自我感觉不好———或是思路不清,东拼西凑才找到答案;或是解法繁琐,不尽人意。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这正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契机,不要轻易放过。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认真的纠正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 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轻描淡写,文过饰非的查错因是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的。只有认真的追根溯源的查找错因,教训才会深刻。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学习,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后的方法习惯,要向老师学,向其它同学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4、养成好习惯

  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吃亏。

  一慢一快,稳中求快,立足一次成功:

  解题时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一则容易先入为主,致使有时错误难以发现;二则一旦发现错误,尤其是起步就错,又要重复做一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心理负担。

  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丢分。

  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5、正确处理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

  无论是陈题新题,传统内容还是新增内容,要点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提高运算能力

  坚持长期训练培养,注重算理,注意近似计算,估算,心算,以想代算。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形体的体积公式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梯形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关于梯形体积

圆柱体积公式有哪些 怎么算

圆柱体积公式

圆柱体积公式有几种

圆柱公式

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圆锥表面积

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是怎样的

表面积公式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在日常学习中,很多题型都会要求求形体的体积,那么形体的体积公式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形体的体积公式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拓展阅读:学好数学的方法

  1、精做题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但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 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 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

  2、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 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解法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正体现了 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

  3、做好改错反思,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改错本

  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也会遇到一些拦路虎,这时候,可能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解决,要么是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自我感觉不好———或是思路不清,东拼西凑才找到答案;或是解法繁琐,不尽人意。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这正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契机,不要轻易放过。

  “错误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认真的纠正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 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轻描淡写,文过饰非的查错因是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的。只有认真的追根溯源的查找错因,教训才会深刻。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学习,多更新,不要固守自己熟悉但落后的方法习惯,要向老师学,向其它同学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清理解题思路,寻求最佳解答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4、养成好习惯

  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吃亏。

  一慢一快,稳中求快,立足一次成功:

  解题时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这样做的后果一则容易先入为主,致使有时错误难以发现;二则一旦发现错误,尤其是起步就错,又要重复做一遍,既浪费时间,又造成心理负担。

  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丢分。

  考试中应统筹安排时间,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5、正确处理传统内容与新增内容

  无论是陈题新题,传统内容还是新增内容,要点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提高运算能力

  坚持长期训练培养,注重算理,注意近似计算,估算,心算,以想代算。

一键复制全文